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景颇族文化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景颇族文化史
  • 刘刚,石锐,王皎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76059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景颇族-民族文化-文化史-云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景颇族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1

第一节 汉文献所见之景颇族族源1

第二节 口碑传说所见之景颇族“历史”7

第三节 “景颇”之称谓:自称与他称的文化内涵9

一、自称9

二、他称10

三、文化内涵12

第四节 人口、分布及其历史变迁17

一、人口情况17

二、分布情况17

三、变化18

第五节 移动(迁移)与定住的互动生活方式19

一、景颇族南迁的文化背景19

二、支系的形成与分布22

第二章 环境生态与聚落社会的生活文化结构25

第一节 文化适应与聚落的发展25

一、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铺就的舞台25

二、聚居与村落28

三、生业的选择与发展30

第二节 生活文化方式的衍生:衣、食、住、行及其民族性格特征31

一、“衣”着著美32

二、“食”以为天32

三、“住”要有竹楼35

四、“行”要挎长刀35

五、“祭祀”与“交换”36

六、“娱”要“目瑙”37

七、美在自然39

第三节 聚落空间的文化意义40

一、生命的舞台40

二、繁衍的温室41

三、交易的环节42

四、仪礼的祭坛44

五、生存的保障46

六、从村寨到社区:交换的意义46

第四节 民族性格特征48

第五节 族际关系:各族兄弟要互爱、要团结49

第六节 景颇文化价值观的形成53

第三章 生活文化的变化过程57

第一节 古代经济文化特征58

一、“卡苦嘎”时期58

二、“宁贯木干(宁贯瓦)”时期59

三、“崩拥景颇”时期61

四、从刀耕火种农业到旱地水田农耕的发展64

第二节 近、现代生活文化的变化66

一、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66

二、不同文化因素的介入67

三、文化变化68

四、社会制度文化的改变70

五、发展变化71

第四章 传统政治制度——山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及终结77

第一节 山官制度的产生及其背景77

一、产生的背景77

二、山官的产生79

三、过程的追溯81

四、山官制度在德宏82

第二节 山官制度的内容及其结构86

第三节 山官的特权和义务90

一、“贡萨”社会下山官的特权和义务90

二、“贡老”社会下山官的特权和义务93

第四节 山官制度的发展、变化93

第五节 山官制度的终焉96

第五章 景颇语言与文字100

第一节 景颇语言100

一、支系语言及兼用性101

二、景颇语语音特点102

三、声调104

四、词汇特点104

五、语法特点106

第二节 景颇文字112

一、景颇文字的产生112

二、景颇文与载瓦文的对比115

第三节 景颇文字的推行使用117

一、用景颇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118

二、用本民族文字扫盲,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19

三、用本民族文字的出版物,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119

四、用本民族文字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新文学创作120

第六章 宗教信仰122

第一节 原始宗教122

一、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122

二、灵魂观念125

三、鬼的分类127

四、董萨的等级划分和主要职责130

五、祭祀活动131

第二节 基督教与天主教143

一、基督教143

二、天主教150

第七章 原始思维与哲学思想155

第一节 宇宙发生观念155

第二节 原始宗教观念与生死观念157

第三节 原始审美观念与自然观念162

第八章 婚姻家庭及伦理道德166

第一节 婚姻家庭166

一、等级内婚制与家庭166

二、姑爷种与丈人种的相互关系168

三、古代景颇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171

四、缔结婚姻方式与婚礼仪式173

五、近代景颇族婚姻习俗的演变179

第二节 伦理道德观181

一、原始伦理道德观念181

二、原始道德观与习惯法183

第三节 生育与命名183

一、人名起法184

二、景颇族姓名形式189

三、亲属关系及称谓190

第九章 传统生活习俗与生产习俗194

第一节 传统服饰194

一、男子传统服饰194

二、女子传统服饰196

三、古老的装饰织物图案197

四、景颇族的传统刺绣200

第二节 传统饮食习俗200

一、饮食类别200

二、饮食礼仪与禁忌202

三、风味特点及餐具、炊具204

第三节 传统居住习俗205

一、选择屋基的方法和进新房仪式205

二、传统住房礼仪和禁忌209

第四节 古代社会的交通、旅行、通信习俗209

第五节 传统生育习俗212

第六节 传统生产习俗213

一、祭献与生产活动有关的鬼213

二、历法与生产季节215

三、原始刀耕火种217

四、古代饮用水和水田栽种习俗221

五、古老的捕鱼习俗222

六、原始采集与狩猎习俗224

七、古老的手工艺227

第七节 传统节日习俗230

第十章 文学与艺术233

第一节 景颇族民间文学233

一、景颇族古代神话234

二、景颇族传说242

三、景颇族民间故事247

四、景颇族民歌259

五、景颇族叙事长诗273

六、景颇族史诗274

第二节 当代景颇族文学280

一、当代景颇族文学的产生和发展280

二、当代景颇族文学的主要特征281

三、当代景颇族作家文学的类别与特点283

四、当代景颇族主要作家和作品287

第三节 景颇族传统艺术297

一、原始绘画和雕刻297

二、景颇族传统音乐299

三、景颇族传统器乐301

四、景颇族传统舞蹈302

第十一章 教育 体育 民族医药305

第一节 传统教育305

一、生产劳动教育306

二、宗教习俗教育306

三、伦理道德教育307

四、婚俗教育308

五、自然科学知识教育308

六、艺术教育308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309

一、教会学校309

二、人民学校310

第三节 体育311

一、刀术311

二、打汤碟312

三、爬滑竿313

四、扭杠313

五、顶杠313

第四节 民族医药314

一、治疗方法315

二、常用药方316

第十二章 建筑与名胜古迹318

第一节 竹楼建筑及结构特点318

第二节 官庙建筑特点321

参考文献323

后记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