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德育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德育思想史
  • 于钦波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31891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德育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中国德育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

目录1

二、中国德育思想史发展的线索7

三、中国德育思想史的基本内容11

四、研究中国德育思想史的基本方法11

五、研究中国德育思想史的价值15

第一章 原始社会到西周以前的德育及其思想19

第一节 原始形态的德育及其思想19

一、德育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19

二、与原始社会形态相适应的德育思想21

三、原始社会德育及其思想特点26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28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德育与德育思想28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德育思想34

三、周公的德育思想43

本章小结52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德育思想55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德育55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55

二、春秋战国时期德育思想概要58

第二节 孔子的德育思想71

一、生平71

二、论德育的作用与地位72

三、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79

四、关于德育过程的思想85

五、论德育原则和方法88

第三节 墨子的德育思想99

一、生平99

二、“兼相爱、交相利”的德育目的论101

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德育作用论102

四、以“兼爱相利”为核心的德育内容104

五、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106

六、“合其志功而观”的道德评价观113

七、后期墨家对墨子德育思想的发展114

第四节 孟子的德育思想120

一、生平120

二、“人性善”的天赋道德起源说122

三、德育的作用在于“蔽于物欲”,保持和发展“善端”126

四、 “明人伦”的德育目的及德育内容129

五、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134

第五节 荀子的德育思想146

一、生平146

二、“人之性恶,其善者伪”的道德形成观148

三、“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152

四、“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的选贤观153

五、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156

第六节 《礼记》中的德育思想166

一、《大学》中的德育思想167

二、《中庸》中的德育思想170

三、《乐记》中的德育思想173

四、《礼运》中的德育思想177

本章小结181

第三章 两汉至唐代的德育思想184

第一节 两汉至唐代时期的社会状况184

第二节 《孝经》中的德育思想189

一、《孝经》的成书189

二、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190

三、“孝”,“德之本”,“天之明”的思想基础192

四、“五等之孝”的实质195

第三节 《淮南子》中的德育思想198

一、《淮南子》的成书和主要思想倾向198

二、“循性保真”,“率性而行”的道德本源论200

三、儒道混杂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论201

四、关于德育评价标准的思想205

第四节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209

一、生平209

二、“道之大原出于天”的道德起源论210

三、完备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体系212

四、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214

五、“任德教而不任刑”的重德教思想219

第五节 王充的德育思想221

一、生平221

二、“禀气有厚泊,性有善恶”的人性论222

三、“在化不在性”的德育作用论224

四、“礼义之行在谷足”的道德起源论227

五、“观善心”的品德评价观229

一、生平231

第六节 颜之推的德育思想231

二、论“家教”在德育中的作用与地位232

三、“礼为教本”234

四、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236

五、《颜氏家训》的时代意义242

第七节 韩愈的德育思想243

一、生平243

二、以儒排佛的“道统”论245

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师道观249

四、“人道”思想对后世的影响251

本章小结253

第四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德育思想255

第一节 宋代至清代的社会状况255

一、生平259

第二节 张载的德育思想259

二、强调德育应以“明善为本”261

三、“两层人性”论与“气质之性”可移论262

四、德育目标的“多层次”论264

五、“穷理”、“尽性”、“穷神知化”266

的道德修养过程266

六、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268

第三节 程颢、程颐的德育思想273

一、生平273

二、道德起源于“理”276

三、论道德教育目的277

四、论道德教育内容279

五、论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原则方法281

第四节 朱熹的德育思想285

一、生平286

二、以“理”为基础的道德观288

三、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存天理,灭人欲”290

四、立学校须以“德教”为首292

五、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体系294

六、“居敬”与“穷理”互发的道德修养论296

七、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原则与方法298

第五节 陆九渊的德育思想304

一、生平304

二、“仁义者,人之本心”的道德起源论305

三、“明复本心”、“自作主宰”的道德教育目的论307

四、“切己自反”的道德修养论309

五、朱陆德育思想之比较312

第六节 王守仁的德育思想317

一、生平317

二、以“良知”为基础的天赋道德论318

三、“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320

四、“知”与“行”一体说的德育思想322

五、以“开导人心为本”的道德教育论326

第七节 王夫之的德育思想329

一、生平329

二、王夫之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331

三、“性者,生理也”,“习与性成”的道德起源论333

四、关于道德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思想335

一、生平339

第八节 戴震的德育思想339

二、“理存乎欲”的理欲统一道德观340

三、道德思想形成于“人伦日用”343

四、“达情遂欲”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345

本章小结347

第五章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德育思想350

第一节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德育思想梗概350

第二节 龚自珍的德育思想354

一、生平354

二、“善恶后起”论和对“私”的肯定355

三、道德观念是“自下而上”产生的358

四、主张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360

一、生平362

第三节 魏源的德育思想362

二、重视“整肃人心”,反对空谈道德363

三、注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66

四、“便国而便民”的德育原则368

第四节 张之洞的德育思想37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70

二、“中体西用”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371

三、从“明道守儒”到“扬旧抑新”375

第五节 康有为的德育思想378

一、生平378

二、德育为首,贯穿教育过程始终380

三、重视师德和环境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383

第六节 梁启超的德育思想385

一、生平385

二、论道德的起源387

三、德育的目的在于“新民德”388

四、论“公德”与“私德”389

五、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法391

第七节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394

一、生平394

二、论德育的作用和地位396

三、以德育为中心协调各育和谐发展396

四、论德育原则及方法401

本章小结405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德育思想408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社会状况408

一、生平411

第二节 李大钊的德育思想411

二、论道德的本质412

三、论婚姻、家庭道德415

四、论人生观417

第三节 杨贤江的德育思想421

一、生平421

二、论道德的阶级性422

三、教育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423

四、关于德育内容的思想423

五、论道德修养426

第四节 恽代英的德育思想428

一、生平428

二、论德育的作用429

三、论道德的“动力源”430

四、论道德修养的内容和方法431

第五节 鲁迅的德育思想434

一、生平434

二、论德育的重要性435

三、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436

四、对旧道德和错误人生观的批判439

五、对资产阶级道德、国民党反动派封建法西斯主义道德的批判441

第六节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443

一、生平443

二、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做“真人”445

三、学龄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447

四、关于德育原则与方法的思想448

五、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453

第七节 徐特立的德育思想458

一、生平458

二、论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务459

三、论德育的基本内容460

四、关于德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465

第八节 陈鹤琴的德育思想468

一、生平468

二、“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的论469

三、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德育活教材471

四、以“做”字为核心的德育原则和方法472

本章小结477

后记481

主要参考文献4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