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武装工作建设与管理实用手册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武装工作建设与管理实用手册 下
  • 刘鸿基,李慧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50870065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03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974页
  • 主题词:人民武装-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武装工作建设与管理实用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人民武装工作概述3

第一章 我国的人民武装力量3

第一节 我国的人民武装力量构成3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体制4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体制11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体制14

第五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23

第六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25

第七节 中国民兵28

第二章 人民武装工作的涵义35

第一节 人民武装工作的性质和任务35

第二节 人民武装工作的特点37

第三章 党管武装41

第一节 党管武装的原则和意义41

第二节 各级党委、政府在党管武装工作中的主要职责42

第四章 城市民兵建设47

第一节 大力推进城市民兵工作改革47

第二节 加强城市民兵工作的探索49

第一节 思想政治建设53

第五章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建设53

第二节 党委(支部)建设56

第三节 干部队伍建设60

第四节 正规化建设63

第六章 共同条令基础知识教育67

第一节 内务条令72

第二节 纪律条令84

第三节 队列条令99

第四节 警备条例111

第七章 人民防空120

第一节 人民防空面临的情况121

第二节 人民防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6

第三节 人民防空的预警指挥机制131

第四节 组织人员疏散137

第五节 组织主要目标防护140

第六节 人民防空的建设143

第二篇 全民国防教育159

第一章 国防的产生与发展159

第一节 国防的产生159

第二节 国防的发展160

第一节 我国国防的任务164

第二章 我国国防的任务和内容164

第二节 国防建设的内容166

第三章 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71

第一节 国防教育关系国家生死存亡171

第二节 国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176

第三节 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79

第四章 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形式182

第一节 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182

第二节 国防教育的原则189

第三节 国防教育的形式194

第五章 国防教育的对象和内容198

第一节 国防教育的对象198

第二节 国防教育的内容207

第六章 国防教育的方法216

第一节 依法施教法216

第二节 教育激励法217

第三节 抓点带面法218

第四节 系统工程法219

第七章 我国国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22

第一节 我国安全环境的复杂性22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影响228

第一节 我国的国防政策235

第八章 我国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235

第二节 我国的军事战略241

第九章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253

第一节 概述253

第二节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原则278

第三节 国防后备力量的管理与领导指挥体制291

第四节 国防后备力量的军事训练310

第五节 国防后备力量的编组与动员325

第六节 国防后备力量的发展趋势349

第一节 信息化军队和高技术战争的涵义367

第三篇 国防信息化军队与高技术战争367

第一章 概述367

第二节 信息化军队与传统军队的区别368

第三节 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371

