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上
  • 翁独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048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民族关系-历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编 从远古到秦汉的统一5

一、我国原始时代的居民和他们的关系5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5

(二)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居民8

(三)我国传说时代的民族15

二、夏朝的建立和夏民族的形成24

(一)朝的建立和发展24

(二)夏族的形成28

(三)夏朝的民族关系32

三、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36

(一)商代夏而兴和夏族的发展36

(二)商代其他民族和与商朝的关系41

1.北方民族41

2.西方民族44

3.东方民族46

4.南方民族47

四、周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50

(一)周朝的建立和发展演变50

1.五大民族集团55

(二)周代的民族和周朝的民族政策55

2.周朝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60

(三)周朝和华夏与夷狄戎蛮的关系63

1.与东夷63

2.与北狄66

3.与西戎70

4.与南蛮72

五、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汉族人们共同体的发展80

(一)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80

(二)汉族人们共同体的发展84

(一)匈奴的来源和建国92

六、匈奴的兴衰和汉匈关系92

(二)秦汉与匈奴的关系96

1.秦和汉初与匈奴的关系96

2.汉武帝与匈奴之战98

3.匈奴内部分裂斗争和臣服于汉104

4.匈奴分为南北和与后汉的关系108

5.汉与匈奴的经济文化关系113

七、西域各族和与汉、匈奴的关系117

(一)西域及其民族117

(二)西域各族与汉、匈奴的关系120

(三)汉通西域的意义和作用128

(一)东北各族及其社会132

八、东北各族和与汉朝的关系132

(二)东北各族与汉朝的关系136

1.朝鲜、夫余、高句骊等民族集团与汉朝的关系136

2.乌桓与汉朝的关系139

3.鲜卑与汉朝的关系141

九、羌族社会和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144

(一)羌族的历史和社会144

(二)羌族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149

十、南方民族和与秦汉的关系157

(一)百越和与秦汉的关系157

(二)武陵、巴郡、南郡诸蛮及其反抗汉朝统治的斗争167

(三)西南夷和与秦汉的关系171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统一183

一、三国时期的民族关系183

(一)曹魏与北方诸族183

1.鲜卑与曹魏的关系184

2.曹魏北征乌桓186

3.匈奴与魏的关系187

4.与蜀汉争夺氐、羌188

(二)蜀汉与西南民族189

1.诸葛亮征南中189

2.蜀汉安定南中的措施191

(三)吴与南方民族193

(一)西晋的短期统一和民族矛盾的激化197

二、西晋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十六国兴衰197

(二)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兴衰203

1.西晋末流民起义和李氏成国的建立203

2.匈奴刘汉的建立及西晋灭亡204

3.后赵之建立及其灭亡206

4.慕容氏前燕的兴衰208

5.前秦统一北方和淝水之战210

6.后燕、后秦和夏等国的兴亡212

(一)鲜卑拓跋氏的兴起和北朝的演变218

1.拓跋鲜卑兴起和北魏的统一218

三、北朝的演变及与南朝、北方诸族的关系218

2.孝文帝改革和鲜卑进一步汉化220

3.各族大起义和北魏分裂为东西及演变成北齐北周222

(二)北朝和南朝的关系225

1.南北朝的战和关系226

2.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28

(三)北朝与北方诸族230

1.与北方柔然、敕勒诸族的关系231

2.东北诸族与北朝的关系238

3.吐谷浑、氐、羌与南北朝的关系241

4.与西域诸族的关系246

1.蛮251

(一)南朝境内的民族251

四、南朝与南方民族251

2.僚252

3.俚人254

4.爨与乌蛮、白蛮254

(二)南朝与南方民族255

1.南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措施255

2.南方各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259

(一)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263

1.北方民族融合的条件和途径263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的迁徙、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大融合263

