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与安全用药分析评价方法实用手册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与安全用药分析评价方法实用手册 中](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123947.jpg)
- 刘海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出版物出版中心
- ISBN:790036158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6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与安全用药分析评价方法实用手册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防治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总论1
第一章 药物化学概述3
第一节 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3
第二节 药物化学的起源与沿革5
第三节 药物化学在药学科学中的地位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11
第四节 药物化学的发展13
第二章 药物的基本知识69
第一节 药品的概念69
第二节 常见的药物剂型71
第三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75
第四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78
第五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79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历史回顾86
第三章 药物的不良反应86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概念89
第三节 药物过敏反应93
第四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94
第五节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96
第六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分析评价101
第七节 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103
第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防治知识问答107
第五章 药物使用需知127
第一节 药品的选购与使用127
第二节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129
第三节 假劣药品的简易识别137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用药143
第六章 药物毒性作用153
第一节 药物毒理学基本原理153
第二节 药物致突变作用166
第四节 毒理病理学检查207
第七章 药物依赖性及生殖毒性试验215
第一节 药物依赖性试验215
第二节 药物生殖毒性试验229
第八章 药事管理行政执法249
第一节 药事管理249
第二节 药品的监督管理256
第三节 特殊药品的管理274
第三节 药物致癌作用289
第四节 中药管理301
第五节 临床用药管理318
第六节人民法院对药品案件的行政执行323
第二篇 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合理用药421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基本知识423
第一章 治疗药物监测简介423
第二节 我国治疗药物监测工作的回顾439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的临床合理用药446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新理论与方法456
第五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465
第二章 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469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469
第二节 预防性室内质量控制470
第三节 回顾性室内质量控制474
第四节 室间质量评价485
第三章 药物监测各论488
第一节 卡马西平488
第二节 苯巴比妥与扑米酮503
第三节 茶碱522
第四节 甲氨蝶呤538
第一节 群体药动学与临床合理用药552
第四章 群体药动学的临床应用552
第二节 茶碱的群体药动学研究555
第三节 其他药物群体药动学研究567
第四节 群体药动学临床应用的步骤575
第五章 体内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577
第一节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确证577
第二节 FPIA技术在TDM质控中的应用585
第六章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591
第一节 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591
第二节 药物引起的脑病和脑脊髓病606
第三节 药物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622
第四节 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629
第五节 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648
第六节 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660
第七节 药物引起其他精神不良反应664
第三篇 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679
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试验681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681
第二节 病原性病毒685
第三节 抗菌药的常规选择与报告686
第四节 药敏试验稀释法693
第五节 特殊耐药菌问题的检测701
第二章 抗生素717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717
第二节 氨基甙类747
第三节 多肽类761
第四节 林可霉类764
第五节 氯霉素类767
第六节 大环内酯类767
第七节 其他抗生素770
第四篇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777
第一章 烷化剂779
第二章 抗代谢药783
第三章 抗生素787
第四章 植物药803
第五章 其他抗肿瘤药813
第六章 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实测816
第一节 烷化剂816
第二节 抗肿瘤植物成分紫杉醇致麻痹性肠梗阻817
第五篇 循环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821
第一章 食品冷藏冷冻的生物化学基础823
第一节 强心苷类823
第二节 非强心苷类830
第一节 钠通道阻滞药836
第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836
第二节 β受体阻滞药846
第三节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855
第四节 钙拮抗药858
第三章 抗心绞痛药872
第一节 硝酸酯类、亚硝酸酯类872
第二节 β受体阻滞剂877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剂879
第四节 其他药物884
第四章 周围血管扩张药889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889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890
第三节 治疗静脉疾病的药物893
第五章 降压药895
第一节 中枢性降压药895
第三节 交感神经递质药900
第四节 肾上腺受体阻滞剂903
第五节 血管扩张药906
第六节 钙通道阻滞剂912
第七节 血管紧张素转914
第八节 神经节阻断剂918
第六章 升压、抗休克药922
第七章 降血脂药934
第一节 苯氧乙酸类衍生物934
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酯939
第三节 烟酸及其衍生物940
第四节 多烯脂肪酸类941
第五节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942
第六节 其他药物946
第八章 循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实例949
第一节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949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965
第三节 抗心绞痛药973
第四节 降血压药977
第六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985
第一章 中枢兴奋药987
第二节 利尿降压药989
第二章 镇静催眠药995
第一节 巴比妥类995
第二节 苯二氮草类999
第三节 醛类1006
第四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1007
第三章 抗精神失常药1010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1010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1027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1028
第四节 抗焦虑症药1051
第四章 抗癫痫药与抗三叉神经痛药1070
第一节 抗癫痫药1070
第二节 抗三叉神经痛药1082
第五章 抗震颤麻痹药1087
第六章 镇痛药1095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1095
第二节 人工合成类1097
第三节 其他镇痛药1099
第七章 解热镇痛药、抗感冒药及抗痛风药1100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实例1117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1117
第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1119
第三节 抗癫痫药1123
第四节 抗震颤麻痹药1126
第五节 镇痛药1128
第六节 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与抗痛风药1130
第七篇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135
第一章 止血药1137
第二章 抗凝血药1141
第三章 血浆代用品1151
第四章 抗贫血药1155
第五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实例1168
第一节 抗凝血药1168
第二节 血浆代用品1172
第三节 抗贫血药1175
第八篇 呼吸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177
第一章 镇咳药1179
第二章 祛痰药1191
第一节 拟肾上腺素药1195
第三章 平喘药1195
第二节 M胆碱受体阻1215
第三节 茶碱类药物1216
第四节 过敏介质阻释1223
第四章 呼吸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实例1231
第一节 镇咳药1231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1232
第三节 磷酸二酯抑1234
第九篇 内分泌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239
第一章 影响血糖药1241
第一节 降血糖药1241
第二节 升血糖药1255
第二章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用药1258
第一节 甲状腺用药1258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1262
第三节 甲状旁腺用药与降血钙用药1265
第三章 生长抑素1271
第四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273
第十篇 性激素与女性生殖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289
第一章 性激素1291
第二章 促性腺激素1309
第三章 作用于子宫的药物1313
第一节 子宫收缩药1313
第二节 引产药1317
第三节 促进子宫成熟药1323
第四节 保胎药1323
第十一篇 泌尿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325
第一章 利尿药、脱水药1327
第一节 利尿药1327
第二节 脱水药1351
第二章 尿崩症与遗尿症用药及其他1354
第三章 泌尿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实例1362
第一节 利尿药1362
第二节 脱水药1364
第十二篇 消化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369
第一章 抗酸药与抗消化性溃疡药1371
第一节 抗酸药及抗消化性溃疡病药1371
第二节 H2受体阻断剂1381
第三节 其他抗分泌药物1386
第二章 解痉药1388
第三章 助消化及消胀药1397
第四章 止吐药1401
第五章 泻药与止泻药1411
第六章 肝胆疾病用药及其辅助用药1415
第一节 肝病用药1415
第二节 胆病用药1424
第三节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1429
第十三篇 变态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443
第一章 药物的变态反应1445
第一节 变态反应基础知识1445
第二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病理改变1501
第三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预防与治疗1520
第四节 可能由非免疫机制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1525
第二章 抗组胺药1541
第三章 变态反应介质阻释剂1550
第四章 其他药物1553
第十四篇 维生素、微量元素与营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1557
第一章 维生素类1559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1559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1571
第二章 微量元素1577
第三章 营养药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