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干部培训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干部培训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3155871.jpg)
- 李新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535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信用制度建设干部培训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基础知识篇3
第一章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3
第一节什么是信用3
一信用的涵义及其产生的条件3
二信用与货币的关系5
三信用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6
四市场经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8
五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10
第二节信用的社会契约基础12
一契约的产生与功能13
二契约的分类与特征15
三实现契约的基本原则18
四契约伦理与诚实守信原则20
第三节信用原则与满足个人利益的关系23
一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主义与利他主义23
二恪守信用与满足个人利益的一致性28
第四节诚实守信原则对于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作用29
一市场经济中的负面效应30
二诚实信用原则对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积极作用32
第五节国际知名企业对信用的价值肯定34
一恪守信用是国际知名企业经营的共同特点34
二国际知名企业的信用实现方式36
第二章信用观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47
第一节中国传统信用观的主要内容47
一信用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47
二信用观是中国传统商品交换的原则规范54
三对中国传统信用观的总体评价58
第二节信用观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践履方式61
一信用观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普遍道德准则62
二信用观培育了中国儒商的优良商业道德64
三中国传统信用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68
第三节西方历史上的信用观70
一商品交换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形成71
二新教伦理对商业信用的影响73
三契约道德对商业信用的规范作用75
四法律规范对商业信用的强制保护79
第三章国外信用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82
第一节国外社会信用制度的总体特点82
一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总体特点83
二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实践89
第二节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90
一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起源和发展90
二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92
三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95
四美国公众对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同声音99
第三节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100
一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101
二美国信用管理的执法机构103
三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104
第四节美国信用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111
一我国要建立一个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112
三储蓄实名制不能成为个人信用好坏的关键因素113
二我国要设计一个科学、透明的信用分评估模型113
五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应该是企业化经营的商业组织114
四建立我国的信用制度需要国家的组织和协调114
六我国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115
中篇制度建设篇119
第四章建设我国信用制度刻不容缓119
第一节信用制度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119
一必须建立信用制度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20
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迫切要求建立社会信用制度120
第二节制约我国建立信用制度的现实因素123
一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124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124
三我国作为“非征信国家”,征信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125
五作为信用主体的企业、个人乃至政府部门存在的信用危机128
四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128
第三节我国存在严重的信用危机129
一中国的信用状况如履薄冰129
二我国市场信用缺失的具体表现130
第四节信用缺失的代价十分沉重143
一信用不足影响消费需求144
二信用缺失阻碍投资145
三信用缺失影响正常的经济贸易活动146
四信用缺失危及社会安全147
第五节重建我国信用制度刻不容缓148
一信用的价值被人们重新肯定148
二正确认识当前信用危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49
三建设信用制度是填补“改革空白”的事业152
四建立我国信用制度的措施154
第五章个人信用制度建设159
第一节个人信用制度是人们的“第二身份证”159
一个人信用制度的含义159
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积极作用161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要意义166
第二节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168
一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168
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170
三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73
四制约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175
一要加快个人信用立法步伐177
第三节规范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措施177
二发挥政府在建设个人信用制度中的重要作用179
三对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180
四促进个人信用征信企业发展和数据库建设180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182
六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提高个人守信意识182
第四节上海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基本经验183
一上海已具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成熟条件183
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建设给上海带来了发展机会186
三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正在发挥重要作用187
四上海已成为“借钱”最多的城市189
五上海要在3—5年内建成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190
一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推动下实行企业化运营193
第五节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特点193
二多元管理、多方合作、利益共享的经营格局194
三着力在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上强化性能196
四政府应加大对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扶持力度197
第六章企业信用制度建设199
第一节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199
一我国当前企业信用存在的问题200
二企业信用制度薄弱造成的危害203
三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可贵起步204
第二节国外企业征信制度模式及我国的选择207
一国外企业征信制度的三种模式207
二国外企业征信制度的特点209
三国外企业征信模式特点的比较及我国的选择211
四我国征信企业特许经营模式的管理办法213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企业征信制度的借鉴意义215
第三节大力发展我国的征信企业217
一我国征信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的状况217
二征信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218
三搞好征信企业经营管理的对策219
第四节建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221
一什么是信用评估222
二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相关报告224
三信用评级的等级及含义224
四企业信用评级的方法226
五信用评估的工作程序230
六信用评估的原则233
七搞好企业信用评级的意义234
一企业并非对信用风险束手无策235
第五节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235
二防范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236
三防范客户信用风险的业务环节238
第七章政府信用制度建设241
第一节政府在维护社会信用中的作用241
一政府信用的含义241
二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242
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双重身份244
第二节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存在的问题245
一随意行政现象影响政府信用245
二政府权力寻租活动导致信用下降246
一转型时期存在制度缺陷248
第三节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导致失信的根源248
二政府官员充当经济人,追求自身的利益250
三政府机构也追求自身利益251
第四节提高政府信用的途径253
一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信用意识253
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坚冰,建设地方政府信用255
三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律建设259
四规范中介组织行为,提高中介组织信用260
五加快信用网络监管系统建设263
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推动社会信用制度建设264
七积极推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265
一政府必须坚持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取向269
第五节 加入WTO对政府信用的要求269
二政府必须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272
三政府必须坚持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统一透明273
四政府必须坚持国家治理法治化276
下篇实践运用篇283
第八章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283
第一节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84
一买方市场的出现带动了消费信贷284
二我国消费信贷有了一定的发展286
三信用消费发展空间巨大288
四银行着手个人信用评分以促进消费信贷289
一目前我国消费信贷滞后于经济发展292
第二节启动内需必须大力发展消费信贷292
二阻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原因294
三必须发展个人信用制度来启动消费信贷297
第三节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积极措施300
一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300
二要重点发展住房贷款300
三要积极发展汽车贷款300
四要大力发展助学贷款301
五各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业务301
第四节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促进消费信贷发展302
一全面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体系302
二积极提升个人信用等级304
三建立全面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305
四用完整的经济数量分析手段进行个人信用评估307
第五节从发展住房信贷看如何推动消费信贷业务308
一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309
二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宜采取的对策309
三住房信贷其实深受百姓欢迎312
四各家银行正在大力发展住房信贷业务314
第九章搞好信用卡业务,促进电子商务发展320
第一节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320
一信用卡的基本知识320
二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325
三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中的问题326
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前景327
五搞好信用卡营销的主要措施330
六强化银行信用卡保护技术331
第二节我国信用卡业务进入发展的新时期333
一银行卡市场开始了新发展333
二银行信用卡正在成为城市“通行证”335
三央行推出银行卡联网全国通用标识——“银联”336
四“银联”标识卡对持卡人有哪些好处?339
五“中国银联”将积极促进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341
第三节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343
一电子商务市场蕴藏着信用危机344
二西方发达国家防范电子商务风险的经验348
三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办法和措施350
参考文献354
后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