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颠覆形而上学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颠覆形而上学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
  • 张文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704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形而上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颠覆形而上学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 通往黑格尔的当代途径1

一 一种非形而上学思想的可能性3

二 克服形而上学的不同标志10

第一章 生存—存在论和“新”唯物主义17

第一节 重读“新”唯物主义19

一 我们应该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客观实在性19

二 被读入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24

三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对话的维度29

第二节 物的分析:生产、存在和符码31

一 物的物性分析:从上手用具到艺术作品32

二 “生产之镜”、“存在之镜”和“指称之镜”40

第三节 “两种生产”理论:发生现象学的视野48

一 回到原本的发生:现实的历史49

二 “人的生产”之现象学55

第四节 自然主义和基督教神意信仰62

一 “树起了一个稻草人马克思”64

二 是匿名的基督教吗?69

第二章 原初的自然77

一 “自在之物”与作为“存在问题”的引论78

第一节 作为“physis”的自然78

二 存在的“变无”83

三 召唤思的东西与手的劳作90

第二节 “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95

一 “技术指令自然”还是“自然指令技术”96

二 技术的价值批判103

第三章 社群、社会性和他者109

第一节 存在论岂为暴力而鸣鼓110

一 谁的在?110

二 此在为谁117

一 社群和自由的形而上维度125

第二节 存在的社群125

二 海德格尔:一个后传统社群主义者133

第三节 认真对待他人140

第四章 艺术、修辞与真理151

第一节 对“艺术的剥夺”的剥夺152

一 艺术一诗性的言说:“存在之家”152

二 人之精神家园:“可靠性”抑或“有用性”161

第二节 修辞的批判167

一 传统哲学:对修辞的藐视167

二 索解存在问题的语言之路173

一 走向“第一存在者”或返回差异的生成之源182

第三节 在与思:同一抑或差异182

二 从“存在者”转向“活动”191

第五章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199

第一节 存在哲学抑或政治哲学200

一 “人是苍劲者”200

二 “从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里走出来”211

第二节 决断的政治218

一 一种决断主义的阅读219

二 虚无主义之克服与生存决断221

三 “决断”在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哲学中的原初“位置”225

四 死亡与活着:一个存在者状态的区别230

第六章 历史性的永恒问题233

第一节 “在政治世界之中”235

一 如何为哲人的生活方式辩护235

二 “自然正确”与历史主义24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249

一 历史主义的经与纬249

二 “绝对时刻”与“历史的终结”257

第三节 历史性观念263

一 历史学与本真的历史性264

二 从阴影显现光亮267

三 “历史空间”与“事件”271

第七章 虚无主义278

第一节 存在问题:透视虚无主义的一个视点279

一 虚无主义:形而上学的预设279

二 存在问题中的“永恒轮回”286

三 虚无主义的克服:对可能未来的前瞻288

第二节 解构和虚无主义293

一 解构的建设性向度293

二 对传统思想“历史的”或“非历史的”理解的可能性301

第八章 哲学家存在的责任309

一 在“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的本质特性上能否达到明晰311

第一节 理性之光和存在的澄明311

二 “自然”的原初发现及其终极思考之深邃320

第二节 寻找家园326

一 “返乡”之路和精神祖国327

二 “家乡”:根据存在之历史的本质来思33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344

一 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理由344

二 把价值判断变成本体论判断348

结语:哲学的终结?359

后记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