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3干部竞争上岗面试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保国主编;本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594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学科: 领导人员 学科: 考核) 中国共产党 国家行政机关(学科: 领导人员 地点: 中国 学科: 考核) 领导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3干部竞争上岗面试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干部竞争上岗概述1
一 干部竞争上岗实施的重要意义与指导原则1
(一)现行干部选拔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
(二)实施干部竞争上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
(三)实施干部竞争上岗的指导原则2
二 干部竞争上岗的程序和关键环节5
(一)竞争上岗的程序5
(二)竞争上岗的关键环节6
第二节 干部竞争上岗与面试6
一 为何在干部竞争上岗考试中采用面试形式6
(一)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6
(三)面试内容具有灵活性7
(二)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7
(四)面试交流具有直接互动性8
二 面试在我国干部竞争上岗考试中的运用8
第三节 竞聘面试的内涵界定8
一 竞聘面试的涵义8
二 竞聘面试的特点10
第二章 面试评价要素12
第一节 干部职位分析12
一 职位的涵义12
二 我国国家公务员的分类和分级12
第二节 面试评价要素体系16
一 干部的知识结构16
(一)知识结构的涵义16
二 干部需要具备的一般能力17
(三)评价要点17
(二)案例分析17
(一)逻辑思维能力18
(二)语言表达能力22
三 干部需要具备的特殊能力24
(一)计划能力25
(二)决策能力26
(三)预测能力27
(四)组织协调能力28
(五)人际沟通能力29
(六)创新能力30
(七)应变能力31
(八)反腐倡廉的政治素养能力32
(十)其他能力33
(九)应试竞聘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33
四 干部的个性特征35
(一)仪表风度35
(二)工作动机35
(三)工作态度36
(四)自我认识37
(五)情绪稳定性38
(六)气质类型39
第三章 干部应试竞聘面试方法42
第一节 应试竞聘面试方法的概述42
一 竞聘面试方法的涵义42
二 竞聘面试方法的种类42
(一)结构化面试42
(二)非结构化面试42
四 了解竞聘面试方法对于应试竞聘者的重要意义43
三 选择竞聘面试方法要遵循的原则43
第二节 基本竞聘面试方法44
一 面谈法44
二 问答法44
三 答辩法46
(一)论文答辩面试47
(二)策问答辩面试47
四 角色扮演法48
第三节 演讲法48
一 演讲法的涵义及特点48
(一)演讲法的涵义48
(二)面试演讲与一般演讲、答辩的比较48
(三)演讲的内容49
(二)演讲者的能力49
(一)演讲者的形象49
二 演讲法的主要评价要素49
(三)竞聘面试演讲的特点49
三 竞聘面试演讲的注意事项50
四 演讲法的范例分析50
五 演讲法的应用实例51
第四节 管理游戏51
一 管理游戏的涵义及特点51
(一)管理游戏的概念51
(二)管理游戏的特点51
二 管理游戏的目的、功能与适用对象52
三 管理游戏的程序设计52
四 管理游戏的范例分析53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涵义55
第五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55
一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涵义及优缺点55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缺点56
二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目的和功能57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目的57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功能57
三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进行程序57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准备阶段的进程57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试进程57
四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定58
(一)对于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定的要求58
(二)讨论题目的类型59
五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维度60
六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注意事项61
七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范例分析62
八 无领导小组讨论应用实例63
第六节 文件筐测验64
一 文件筐测验的涵义及特点64
