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科技五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2574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东科技五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建国30年山东科技工作的回顾3
第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科技工作3
第一节 确立科技发展路线3
一 执行正确的科技政策3
二 建设科技队伍3
三 贯彻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3
四 落实“团结、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4
五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4
第二节 初步建立科学技术组织体系5
一 科技工作管理机构的建立5
二 科研机构的建设5
三 发展科技群众服务组织5
四 高等学校的恢复和建设6
五 广泛吸收科教人才6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成就8
一 农业科学技术8
二 工程科学技术9
三 医学科学技术11
四 基础科学研究12
五 经济社会发展12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科技工作15
第一节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政策15
一 全省第一次科学技术工作会议15
二 执行《科研工作十四条》16
三 贯彻“广州会议”精神16
五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17
四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计划17
第二节 初步完善科技组织体系18
一 成立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8
二 形成门类广泛的科研体系19
三 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教育20
四 开展群众团体科技活动21
五 建立科技情报网络 开展对外科技交流22
一 农业科学技术23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成就23
二 工程科学技术25
三 医学科学技术31
四 基础科学研究35
五 经济社会发展39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工作4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科技工作的严重冲击41
一 “四人帮”对科技工作的干扰破坏41
二 山东省科委、科协被迫撤销41
五 教育停顿 人才严重断档42
三 科学研究工作损失惨重42
四 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42
第二节 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推动科技发展43
一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43
二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恢复教学秩序43
三 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较大规模技术引进43
四 中国科学院的《汇报提纲》44
一 农业科学技术45
五 全面整顿科学技术工作45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成就45
二 工程科学技术49
三 医学科学技术54
四 基础科学研究56
五 经济社会发展58
第四章 历史重大转折时期的科学技术工作60
第一节 科学技术工作的重大转折60
一 贯彻全国科学教育座谈会精神60
二 恢复建立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60
三 恢复发展全省科研机构61
四 恢复健全全省科技情报网络62
五 恢复发展全省高等教育事业63
第二节 科学的春天64
一 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64
四 落实科技政策65
二 全国科学大会65
三 山东省科学大会65
五 全面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66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成就67
一 农业科学技术67
二 工程科学技术69
三 医学科学技术73
四 基础科学研究75
五 经济社会发展79
下篇 改革开放20年山东科技工作的成就83
第五章 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农业83
第一节 科技攻关84
一 种植业科技攻关84
二 畜牧业科技攻关85
三 林业科技攻关86
一 星火计划87
第二节 农村科技推广与培训计划87
四 淡水渔业科技攻关87
五 水利科技攻关87
二 丰收计划89
三 燎原计划91
第三节 农业科技示范工程93
一 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93
二 星火小康示范工程94
三 菜篮子工程96
一 黄淮海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97
第四节 农业科技开发97
二 “吨粮田”科技开发98
三 立体农业技术开发99
四 生态农业技术开发100
五 旱作农业开发101
六 苹果幼树优质丰产技术开发101
七 麦棉一体化丰产技术开发102
八 砂石山优质果品基地科技开发103
九 淡水养殖及产业化开发104
第五节 科技服务体系105
一 星火人才培训体系105
二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106
三 农机科技服务体系107
四 农业技术协会服务体系108
第六节 科技扶贫109
一 科技扶贫的领导110
二 科技扶贫的突破口110
三 科技扶贫的具体办法110
第六章 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工业113
第一节 工业科技攻关与企业技术进步113
一 工业科技攻关113
二 工业企业技术进步115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115
一 技术创新试点市115
三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116
二 技术创新企业116
第三节 轻纺医药工业科技117
一 一轻工业科技117
二 二轻工业科技120
三 纺织工业科技121
四 医药工业科技124
第四节 重工业化学工业科技127
一 机械工业科技127
二 冶金工业科技129
三 黄金工业科技132
四 建材工业科技136
五 化学工业科技139
第五节 能源电子信息工业科技142
一 电力工业科技142
二 煤炭工业科技144
三 电子工业科技147
一 通信与广播电视151
第七章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151
第一节 社会重点领域科技进步与事业发展151
二 交通与城乡建设156
三 水利与环境保护160
四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163
五 防灾减灾与社会保障服务167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174
一 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简要回顾174
二 《山东省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175
三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75
四 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183
第三节 软科学与科技咨询业186
一 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86