2.北方民族的融合和汉族成分的变化269

(二)晋室南迁、大量汉族移居江南及对南方民族的影响274

1.晋室和大量汉族南迁与南方经济的发展274

2.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277

六、突厥的兴衰及其与隋唐的关系280

(一)东突厥与隋唐的和战关系280

1.东突厥臣属于隋与东西突厥分裂280

2.东突厥与隋和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284

3.唐初与突厥间的战和关系286

4.东突厥内徙与唐太宗的安置措施289

1.隋代的西域诸族国291

(二)西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291

2.唐朝与西突厥的关系293

(三)后突厥与唐的关系299

1.骨咄禄复建突厥汗国299

2.后突厥兴盛期与唐关系的发展301

3.后突厥灭亡后突厥余部迁徙303

七、回鹘与唐朝的关系305

(一)回鹘的兴起及其隶属于唐朝305

1.回鹘兴起305

2.唐朝六府七州的设置与回鹘诸部306

1.回鹘诸汗受唐廷册封310

(二)回鹘与唐朝政治上和好关系的发展310

2.回纥助唐平内乱312

3.回鹘与唐朝和亲315

(三)回鹘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318

1.马绢贸易318

2.文化交往的发展320

(四)回鹘的南下与西迁及其影响321

1.回鹘汗国瓦解及其迁徙321

2.南下回鹘诸部与唐朝的关系322

3.回鹘西迁和定居西域323

(一)吐蕃崛起与唐蕃和好关系的建立325

1.吐蕃崛起与松赞干布的业绩325

八、吐蕃崛起与唐蕃关系325

2.文成公主和亲与唐蕃和好关系的建立327

(二)矛盾争斗与和好往来交织发展的唐蕃关系329

1.唐蕃问的争斗329

2.唐蕃和亲与会盟334

(三)河陇地区吐蕃属民起义与吐蕃国瓦解343

1.河陇地区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的起义343

2.吐蕃奴隶大起义与吐蕃国瓦解345

(一)统一云南各族的南诏及其与唐、吐蕃的关系347

1.滇池、洱海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南诏立国347

九、西南、南方诸族与隋唐王朝347

2.南诏对唐的臣属与战争349

(二)南方诸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356

1.隋唐时期江汉地区的蛮人356

2.隋朝对岭南地区的经营与洗冯家族的业绩357

3.唐朝对岭南地区的经营与岭南诸族的发展359

4.岭南俚僚人民大起义361

十、东北诸族与隋唐王朝364

(一)高句丽与隋唐关系364

1.高句丽与隋朝的战争364

2.高句丽与唐朝的和好与战争366

1.隋唐时期的靺鞨族368

(二)渤海与隋唐关系368

2.渤海立国与发展370

3.渤海与中原地区的和好关系371

4.渤海国灭亡后其遗民的归向375

(三)契丹、奚、室韦诸族与隋唐关系377

1.契丹与隋唐关系377

2.奚与唐朝的关系379

3.室韦与隋唐关系381

第三编 五代宋辽金西夏到元朝的统一387

一、五代时期的民族矛盾,契丹的崛起387

(一)唐后期各族与中央王朝的背离387

(二)五代更迭中的民族关系389

(三)契丹崛起及其统一北疆各族398

二、北宋、辽、西夏等的关系408

(一)北宋与辽的关系409

1.北宋前期与辽的关系409

2.宋辽“澶渊之盟”413

3.“澶渊之盟”后的宋辽关系414

(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418

1.党项羌的兴起和西夏的建立418

2.北宋与西夏的和战423

(三)辽与西夏的关系430

(四)辽与回鹘等族的关系435

1.女真族的兴起440

三、女真族的兴起和与宋、西夏等的关系440

(一)金的建立和灭辽战争440

2.金灭辽的战争445

(二)金与宋的关系446

1.金灭北宋的战争447

2.金与南宋的对峙449

(三)金与西夏的关系460

(四)金对各民族的统治462

四、宋与西北、西南、南方各族的关系468

(一)宋与西北各族的关系468

1.宋与喀喇汗、于阗、高昌政权的关系468

2.宋与甘州回鹘的关系471

(二)宋与吐蕃各部的关系473

(三)宋与大理的关系476

(四)宋对南方各族的统治480

1.宋对苗、瑶等族的统治481

2.壮族人民的英勇反抗斗争484

3.宋对黎族的顺俗而治486

4.宋对畲族等统治的加强488

五、五代、宋、辽、金、西夏时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490

(一)五代十国时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490

(二)宋与辽、西夏、金的经济文化交流501

1.宋与辽、西夏、金的经济往来501

2.宋与辽、西夏、金的文化交流506

(三)西夏与辽、金的经济文化交流511

(四)宋、辽、金、西夏与西北、西南、南方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512

六、蒙古兴起与元朝大统一518

(一)蒙古的来源与发展518

(二)辽、金统治时期的蒙古高原诸部519

(三)成吉思汗与蒙古的统一525

(四)规模空前的元朝大统一529

1.降服畏兀儿与哈剌鲁529

2.并吞西夏530

3.征服金朝530

6.灭亡南宋531

4.招服吐蕃531

5.平定大理531

七、元朝对各族的统治与各族人民的反抗536

(一)元朝的统治和民族等级制536

(二)元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544

(三)各族反抗斗争与元朝的灭亡553

八、元代各族经济、文化关系的加强559

(一)民族杂居与民族融合559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566

(三)元代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574

(一)明代蒙古族的分布和政治演变587

第四编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清朝的统一587

一、蒙古族及其与明朝的关系587

(二)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战和关系590

1.明朝和北元之间的战争591

2.明成祖与鞑靼、瓦剌的关系592

3.土木事变594

4.俺答汁与蒙、藏、汉关系的加强595

5.林丹汗与明朝的关系598

6.明蒙对东北、西北地区的争夺598

7.明朝对散居境内蒙古族的统治政策604

(三)明蒙经济文化交流606

1.蒙古各部和明朝之间的通贡、互市607

2.文化交流610

二、明朝对藏族的统治614

(一)明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政策614

1.建立军事、行政机构614

2.分封各教派首领616

(二)格鲁派的兴起及其与明朝的关系619

1.格鲁派的兴起与蒙古封建主的支持619

