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影的技术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电影的技术与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482342.jpg)
- 朱梁,朱宏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07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电影技术-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电影的技术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3D技术3
第1章 3D电影技术发展简史3
1.1 诞生之初(19世纪末—1952年)3
1.2 第一次黄金时代(1952—1955)5
1.3 单条胶片格式复苏期(1960—1984)7
1.4 第二次黄金期(1985—2003)8
1.5 数字立体复兴期(2003年至今)8
1.5.1 纯被动技术10
1.5.2 纯主动技术10
1.5.3 主动与被动结合的技术11
1.6 我国3D电影的发展历程14
1.7 3D电影的未来16
第2章 立体电影深度要素研究25
2.1 立体电影中的深度要素25
2.1.1 基于单眼的深度感知要素26
2.1.2 基于运动的深度感知要素28
2.1.3 基于人体生理机能所产生的深度要素29
2.2 立体电影中深度要素的应用32
2.2.1 立体电影应当具有丰富的深度要素和深度信息33
2.2.2 体电影应当处理好各种深度要素之间的关系33
第3章 立体节目摄制技术与技巧35
3.1 双目立体视觉与立体摄影的基本概念35
3.2 立体摄影系统的选择37
3.3 立体基线和汇聚设定的原则39
3.4 立体节目的技术和创作特点40
3.4.1 体影像的技术特点40
3.4.2 后期制作特点41
3.4.3 立体视觉虚拟空间的创造42
第4章 虚拟3D摄影移轴技术研究45
4.1 梯形变形产生的原因45
4.2 物平面不重合产生的原因47
4.3 虚拟摄影机的特性48
4.4 移轴摄影技术49
4.5 虚拟3D摄影系统的移轴控制51
第5章 生成3D图像的多种实现方法53
第二部分 制作流程61
第6章 浅谈电影后期制作流程的演变61
6.1 传统流程61
6.2 数字流程63
6.2.1 有数字技术参与的流程64
6.2.2 数字中间片流程66
6.2.3 全数字流程68
第7章 小成本数字电影的拍摄与后期制作过程中的影像质量控制方法71
7.1 国产小成本数字电影现阶段存在的画面质量问题71
7.1.1 清晰度欠佳72
7.1.2 对比度偏大或偏小72
7.1.3 画面偏色和影调风格不统一73
7.1.4 亮部层次和暗部层次控制欠佳73
7.1.5 其他问题74
7.2 小成本数字电影的拍摄与后期制作过程中的影像质量控制方法75
7.2.1 镜头选择76
7.2.2 机型选择77
7.2.3 拍摄参数设定80
7.2.4 现场监看81
7.2.5 现场照明与灯光器材选择82
7.2.6 后期阶段影像数据采集83
7.2.7 影像数据传输与校色83
7.2.8 母版输出84
7.2.9 从业人员85
第8章 小成本数字电影生产常用的数字摄影机性能、使用和后期解决87
8.1 方案一:RED ONE与EPIC87
8.1.1 背景介绍88
8.1.2 最新升级后的RED ONE与即将推出EPIC性能对比89
8.1.3 RED ONE数字摄影机的使用92
8.1.4 RED ONE数字摄影机的后期解决方案94
8.2 方案二:ARRI ALEXA96
8.2.1 背景介绍96
8.2.2 ARRI ALEXA与ARRIFLEX D21主要性能对比97
8.2.3 ALEXA数字摄影机的使用99
8.2.4 ALEXA数字摄影机的后期解决方案101
第9章 小成本数字电影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优化103
9.1 以HDCAM磁带为记录方式的早期国产小成本HD格式数字电影生产的工艺流程103
9.2 2K格式的以硬盘、存储卡为记录载体的国产小成本数字电影生产的新工艺流程105
9.3 2K或HD格式的国产小成本数字立体电影前后期制作工艺流程108
9.4 4K格式的国产小成本数字电影前后期制作的工艺流程探索111
9.5 小成本数字电影生产的工艺流程优化和小成本数字电影后期制作系统113
第10章 影片《湘女萧萧》实例数字化修复研究115
10.1 什么是影像的数字化修复,目的及意义115
10.2 影像数字修复的现状116
10.3 实例数字修复影片《湘女萧萧》116
第三部分 色彩管理123
第11章 LUT在电影色彩管理中的原理与应用123
11.1 校正监视器124
11.2 校正监视器与胶片之间的差距126
11.3 白平衡处理128
11.4 调色129
11.5 小结130
第12章 基于特征点的LUT色彩匹配算法133
12.1 常见色彩匹配算法简介133
12.2 基于特征点的LUT色彩匹配算法135
12.2.1 确定LUT精度135
12.2.2 特征点匹配135
12.2.3 初步建立LUT138
12.2.4 对LUT进行优化138
12.2.5 算法流程结构141
12.3 算法实现以及效能141
12.3.1 开发平台和算法实现141
12.3.2 软件界面展示和处理效果142
12.4 算法的不足142
第13章 色彩管理中的密度自动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145
