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景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2632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教育评估-电视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1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2
一、评价和教育评价的含义2
二、与教育评价相关的几个概念4
三、教育评价的研究对象7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与特点8
一、教育评价的目的8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10
三、教育评价的特点14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原则16
一、教育评价的类型16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19
第四节 西方教育评价模式简介21
一、教育评价模式的含义21
二、泰勒模式22
三、CIPP模式23
四、目标游离模式24
五、CSE模式25
六、反对者模式25
七、应答模式26
第五节 教育评价过程27
一、教育评价过程的含义27
二、教育评价过程的不同观点27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准备33
第一节 教育评价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34
一、明确教育评价目的34
二、分析教育评价背景35
三、组建教育评价组织38
四、设计教育评价方案44
第二节 教育评价项目的设计46
一、教育评价目标46
二、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及其设计48
三、概括性问题54
第三节 权集合及其构建方法56
一、权集合的含义及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56
二、构造权集合的方法57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标准63
一、教育评价标准的含义、结构和类型63
二、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和要求66
三、教育评价标准的表达方式68
四、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75
第三章 教育评价的实施94
第一节 教育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和要求95
一、教育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95
二、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途径和要求98
第二节 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101
一、教育评价信息资料整理的含义101
二、教育评价信息整理的步骤和要求101
第三节 教育评价实施中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110
一、被评者的障碍心理及其调控111
二、他人评价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115
三、自我评价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120
第四章 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125
第一节 观察法126
一、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126
二、观察法在搜集评价信息中的作用127
三、观察法的类型128
第二节 文献法134
一、文献法的含义和种类134
二、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来源134
三、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查询136
第三节 调查法137
一、调查法的含义和特点137
二、调查的一般步骤和要求138
三、问卷调查法139
四、访谈调查法144
五、抽样的基本方法149
第四节 测验法151
一、测验法的含义和类型151
二、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和要求154
三、测验的质量分析155
第五章 教育评价信息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165
第一节 教育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166
一、描述一组评价数据特征的量数166
二、标准分数170
三、相关系数171
四、差异的假设检验174
第二节 评价指标量化和数据汇总方法186
一、分项评价中指标的量化方法186
二、分项评价数据的汇总方法189
第三节 教育评价结果的质量检验199
一、教育评价的可靠性检验199
二、教育评价的有效性检验203
第四节 教育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利用205
一、教育评价结果的解释205
二、教育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212
第六章 学生评价222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223
一、学生评价的意义223
二、几种不同的学生评价观点225
三、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228
四、学生评价改革230
第二节 学生评价目标231
一、教育目标的含义与性质231
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234
三、学生评价目标的结构242
第三节 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244
一、学科学习效果244
二、思想品德和公民素养发展水平246
三、学习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248
四、身心健康水平249
五、审美素养251
第四节 学生评价的主体和方法252
一、学生自我评价及一般操作方法252
二、学生小组评价及一般操作方法256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一般操作方法259
第七章 教师评价273
第一节 教师评价概述274
一、教师评价的含义与作用274
二、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277
三、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观点280
四、教师评价改革285
第二节 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288
一、教师素质发展289
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291
三、教师教育教学成果294
第三节 教师评价的主体与方法295
一、教师自我评价296
二、学生评教301
三、领导、同行评价304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评价311
一、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意义311
二、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313
三、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一般操作方法317
第八章 教学评价326
第一节 学校教学工作评价327
一、教学工作评价的含义327
二、教学工作评价的作用328
三、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329
四、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形式333
第二节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335
一、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335
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337
三、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340
第九章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356
第一节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特点和意义357
一、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特点357
二、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意义358
第二节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依据、原则和方法360
一、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依据360
二、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361
三、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基本方法的选择362
第三节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内容364
一、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364
二、管理队伍365
三、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368
四、管理工作过程369
五、校风建设371
六、学校管理工作绩效372
七、学校办学特色373
第十章 区域教育评价388
第一节 区域教育评价概述389
一、区域教育评价的概念389
二、区域教育评价的意义391
三、区域教育评价的特点392
四、区域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394
第二节 区域教育评价的内容396
一、区域领导的办学思想、决策和投入397
二、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和地方课程开发401
三、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和满足需要403
四、区域办学物质条件及管理405
五、区域教育财政管理405
六、区域教育组织机构406
七、区域教育环境建设406
八、区域教育质量与效益407
第三节 区域教育评价的实施408
一、区域教育评价制度408
二、实施区域教育评价的程序412
三、区域教育评价的主体417
四、区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举例418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425
附录二 统计用表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