(一)文件筐测验的概念64
(二)文件筐测验的特点64
二 文件筐测验的构成66
三 文件筐测验的目的、功能及适用对象66
四 文件筐测验的维度66
五 文件筐测验设计及实施程序68
六 文件筐测验范例及分析69
七 文件筐测验的注意事项73
八 文件筐测验实例73
第七节 结构化面试74
一 结构化面试的涵义及特点75
(一)结构化面试的定义75
(二)结构化面试的特点75
二 结构化面试的目的与功能76
(一)目的76
(二)功能76
(三)适用对象77
三 结构化面试的评价要素分析77
(一)结构化面试的评价要素77
(二)面试考核要素的定义77
(三)个人评分表78
(四)竞聘面试考核要素具体标准分析79
(五)考核指标权重计算表80
四 结构化面试对考官的要求81
五 结构化面试的程序81
(一)竞聘面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81
(二)结构化面试的具体实施形式82
六 结构化面试的注意事项83
(一)应试竞聘者在面试前应确保材料的齐全83
(二)考官的注意事项83
七 结构化面试的范例分析84
八 结构化面试提问提纲实例86
(一)个人基本情况86
(二)工作意向,职业倾向86
(五)自我评价和称述87
九 结构化面试举例87
(三)以前的工作经历87
(四)工作态度倾向87
第四章 竞聘者职业选择89
第一节 竞聘者89
一 竞聘者的内涵界定89
二 竞聘者的特点89
(一)竞聘者年龄方面的特殊性89
(二)竞聘者能力方面的特殊性89
(三)竞聘者行为方面的特殊性90
(四)竞聘者心理方面的特殊性90
三 竞聘者的心理结构90
(三)竞聘者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91
(四)竞聘者欲望强烈,敢作敢为91
(二)竞聘者不安于现状,抓住机遇争取上进91
(一)竞聘者目的明确,动机良好91
(五)竞聘者有较强的自信心92
四 竞聘成功的条件92
(一)政治思想素质92
(二)政策素质92
(三)知识素质92
(四)技能素质93
第二节 职业选择与领导理论93
一 职业选择基本理论93
(一)萨帕的“职业性”发展理论要点93
(二)人职匹配原理95
二 领导理论97
(一)特质理论97
(二)行为理论98
(三)管理方格论99
(四)权变理论100
(六)领袖魅力的领导理论103
(五)领导的归因理论103
第五章 应试竞聘者面试策略105
第一节 应试竞聘者面试策略要点105
一 言语行为105
(一)运用最佳声音105
(二)表现你的内涵105
(六)回答逻辑性106
(一)服饰106
二 非言语行为106
(二)手势106
(四)简要说明106
(三)回答问题得体106
(五)恰到好处106
(六)面部语107
(二)留有余地方法107
三 语言艺术107
(一)正反比较方法107
(五)眼神107
(四)肢体语107
(三)坐姿107
(三)委婉法108
四 应试竞聘者要提高自身素质108
(一)自信108
(二)毅力108
(三)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108
(二)对竞聘职位进行调查109
(一)概述109
一 应试竞聘者面试前应做的准备109
第二节 应试竞聘者面试策略的运用109
(三)写好应试竞聘的个人材料112
(四)准备面试时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119
(五)准备应试竞聘面试时自己要提出的问题120
(六)增强自信心121
(七)应试竞聘者的成功仪容122
(八)带必要的用品127
二 应试竞聘者面试中几个关键问题解析128
三 竞聘面试的开始阶段130
四 应试竞聘面试过程132
(一)礼仪132
(二)消除紧张135
(三)保持形象136
(四)建立自信心137
(五)运用面试技巧138
(六)如何处理尴尬局面140
(七)面试之大忌140
五 应试竞聘面试的结束141
(一)竞聘面试的收尾阶段141
(二)竞聘面试结束后的工作144
第三节 应试竞聘者面试技巧147
一 应试竞聘面试的五个步骤148
二 应试竞聘者如何与考官进行有效的沟通149
三 应试竞聘者面试过关对策149
(三)讲错话应对法150
(二)打破沉默法150
(一)紧张突破法150
四 如何突破应试竞聘面试的难点150
五 应试竞聘者面试中讲究“活”字151
六 如何应对主考官认知的偏差151
(一)首因效应151
(二)光环效应152
七 应对各种考官的技巧152
(一)怎样应对“谦虚”的考官153
(二)怎样应对冷冰冰的考官153
(三)怎样应对城府深的考官154
(四)怎样应对慢吞吞的考官154
(五)怎样应对态度高傲的考官155
(六)怎样应对说个没完的考官155
(一)转化控制156
(二)冷静控制156
(八)怎样应对漫不经心的考官156
八 心理控制的技巧156
(七)怎样应对闷不做声的考官156
(三)环境控制157
九 转移话题的技巧157
(一)岔开式157
(二)反问式157
(三)假言式158
(四)诙谐式158
十 现代女性面试技巧158
(一)准备充分,表现女性细腻的特点158
(二)注意仪表,展示女性特有的风度159
(三)语言准确,发挥女性口齿伶俐的特长159
(一)缺乏信心160
第四节 应试竞聘者面试中的禁忌160
一 竞聘者面试中通常的禁忌160
(二)打扮不得体161
(三)不诚实161
(四)隐藏自我161
(五)细节上的禁忌161
二 面试交谈中的禁忌161
(一)夸夸其谈162
(二)自我为中心162
(三)抢答162
(四)唠叨162
(五)迟钝162
(十)打听秘密163
(九)自诩163
(八)提忠告性建议163
(七)提幼稚问题163
(六)争辩163
(十一)传播无聊的消息164
(十二)得罪人的谈吐164
(十三)谈晦气、不幸及疾病164
(十四)扮鬼脸164
(十五)强人所难165
(十六)强词夺理165
(十七)乱幽默165
(十八)滥用方言、术语165
(十九)被审查的对象165
二 竞聘面试考官的特点167
一 竞聘面试考官的定义167
第一节 竞聘面试考官的产生167
第六章 竞聘面试的考官167