13.1 缘起145
13.2 系统描述及设计要求147
13.3 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148
13.3.1 自动供收片系统148
13.3.2 自动测量系统149
13.3.3 电气控制系统150
13.4 实现结果152
第14章 数字中间片校色过程中的色彩管理概述153
14.1 色彩管理的涵义153
14.2 为何要进行色彩管理154
14.3 怎样进行有效的色彩管理155
第15章 现代影视制作系统中的影调传递161
15.1 影像在不同系统中的转换161
15.1.1 灰渐变及其曲线161
15.1.2 视频系统的影像转换过程162
15.1.3 使用对数方式的数字摄影机拍摄影像的转换过程163
15.1.4 使用胶片拍摄影像的转换过程164
15.2 影调的传递过程165
15.2.1 影调传递过程中的参考点165
15.2.2 数字拍摄的优势166
15.2.3 视频影像的影调传递过程166
15.2.4 胶片影像数字化后的影调传递过程168
第四部分 存储与运算173
第16章 基于ISO国际标准的电影数字拷贝校验算法研究173
16.1 数字电影与数字影院173
16.2 电影数字拷贝的工作原理174
16.3 数字拷贝的校验过程分析177
16.4 未来展望与不足184
第17章 基于中央存储系统的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研究185
17.1 背景185
17.1.1 概述185
17.1.2 概念约定186
17.2 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中的数据管理问题186
17.2.1 数据量的激增186
17.2.2 数据的共享需求187
17.3 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中的业务敏捷性问题187
17.4 国内外研究现状188
17.5 问题的解决及完成的工作188
17.5.1 总体思路188
17.5.2 基于中央存储系统的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理论模型描述189
17.5.3 工作流程中数据管理机制描述189
17.5.4 基于中央存储系统的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的设计方法194
17.5.5 基于中央存储系统的电影数字后期制作流程的系统瓶颈分析196
17.5.6 实验及结果分析197
17.5.6 结论与展望197
第18章 集群式并行高性能运算技术分析及其在数字电影拷贝制作系统中的应用203
18.1 集群式高性能并行运算技术概述203
18.1.1 并行运算203
18.1.2 分布式并行运算与网格运算204
18.1.3 集群式高性能并行运算204
18.1.4 集群与分布式的差别204
18.2 集群式并行运算数字电影拷贝制作系统描述及实现205
18.2.1 集群式并行运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205
18.2.2 数字电影拷贝制作系统的任务205
18.2.3 系统的具体功能205
18.2.4 集群式系统的硬件结构206
18.2.5 并行任务管理方案207
18.2.6 系统实现207
18.3 并行运算系统的性能监控208
18.3.1 并行系统性能理论分析208
18.3.2 并行系统即时性能监测209
18.3.3 并行系统长期性能监测210
18.3.4 并行运算环境部署建议212
第19章 DCI V1.0数字电影编解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15
19.1 数字电影编解码系统216
19.2 彩色空间转换218
19.2.1 RGB到RGB三刺激值219
19.2.2 RGB三刺激值到CIE XYZ三刺激值220
19.2.3 CIE XYZ三刺激值到X′Y′Z′编码值221
19.3 图像压缩221
19.3.1 压缩标准的选择221
19.3.2 JPEG2000的编解码过程222
19.3.3 数字电影图像的码流组织223
19.4 发行文件格式223
19.4.1 KIV编码224
19.4.2 MXF文件的基本结构224
19.5 实验过程与结果225
19.5.1 兼容性225
19.5.2 编码效率225
19.5.3 编解码速度226
19.6 总结226
第20章 DCI数字电影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研究229
20.1 峰值信噪比229
20.2 结构相似度230
20.3 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评价方法230
20.4 实验结果231
20.4.1 PSNR231
20.4.2 SSIM与GSSIM232
20.4.3 基于小波频带划分和CSF特性算法232
20.5 小结233
第21章 DCI数字立体电影编码的设计与实现235
21.1 数字立体电影系统236
21.2 数字立体电影编码原理237
21.2.1 DSM转换为DCDM237
21.2.2 DCDM转换为DCP237
21.3 图像压缩编码239
21.4 轨道文件封装240
21.5 辅助信息文件241
21.6 具体实现和实验结果241
21.6.1 兼容性241
21.6.2 并行性能优化242
21.7 结语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