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众传播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众传播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115420.jpg)
- 支庭荣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3946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大众传播-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众传播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3
第1章 大众传播生态学的知识基础3
1.1 传播生态的基本概念4
1.1.1 麦克卢汉的传播生态思想6
1.1.2 “传播生态”的涵义8
1.2 大众传播生态研究的知识基础14
1.2.1 生态学15
1.2.2 经济学20
1.2.3 社会学23
1.3 大众传播生态研究的意义与方法28
第2章 媒介化与拟态环境32
2.1 传播媒介与“生活世界殖民化”33
2.1.1 生活世界概念33
2.1.2 “系统-生活世界”架构与“生活世界殖民化”35
2.1.3 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37
2.2 现代社会对传播媒介的依赖40
2.3 拟态环境46
2.3.1 关于拟态环境的一般观点47
2.3.2 拟态环境的建构:从再现方式到信息方式49
2.3.3 拟态环境与意义的生成53
第二部分 大众传播技术与组织生态57
第3章 大众传播的技术演化57
3.1 可即时复制符号——大众传播技术的基因57
3.1.1 可即时复制符号:大众传播的信息载体58
3.1.2 大众传播媒介的时空特性60
3.1.3 传播媒介的符号信息复制机制63
3.1.4 传播媒介技术基因的变异65
3.2 大众传播技术史上的电子革命67
3.3 因特网与虚拟现实71
3.4 大众传播技术的累积性74
第4章 大众传播的组织演化79
4.1 传播惯例——大众传播组织的基因79
4.1.1 组织惯例与创新、演化80
4.1.2 传播组织中的惯例82
4.2 大众传播组织演化的方向86
4.3 大众传播的组织形态90
4.3.1 政党传媒与商业传媒90
4.3.2 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91
4.3.3 虚拟组织与网络组织93
4.4 大众传播组织的流动性95
第5章 大众媒介的产业生态99
5.1 媒介产业生态的三个特征100
5.1.1 媒介产业链与产业循环100
5.1.2 集群竞争与媒介产业的空间生态101
5.1.3 媒介产业的价值链与增值生态103
5.2 媒介组织与产业的生态位维度103
5.2.1 宏观资源维度104
5.2.2 生态位宽度、重叠和竞争优势105
5.2.3 媒介产业的竞争置换108
5.3 大众媒介种群的相互作用110
5.3.1 共栖112
5.3.2 大众媒介的食物链与捕食115
5.3.3 群落层次上的竞争、共存与复杂性117
5.4 大众媒介产业的生态平衡120
5.5 大众媒介产业的结构演化123
第6章 大众媒介的竞争与合作128
6.1.1 从生态学看竞争129
6.1 大众媒介的竞争力129
6.1.2 从管理学看竞争130
6.1.3 大众媒介的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132
6.2 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竞争136
6.2.1 生态对策与竞争力136
6.2.2 进化稳定策略与行为138
6.2.3 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竞争139
6.3 媒介竞争与合作的形态141
6.3.1 传播竞合142
6.3.2 产业竞合143
6.3.3 战略竞合145
6.4 媒介的破坏性竞争146
6.4.1 生产性竞争与破坏性竞争146
6.4.2 媒介的破坏性竞争147
6.4.3 超越竞争与垄断149
第三部分 大众传播内容与形式生态153
第7章 媒介形式与精神生态153
7.1.1 意识形态理论155
7.1 大众媒介、意识形态与霸权155
7.1.2 意识形态与大众媒介157
7.1.3 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测度——中国香港的案例159
7.2 大众媒介与精神生产161
7.2.1 文化工业与精神的生产与消费163
7.2.2 “公地的悲剧”与环境的荒漠化164
7.2.3 注意力竞争与媒介的病态165
7.3 大众媒介与社会心理168
7.3.1 书籍与电视168
7.3.2 电影与电视169
7.3.3 电脑与电视170
7.3.4 大众媒介与欲望172
7.3.5 大众媒介与都市人的性格173
7.4 大众媒介与认知174
7.4.1 大众媒介与自我认同174
7.4.2 大众媒介与批判性思考176
第8章 媒介内容与舆论生态179
8.1 大众媒介的公信力179
8.2.1 沉默的螺旋与频率依赖效应188
8.2 舆论生成的非媒介因素188
8.2.2 第三人效果191
8.3 谣言与负面信息传播193
8.3.1 负面信息传播的类型及其根源194
8.3.2 蝴蝶效应与谣言的扩散196
8.3.3 大众媒介的缺席与传播的畸变——以“SARS”传言为例197
8.4 媒介讯息的生态角色200
8.4.1 社会关系中语言与非语言传播的功能200
8.4.2 舆论与争议解决、危机转化201
第9章 大众媒介与文化生态204
9.1 大众媒介与仪式205
9.1.1 作为仪式的民俗——春节晚会205
9.1.2 作为仪式的事件——追星207
9.1.3 大众媒介、仪式与文化变迁208
9.2 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209
9.2.1 媒介与消费主义的泛滥209
9.2.2 电视广告中的阶级意识211
9.3.1 大众媒介与性别213
9.3 大众媒介与性别、儿童及暴力213
9.3.2 大众媒介与儿童215
9.3.3 大众媒介与暴力220
9.4 大众媒介的文化版图223
9.4.1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223
9.4.2 大众文化的特点与影响226
9.4.3 代际与大众传播文化生态227
第10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231
第四部分 大众传播交往与行动生态231
10. 1政府管制与传播媒介生态232
10.1.1 政府管制传播媒介的动因233
10.1.2 政府管制对媒介生态的影响235
10.1.3 社会的信息化与民主化237
10.2 经济增长与传播媒介生态239
10.2.1 社会的信息化与经济发展239
10.2.2 经济增长对媒介广告活动的影响244
10.2.3 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对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影响249
10.3 大众传播的国内环境253
10.3.1 传播媒介的生态因子254
10.3.2 我国媒介产业的生态评价256
第11章 大众传播与国际交往259
11.1 国际信息交流与传播媒介生态259
11.1.1 国际信息交流的过程与模式260
11.1.2 国际信息交流对全球媒介生态的影响261
11.1.3 信息化与欠发达国家的信息安全266
11.2 国际文化贸易与传播媒介生态271
11.2.1 文化差异与国际文化贸易271
11.2.2 国际文化贸易对我国媒介、文化、娱乐产业的冲击274
11.3.1 大众媒介对国家利益的追逐277
11.3 大众传播的国际环境277
11.3.2 我国媒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281
第12章 结语:大众传播的生态管理289
12.1 大众传播生态的基本观点290
12.2 大众传播生态的现状294
12.3 大众传播生态建设的目标299
12.4 大众传播生态的管理301
主要参考文献306
后记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