2.格鲁派与明朝的关系622

(三)藏、汉经济文化交流624

1.纳贡与赏赐624

2.茶马互市和民间贸易625

3.藏汉文化交流628

三、明朝对南方各族的统治630

(一)明朝统一南方及明代南方各族630

(二)明朝对南方各族的统治政策632

1.实行土司制度632

2.土流合治636

3.改土归流637

4.建立军事卫所,推行屯田制度639

(三)明朝与土司及土司与土司之间的斗争641

1.明朝三征麓川641

2.思州、思南土司的仇杀643

3.广西田州、思恩之乱644

4.播州之乱645

5.奢崇明、安邦彦起事647

(四)明代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649

1.苗族起义649

2.大藤峡瑶、壮各族大起义650

3.畲、汉人民的起义652

4.古田壮族农民起义653

5.明末土家族人民的反土司斗争654

(五)南方各族参加抗倭斗争655

(一)在民族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回族658

四、明代的回族及其与各族的关系658

(二)回族在明朝军事、政治中的作用661

(三)回族在明代各族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贡献666

(四)郑和下西洋670

(五)明代回族起义和马守应在明末各族人民起义中的作用672

五、满族的兴起及清朝统一全国675

(一)满族的兴起675

1.明朝的“建州三卫”675

2.建州左卫努尔哈赤的兴起676

3.统一女真各部678

4.后金国的建立及其与明朝的关系680

5.萨尔浒之战683

6.后金军进驻辽东685

7.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689

(二)清朝统一全国690

1.清军进关690

2.统一全国692

六、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697

(一)旗内汉人的满化697

1.满洲旗内汉人的增多697

2.“八旗汉军”的发展700

3.清初旗内汉人的满化701

1.“满洲根本”704

(二)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704

2.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707

七、蒙古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712

(一)后金、清与蒙古族712

(二)清政府对蒙古族的政策720

(三)清代蒙古族和满汉民族的关系725

八、清政府对藏族地区的管辖728

(一)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进一步加强728

(二)清政府对青海、四川等藏族聚居区的政策736

(一)清政府对维吾尔族的政策741

1.大小和卓木起兵741

九、西北地区维、回等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741

2.乌什起义744

3.张格尔叛乱746

(二)回族、撒拉族与清政府的关系747

十、清政府对南方民族的政策及南方民族的反清斗争752

(一)南方各族及其社会752

(二)清政府对南方诸族的政策754

(三)南方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757

十一、清政府对台湾的建制761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761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763

(三)清政府统一台湾766

(四)高山族的发展及其与汉族的关系768

第五编 近代民族关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776

一、社会制度的演变和民族关系的变化776

(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76

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形成777

2.封建王朝蜕变为半封建社会780

(二)近代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发展784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84

2.民族关系变化的必然性及其特点785

(一)鸦片战争中东南沿海的抗英斗争789

二、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789

(二)风起云涌的各族人民起义793

1.各族人民的起义孕育了太平天国革命793

2.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795

(三)各民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805

1.新疆各族人民与沙俄、英帝的斗争805

2.西藏人民抵抗英国和沙俄侵略的斗争809

3.南方各族人民保卫边疆的斗争814

三、清末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820

(一)新疆建省和伊犁革命821

1.新疆行省的建立和作用821

2.辛亥革命和新疆各族人民的革命823

(二)移民实边”和沙俄对外蒙古的侵略827

1.“移民实边”政策的产生及其作用827

2.沙俄对外蒙古地区的侵略830

(三)清末治藏和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833

1.清朝政府对西藏统治的加强833

2.川边改土归流和达赖出逃835

3.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和西姆拉会议837

四、辛亥革命后的边疆形势与边政设置和研究840

(一)边疆形势的动荡与民族关系841

1.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841

2.“蒙古自治”与德王844

3.白俄窜犯与新疆的动乱847

4.“大西藏国”的阴谋和西康建省851

5.英法侵略云南和云南各族反对侵略的斗争854

(二)蒙藏委员会的设置和边疆研究的开展855

1.蒙藏委员会的设立及其作用855

2.边政研究及其意义856

五、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民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862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人民革命86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872

附录:中国现有民族历史发展演变表876

后记8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