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音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音乐](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3148717.jpg)
- 高兴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1366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音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音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音乐的基础知识1
第一章 乐音与记谱法1
第一节 音与音高1
一、关于音、乐音及其他1
二、音的性质3
第二节 记谱法3
一、五线谱与简谱3
二、音符、休止符及符点音符7
第三节 节奏 节拍 速度9
一、节奏 节奏型 连音9
二、节拍 拍子10
三、速度 力度10
第二章 音程与和弦13
第一节 音程13
一、音程 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13
二、音程的级数与音数14
三、音程的增大与缩小15
四、音程的转位15
五、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16
六、等音程与复音程16
七、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17
八、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18
九、不协和音程的解决18
第二节 和弦19
一、和弦19
二、三和弦20
三、七和弦21
四、原位和弦及其转位23
五、等和弦24
第三节 音程与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25
一、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25
二、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27
第三章 调式与调30
第一节 调式音级及其特征30
一、调式与音阶30
二、调式音级31
三、稳定音和不稳定音 倾向与解决31
四、音乐作品中调的认定32
第二节 西洋调式与中国民族调式32
一、西洋大小调式体系32
二、中国民族调式34
第三节 调的五度循环与移调36
一、调的五度循环36
二、移调37
第四章 音乐记号与术语40
第一节 变音与省略记号40
一、变音记号40
二、省略记号41
第二节 反复、演奏(唱)法与装饰音记号42
一、反复记号42
二、演奏(唱)法记号43
三、装饰音记号45
第三节 力度、速度与表情术语46
一、力度术语46
二、速度术语47
三、表情术语48
第二编 音乐欣赏概论50
第五章 音乐的表现手段(一)50
第一节 旋律53
一、旋律的级进与跳进55
二、旋律线59
第二节 节奏67
一、节拍的音乐性69
二、节奏型74
第三节 调式81
一、有关常见调式的一般情况82
二、调式调性变化的一般情况91
第四节 和声98
一、和声的基本概念与作用99
二、和声的欣赏102
第六章 音乐的表现手段(二)114
第一节 复调114
第二节 音色与音区121
一、人声122
二、乐器125
三、音色的表现技巧133
四、音区135
第三节 速度与力度138
第四节 伴奏织体143
第七章 曲式结构常识146
第一节 结构单位147
第二节 简单曲式149
一、一段式150
二、二段式151
三、三段式153
第三节 复杂曲式155
一、复二部曲式156
二、复三部曲式160
三、回旋曲式165
四、变奏曲式169
五、奏鸣曲式173
第八章 音乐的体裁与表演形式177
第一节 关于音乐体裁的基本看法177
第二节 声乐体裁178
一、中外声乐体裁178
二、中国民歌体裁183
第三节 声乐的演唱形式186
第四节 西方器乐体裁186
一、管弦乐186
二、室内乐191
三、常见舞曲191
四、交响套曲193
五、轻音乐195
六、爵士音乐195
七、摇滚音乐196
八、电子音乐197
第五节 中国民族器乐体裁198
一、江南丝竹198
二、广东音乐199
三、吹打乐199
第六节 器乐表演形式199
第九章 音乐审美欣赏201
第一节 音乐的审美特性201
第二节 音乐欣赏中的心理活动206
一、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207
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210
第三编 东西方音乐博览215
第十章 中国音乐215
第一节 中国音乐文化概述215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219
一、音乐的体裁与形式219
二、音乐特征222
三、音乐作品赏析224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224
2.《上去高山望平川》228
3.《半个月亮爬上来》229
4.《沂蒙山好风光》231
5.《乌苏里船歌》232
6.《川江船夫号子》235
7.《放马山歌》238
8.《茉莉花》239
9.《采茶扑蝶》240
10.《阿拉木汗》242
11.《洗衣歌》243
第三节 意境深远的民族器乐245
一、音乐的体裁与形式245
二、音乐特征249
三、音乐作品赏析250
1.《百鸟朝凤》250
2.《苗岭的早晨》252
3.《十面埋伏》253
4.《醉渔唱晚》254
5.《渔舟唱晚》256
6.《二泉映月》257
7.《雨打芭蕉》259
8.《将军令》260
9.《春江花月夜》261
10.《翻身的日子》263
第四节 充满活力的新音乐265
一、新音乐发展概述265
二、音乐作品赏析270