三 竞聘面试考官在面试中的作用169
第二节 竞聘面试考官应具备的素质169
一 政治思想素质169
二 社会心理素质170
三 智能素质171
四 知识素质171
二 有专业知识,文化素养高172
三 有较强的工作能力172
一 作风正派,办事公道172
第三节 竞聘面试考官产生的标准172
四 有较强的应变能力173
五 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173
第四节 竞聘面试考官组的组成173
一 确定考官组组成时应注意的问题174
(一)成员应有较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174
(二)竞聘面试主考机构中各类学科的人员要保持一定的比例174
(三)成员的整体知识结构覆盖面要广174
(四)竞聘面试机构成员在年龄结构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174
二 竞聘面试考官组的组成174
一 培训竞聘面试考官的必要性175
第五节 竞聘面试考官的培训175
(一)具体培训的主要内容175
二 竞聘面试考官培训的内容及方式175
(四)专家第三人175
(三)行业专家175
(二)人事或组织部门的主管175
(一)用人部门的主管175
(二)我国竞聘面试考官培训的几种方式177
第六节 竞聘面试考官应遵循的原则177
一 竞聘面试考官小组组成的合理性原则177
二 应试者机会均等原则177
三 亲属回避原则178
四 监督原则178
第七节 竞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178
一 认真审阅应试者的简历178
(一)应试者基本资格审查178
三 做好面试考场的准备179
二 估计应试者提供的各种材料的可信度179
(二)熟悉应试者的有关材料179
四 讲究提问的方式与技巧180
(一)封闭式提问180
(二)开放式提问180
(三)假设式提问181
(四)连串式提问181
(五)压迫式提问181
(六)引导式提问182
(七)重复式提问182
(八)确认式提问182
(九)投射式提问182
(十)案例分析式提问183
五 注意观察184
(一)减少书面材料的影响184
(四)善于倾听185
(二)考场上暂缓下结论185
(三)抓住主要的几项来衡量185
(五)善于沟通187
(六)善于作细微的观察189
第八节 竞聘面试考官考核中需跨越的误区190
一 竞聘面试考察需要标准一致190
二 克服从众心理190
三 谨防错误心理效应191
(一)要谨防首因效应191
(二)要谨防晕轮效应192
(三)要谨防投射效应192
(四)要谨防归因效应192
(八)要谨防关系效应193
(九)要谨防诱导效应193
(六)要谨防反差效应193
(七)要谨防定势效应193
(五)要谨防类比效应193
(十)要谨防中央趋势效应194
附:竞聘面试评价表实例195
竞聘面试各项评分表196
第七章 竞聘面试试题设计197
第一节 竞聘面试试题的涵义及设计的意义197
一 竞聘面试试题的涵义197
二 竞聘面试试题设计的意义198
第二节 竞聘面试试题设计原则199
一 坚持目标单一性与试题内容多样化的原则199
三 坚持试题的科学性与可测性统一的原则200
四 坚持试题的新颖性与启发性结合的原则200
二 坚持竞聘面试试题与应试者程度相适应的原则200
五 可行性原则201
六 针对性原则201
七 灵活性原则201
八 可伸缩性原则202
九 思想性原则202
第三节 竞聘面试试题设计的程序202
一 竞聘面试试题编制时要考虑的因素202
二 编写试题203
三 检测试题的信度、效度203
四 试题组合204
第四节 竞聘面试试题的主要类型204
一 口试题型204
(一)问答型试题205
二 口试题型举例205
(二)辩论型试题209
(三)演讲型试题210
(四)答辩型试题210
(五)结构化面试套题210
三 模拟操作考试的题型211
四 模拟操作考试题型举例211
(一)处理文件211
(二)实际调研212
(三)会议角色213
(四)谈话沟通213
(五)行政决策214
(一)竞聘面试试题标准的涵义215
一 竞聘面试标准的涵义及特征215
(七)调解矛盾215
(六)阅读讲解215
第五节 竞聘面试试题的标准及把握215
(二)竞聘面试标准的特征216
二 竞聘面试标准的分类216
(一)评语式标准217
(二)量表式标准217
(三)对比式标准219
(四)情景模拟式标准219
三 竞聘面试标准制定、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20
第六节 竞聘面试技术分析221
一 效度、信度的界定221
(一)误差(所含方差关系的分析)221
(二)效度和信度的界定221
(一)内容效度223
二 效度分析223
(二)效标关联224
(三)构想效度226
(四)效度分析中的几个理论问题227
三 信度分析227
(一)重测信度227
(二)复本信度228
(三)内部一致性信度229
(四)评分者信度230
第八章 应试竞聘面试报告233
一 应试竞聘面试考核报告的主要内容233
二 应试竞聘面试评价的方法与技巧233
四 应试竞聘面试报告的写作样例234
三 复核方法234
样例一235
样例二237
样例三240
五 总体报告的撰写格式241
(一)测评的设计241
(二)团体测评结果241
(三)结果讨论与分析241
(四)附录(表、图)242
六 分析与讨论的技巧242
第九章 竞聘面试案例精选243
案例一 心跳会议243
案例二 贵在“持之以恒”246
案例三 成功的“微笑”247
案例四 “金子”是埋不住的249
案例五 面试趣例250
案例六 “忍”之贵251
案例七 因行而异251
案例八 三种测试251
案例九 回答要得体252
案例十 要了解拟竞聘岗位的职位特征253
案例十一 跳出考官故设的圈套253
案例十二 意外出错的考题254
附录:竞聘面试试题精选255
主要参考资料275
后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