二 软科学研究推动了决策科学化188
三 科技咨询业189
第八章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海洋事业发展191
一 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192
第一节 海洋科技攻关192
二 应用技术研究193
三 海洋资源调查与功能区划195
四 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198
第二节 科技进步促进海洋产业发展200
一 海洋渔业200
二 盐业及盐化工产业207
三 海洋食品业212
四 海上运输业213
五 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产业215
六 滨海及海上石油产业216
第三节 科技进步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222
一 海洋技术密集区222
二 海洋开发典型示范样板225
三 黄河三角洲开发227
一 海洋科技机构228
第四节 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28
二 科研机构与学科门类230
三 人才与教育234
四 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235
五 对外交流与合作236
第九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238
第一节 高新技术的重点领域239
一 电子信息技术239
二 生物技术240
三 新材料技术242
四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244
五 海洋技术245
六 农业高新技术246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47
一 总体概况247
二 国家级开发区247
三 省级开发区250
一 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252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252
二 运用高新技术促进重点行业科技进步254
三 实施名牌战略培植高新技术支柱产业256
第四节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259
一 火炬计划259
二 十大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工程260
三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261
一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环境263
第五节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263
二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265
三 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266
第十章 科技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268
第一节 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268
一 拨款制度改革268
二 科技“双放”270
三 科研院所内部改革272
四 改革与发展的措施274
五 山东省科学院275
六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276
七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77
第二节 高校科研的改革与发展278
一 科研机构改革278
二 科研队伍279
三 科研成果280
第三节 市县科技管理工作280
一 科教兴市县活动280
二 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281
三 科技工作评比活动282
四 强化干部培训283
第四节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83
一 技术市场283
二 生产力促进中心285
一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进展286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286
二 专利事业发展288
第六节 壮大民营科技企业289
一 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289
二 民营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290
三 民营科技发展291
第七节 科技计划改革292
一 指导思想和原则292
二 具体内容293
三 改革成效294
第八节 建立科技政策法规体系295
一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况295
二 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296
三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的具体内容297
第九节 科学技术的普及300
一 科技宣传工作的开展300
二 科技宣传的作用302
三 科协工作303
第十节 科技对外开放与交流306
一 国际科技合作306
二 引进智力引进技术306
三 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307
四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成就307
附表 山东科研、开发机构 人才与成果314
一 科研开发机构314
1 山东省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及开发机构总体情况314
2 省部级科研重点实验室(20个)315
3 高等院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316
4 高等院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1个)316
5 山东省省级科研中试基地(13个)318
6 山东省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318
7 国家有关部门属驻鲁研究开发机构(30个)319
8 山东省省属科研机构(96个)320
9 山东省省级科技协会、学会、研究会(125个)322
2 在山东省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名录325
二 科技队伍与人才325
1 山东省科技队伍及人才总体情况(1998年)325
3 山东省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录326
4 山东省部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名录327
5 山东省部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录344
三 科技成果378
1 山东省1978~1998年获国家奖成果总体情况378
2 山东省1978~1998年获省级奖成果总体情况378
3 山东省1978~1998年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项目378
4 山东省1979~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项目379
5 山东省1979~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一等奖部分项目379
6 山东省1979~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分项目381
7 山东省1989~1993年获国家星火一、二等奖项目385
8 山东省1978~1998年获省级科技进步特、一等奖项目385
9 山东省1989~1999年获省级星火一等奖项目392
10 山东省1985~1998年专利情况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