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小说的文化批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小说的文化批评](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3148341.jpg)
- 曹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研究出版社
- ISBN:780168013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小说的文化批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前言——古代士人人文情怀与小说研究的关注点5
第一章 李贽与明末及清代自传体笔记小说11
引言11
一、自传体小说的渊源13
二、李贽思想与自传体笔记小说的形成15
三、明末自传体笔记小说折射的李贽思想22
四、清代亲历题材小说对‘独抒性灵”传统的继承24
五、结语28
第二章 明末社会思潮对《红楼梦》的影响31
一、明末启蒙思潮及其对小说界的影响31
二、明末小说思潮影响《红楼梦》的具体表现37
三、明末社会思潮影响《红楼梦》的主要原因46
四、结语48
第三章 蒲松龄的双重人格与《聊斋志异》蕴涵的文化传统50
一、清初社会思潮与蒲松龄的双重人格50
二、《聊斋志异》与不平则鸣的抒愤传统53
三、《聊斋志异》与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57
四、《聊斋志异》与“以幻为真”的文言小说传统59
五、结语62
第四章 《红楼梦》:中国古代文学婚爱描写的终结64
一、中国古代文学婚爱理想的发展65
(一)英雄美人65
(二)才子佳人66
(三)才子佳人婚爱模式的造成69
(四)对浪子荡妇婚配的张扬71
二、《红楼梦》婚爱描写的超越性72
(一)直面人生以残缺为美73
(二)青梅竹马而非一见钟情81
(三)三角恋爱而非设置阻隔82
三、知音模式的确立86
第五章 《红楼梦》逻辑思维的艺术表现及其原因92
一、人物安排表现的逻辑思维93
二、人物出场的“序幕”与“造势”95
三、人物冠名的逻辑内涵101
四、对立统一的艺术描写102
引言106
第六章 《绿野仙踪》的思想倾向106
一、史书笔法描述历史真实的倾向108
二、对主人公出家原因的严肃描述115
三、展示儒家人生情怀的倾向118
四、结语122
第七章 《歧路灯》对《金瓶梅》的模仿与超越124
一、《歧路灯》对《金瓶梅》的模仿124
(一)以道学心肠教诲人生124
(二)题材选取上以家庭生活为核心132
(三)相同的情节组织机制134
二、《歧路灯》对《金瓶梅》的超越136
(一)作者思想境界的超越136
(二)笔调轻松137
(三)插叙手法的运用138
三、结语139
第八章 《歧路灯》的教育思想倾向140
引言140
一、智育与体育相兼的思想141
二、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145
三、提倡学问与实践结合150
四、结语156
第九章 明清小说家居住地交通状况与创作题材选取158
引言158
一、交通条件与人的思想观念160
二、蒲松龄:居地交通制约小说家思想一例161
三、《金瓶梅》、“三言”:交通发达地区的商业小说163
四、交通条件的环境作用及其小说影响164
五、士人商业心态与读者接受166
第十章 清代通俗小说的学术语体169
一、清代通俗小说学术语体的表现170
二、清代通俗小说学术语体的成因180
三、结语186
第十一章 清代通俗小说的心理描写188
一、梦:清代通俗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形式188
二、清代通俗小说心理描写的文学基础199
三、明代通俗小说心理描写的影响200
第十二章 清代长篇通俗小说的汉民族意识倾向204
一、题材选取上侧重明代故事的倾向204
二、称扬高蹈出世的倾向208
三、炫耀才学的倾向213
四、批判性描写本朝人物故事的倾向215
第十三章 近期清代小说研究的几个意见223
一、中国古代娼妓小说在清代的嬗变223
二、明清长篇通俗小说的差异225
(一)人话诗阐释:明清长篇通俗小说开头部分差异225
(二)文白相间与纯粹白话的区别228
(三)“说话”与描写:明清长篇通俗小说叙述方法差异230
三、清代的汉化与其时小说创作繁荣230
四、研究《儒林外史》新思路231
(一)《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对科举态度之比较231
(二)拓宽《儒林外史》研究的视野232
五、清代通俗小说中的诗与诗论233
引言238
第十四章 近代改革思潮及其对诗文、小说影响238
一、近代社会思潮及其发展的阶段性239
二、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潮与文学240
三、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的改良思潮与文学246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思潮与文学250
五、结语254
第十五章 附录:古代汉语通俗过程对白话小说发展的影响256
一、古代汉语的时代化进展与白话小说“敷演”方法256
二、骈俪文的散文化过程与白话小说韵散相间叙述模式265
三、世俗化的语言思潮与小说理论中的“通俗论”270
四、结语275
主要参考书目276
后记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