第二章 信息获取、对抗系统381

第一节 航天技术381

第二节 电子对抗383

第三节 计算机对抗387

第四节 指挥自动化技术389

第五节 夜视技术398

第一节 信息化军队的体制编制401

第三章 现代条件下的信息化军队401

第二节 信息化军队的训练416

第三节 信息化军队的指挥控制422

第四节 信息化军队的后勤保障426

第四章 打击、防御武器系统435

第一节 定向能武器435

第二节 精确制导武器441

第三节 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446

第四节 导弹防御武器447

第六节 战略防御武器技术发展趋势449

第五节 反卫星武器系统449

第五章 未来的信息化军队453

第一节 C3I系统的发展与信息化军队的家庭化453

第二节 未来的信息化士兵456

第六章 当代高技术战争介绍460

第一节 海湾战争460

第二节 科索沃战争471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481

第一章 空袭493

第一节 空袭的产生与发展493

第四篇 新时期空袭与反空袭493

第二节 高技术空袭的主要特点503

第三节 空袭对人民反空的影响514

第二章 反空袭525

第一节 反空袭的产生与发展525

第二节 雷达的出现与国土反空理论538

第三节 反空袭作战的特点545

第四节 空袭与反空袭展望555

第三章 城市反空斗争589

第一节 城市反空的由来与发展589

第二节 高技术条件下城市反空斗争的地位作用597

第三节 城市反空斗争的基本任务与要求607

第四节 城市反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21

第五节 城市反空的基本对策641

第六节 城市反空斗争的基本形式和战法653

第七节 城市反空斗争的组织准备694

第八节 城市反空的实施726

第五篇 常用工作文书写作749

第一章 平时工作文书写作749

第一节 点名类749

第二节 请示类757

第三节 总结类761

第四节 决议类765

第五节 报告类770

第六节 致词类772

第二章 战前准备阶段文书写作775

第一节 训练计划775

第二节 训练大纲777

第三节 动员准备778

第四节 临战准备786

第五节 政治工作准备812

第六节 后勤保障准备819

第一节 上级情况通报827

第三章 战时实施阶段文书写作827

第二节 防空袭建议报告和决心要点831

第三节 防空袭战斗命令839

第四节 组织人口紧急疏散和防空管制839

第五节 关于查明导弹袭击后果并标定沾染度及区域的命令842

第六节 关于做好消除敌空袭后果准备工作的命令843

第七节 各种防空袭指示844

第八节 防空袭时段各种报告858

第九节 组织消除空袭后果的行动865

第十节 发放解除空袭警报信号868

第十一节 关于组织清理防空袭战场的指示869

第十二节 关于组织防空专业部(分)队撤离战场的命令870

第六篇 军事人才发展战略873

第一章 概述873

第一节 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的涵义、特点及重大作用873

第二节 军事人才的特征和价值883

第三节 军事人才的分类与层次895

第四节 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903

第五节 现代呼唤新型军事人才发展战略929

第二章 军事人才的成才道路956

第一节 军事人才的成长过程956

第二节 军事人才的成才策略960

第三章 军事人才的培养967

第一节 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967

第二节 军事人才的成才内因977

第三节 军事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992

第四章 军事人才的开发1008

第一节 军事人才开发的必然性和指导思想1008

第二节 军事人才开发的目标和途径1014

第五章 军事人才的使用1023

第一节 军事人才的识别1023

第二节 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1026

第一节 军事人才管理的任务和意义1051

第六章 军事人才的管理1051

第二节 军事人才管理的目标1053

第三节 军事人才管理的内容1055

第四节 军事人才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067

第七篇 中国军事法1077

第一章 中国军事法概述1077

第一节 军事法的概念1077

第二节 军事法的特征1079

第三节 军事法的基本范畴1083

第四节 军事法的基本原则1095

第五节 军事法的遵守1102

第六节 军事法的监督1121

第二章 国防法1133

第一节 国防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133

第二节 国防法的特征及其制定的重要意义1138

第三节 制定国防法的宪法依据1148

第三章 兵役法1154

第一节 兵役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1154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1159