1.独唱歌曲《问》270
2.独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271
3.《黄河大合唱》274
4.《长征组歌》279
5.歌剧《白毛女》283
6.歌剧《洪湖赤卫队》285
7.歌剧《江姐》289
8.歌剧《伤逝》291
9.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295
10.钢琴协奏曲《山林》299
11.管弦乐曲《春节序曲》302
12.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304
第五节 独具魅力的戏曲音乐305
一、音乐的体裁与形式305
二、音乐特征310
三、音乐作品赏析311
1.昆曲《林冲夜奔》311
2.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312
3.晋剧《打金枝》316
4.豫剧《西厢记·拷红》319
5.越剧《红楼梦·金玉良缘》322
6.黄梅戏《天仙配》324
7.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327
第十一章 亚洲音乐329
第一节 日本、朝鲜音乐329
一、音乐文化概述329
二、音乐作品赏析334
1.《五木摇篮曲》334
2.《北国之春》335
3.《海滨之歌》336
4.《红蜻蜓》337
5.《拉网小调》337
6.《樱花》338
7.《阿里郎》339
8.《桔梗谣》340
9.《丝绸之路组曲》341
第二节 印度、印度尼西亚音乐342
一、音乐文化概述342
二、音乐作品赏析346
1.《比夫之歌》346
2.《丽达之歌》347
3.《拉兹之歌》348
4.《梭罗河》349
5.《宝贝》350
6.《哎哟!妈妈》351
7.《星星索》352
8.《划船歌》353
第十二章 西欧音乐355
第一节 古代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355
一、音乐文化概述355
二、音乐作品赏析363
1.小提琴协奏曲《春》363
2.合唱曲《哈利路亚》364
3.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367
4.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368
5.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369
6.《勃兰登堡协奏曲》370
第二节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372
一、音乐文化概述372
二、音乐作品赏析377
1.歌剧《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序曲377
2.室内乐《小夜曲》378
3.合唱曲《春天来临》379
4.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381
5.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382
6.《G大调小步舞曲》384
7.钢琴曲《月光奏鸣曲》385
8.《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386
9.第五交响曲《命运》389
10.第九交响曲《合唱》392
第三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395
一、音乐文化概述395
二、音乐作品赏析400
1.歌曲《鳟鱼》400
2.钢琴曲《邀舞》402
3.管弦乐《芬格尔山洞》序曲405
4.钢琴曲《梦幻曲》406
5.《蓝色多瑙河》407
6.《幻想交响曲》409
7.《哈巴涅拉》411
8.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413
9.歌剧《茶花女》选段415
第十三章 东欧和北欧音乐422
第一节 俄国和前苏联音乐422
一、音乐文化概述422
二、音乐作品赏析430
1.《三套车》430
2.《莫斯科郊外的晚上》431
3.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431
4.《1812庄严序曲》433
5.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436
6.《D大调第一交响曲》(古典)440
7.管弦乐《节日序曲》441
第二节 东欧及北欧音乐443
一、音乐文化概述443
二、音乐作品赏析452
1.《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452
2.交响诗《前奏曲》454
3.交响诗《沃尔塔瓦河》456
4.《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457
5.《a小调钢琴协奏曲》462
6.交响诗《芬兰颂》464
7.《舞蹈组曲》465
第十四章 美国音乐467
第一节 音乐文化概述467
一、本土音乐及早期音乐467
二、专业创作的萌芽468
三、艾夫斯和开拓创新精神470
四、传统的新面貌471
五、美国风格的音乐472
六、当代音乐473
七、电影音乐475
第二节 音乐作品赏析477
1.福斯特:《美丽的梦中女郎》477
2.麦克道尔:《第二组曲“印第安”》480
3.麦克道尔:《致野玫瑰》481
4.格什文:《蓝色狂想曲》484
5.瓦莱兹:《电离》485
6.格罗菲:《羊肠小道》(选自交响组曲《大峡谷》)486
7.格什文:《夏日时光》488
8.科普兰:《阿巴拉契亚的春天》489
9.凯奇:《4分33秒》(《4′33″》)491
10.伯恩斯坦:《今夜》491
附录:本书主要参考书目493
后记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