第三节 我国公民服兵役的优抚安置和处罚1172

第四节 兵役制度的发展趋势1175

第一节 国防教育法的概念和作用1180

第四章 国防教育法1180

第二节 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法律地位1185

第三节 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1187

第四节 国防教育的领导机构及其职责1190

第五节 国防教育的课题及奖惩1194

第五章 国防动员法1196

第一节 国防动员法概念和表现形式1196

第二节 国防动员的内容1198

第三节 国防动员机制1208

第一节 军事设施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1216

第六章 军事设施保护法1216

第二节 军事设施保护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1220

第三节 军事设施保护的方针和原则1223

第四节 军事设施的具体保护1226

第五节 军事设施保护的管理机构和职责1233

第六节 军事设施保护的法律责任1237

第七章 军事人事法1243

第一节 军事人事法的概念和特征1243

第二节 现役军人服役的法律制度1245

第三节 现役军人的军衔法律制度1251

第四节 现役军人退役与安置法律制度1257

第五节 军队文职干部的法律制度1259

第八章 军人优抚法1263

第一节 军人优抚法的概念和特征1263

第二节 军人优待法律制度1265

第三节 军人褒扬抚恤法律制度1270

第九章 军人婚姻法1278

第一节 军人婚姻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1278

第二节 军人婚姻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279

第二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1283

第一节 军事刑法的概念1283

第十章 军事刑法1283

第三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1291

第十一章 军事刑事诉讼法1304

第一节 军事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特征1304

第二节 军事刑事诉讼法的原则和任务1309

第三节 军事刑事侦查制度1313

第四节 军事刑事检察制度1319

第五节 军事刑事审判制度1324

第一节 军事行政管理法的概念1335

第二节 军事行政管理法的基本原则1335

第十二章 军事行政管理法1335

第三节 军事行政管理法的内容形式和共同条令1339

第四节 内务条令的主要内容1341

第五节 纪律条令的主要内容1346

第六节 队列条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350

第十三章 战争法1353

第一节 战争的概念和特征1353

第二节 战争法的作战规则1356

第三节 战争法的人道主义规则1357

第四节 战争责任1361

第一节 军人思想政治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367

第八篇 军人思想道德与心理素质建设1367

第一章 加强军人思想政治修养建设1367

第二节 加强提高思想政治建设1371

第二章 加强人武部党委“三个代表”思想建设1387

第一节 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的意义1387

第二节 “三个代表”对人武部党委建设提出的新内容1395

第三章 认真贯彻“十六字”和“四化”方针,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作用1408

第一节 贯彻“十六字”方针的意义1408

第二节 用“十六字”方针规范人武部党委建设1413

第三节 依照“四化”方针配强人武部党委领导班子1424

第四节 充分发挥政策和法规制度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1431

第四章 军人思想品德修养1436

第一节 爱国奉献1437

第二节 爱军习武1439

第三节 尊干爱兵1440

第四节 严守纪律1442

第五节 坚守气节1443

第六节 艰苦奋斗1444

第七节 文明礼貌1446

第五章 军人心理素质建设1448

第一节 军人心理过程1448

第二节 军人个性心理1467

第三节 军人集体心理1482

第六章 军人心理训练1493

第一节 心理训练任务1493

第二节 心理训练原则1511

第三节 心理训练方法1527

第四节 学习训练心理的调试1543

第七章 高技术战争中军人心理1549

第一节 高技术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1549

第二节 高技术战争中的士气1553

第三节 高技术战争的作战决策心理1558

第四节 高技术战争中的心理战1562

第一节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1567

第八章 军人心理健康1567

第二节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试1569

第三节 军人心理咨询1574

第九章 军人心理素质教育1579

第一节 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和任务1579

第二节 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1581

第三节 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1588

第一章 “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1595

第一节 “三个代表”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主题和目标1595

第九篇 实践“三个代表”1595

第二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599

第三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606

第四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14

第二章 “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627

第一节 “三个代表”是夺取中国改革发展新胜利的强大武器1627

第二节 “三个代表”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1631

第三节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1634

第三章 “三个代表”与党的基本路线1641

第一节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与实现党的基本路线,体现共同的前进方向和战略目标1641

第二节 以“三个代表”为基本方针全面建设党与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1643

第三节 “三个代表”与基本路线的主体和精髓体现了党章对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1644

第四章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1646

第一节 “三个代表”是共产党执政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1646

第二节 没有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共产党的执政地位1648

第三节 把握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根本性和全面性1652

第五章 军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走在全社会前列1655

第一节 军队学习和贯彻党的理论走在全社会前列是我军性质的必然要求和优良传统1655

第二节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队中的指导地位1662

第三节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667

第四节 积极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1674

第六章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部队管理教育工作1679

第一节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必须着眼政治,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按照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带兵的根本方向1680

第二节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必须着眼打赢,紧紧围绕作战需求抓管理,积极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服务1681

第三节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必须着眼发展,积极探索和运用与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进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正规化1683

第四节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必须着眼稳定,大力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维护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1685

第十篇 相关法律法规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6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17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7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1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17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17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17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7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17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772

征兵工作条例1780

民兵工作条例1790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179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18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1812

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18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条例1819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1825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18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1833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19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1946

国防交通条例1977

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后勤管理条例1994

中国人民解放军绿化条例2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条例2015

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20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