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
  • 单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6757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道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崩塌与岩堆1

第一节 崩塌1

一、崩塌的概念1

二、崩塌形成的条件1

三、崩塌的防治3

第二节 岩堆5

一、岩堆的概念及主要组成物质5

二、岩堆的工程地质特征5

三、岩堆的分类6

四、岩堆的处理原则7

一、滑坡的形态9

第二节 滑坡的形态及分类9

第一节 引言9

第二章 滑坡9

二、滑坡的分类11

第三节 滑坡的发育过程及认识方法12

一、滑坡的发育过程12

二、滑坡的认识方法14

三、滑动面的研究16

第四节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9

一、岩土类型和性质20

二、岩体结构及地质构造20

三、地形地貌条件21

四、水的作用21

五、地震23

一、定性分析24

第五节 斜坡稳定性分析24

二、定量分析33

三、土坡稳定分析的几个问题57

第六节 滑坡的预测、预报60

一、滑坡的预测60

二、滑坡的预报62

第七节 滑坡的防治65

一、工程地质勘测要点65

二、防治原则65

三、防治措施66

第三章 泥石流69

第一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69

一、地形条件69

二、地质条件70

三、气象水文条件71

第二节 泥石流的分类71

一、按泥石流物质成分分类71

二、按泥石流物质状态分类71

三、按泥石流域的形态特征分类72

第三节 泥石流的分类特征72

一、泥石流的密度72

二、泥石流的结构72

三、泥石流的流态75

四、泥石流的直进性75

五、泥石流的脉动性75

第四节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76

一、泥石流空间预测76

二、泥石流时间预报77

三、泥石流基本特征的确定78

四、泥石流爆发危险度的判定80

第五节 泥石流的防治81

一、泥石流勘测要点81

二、泥石流的防治原则81

三、泥石流的防治措施82

第四章 岩溶(喀斯特)85

第一节 岩溶的主要形态、形成条件和发育分布规律85

一、岩溶的主要形态85

二、岩溶形成的条件87

三、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规律88

第二节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90

一、碳酸盐岩岩性的影响90

三、地形地貌的影响91

二、气候的影响91

四、地质构造的影响92

五、新构造运动的影响93

第三节 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95

一、岩溶地基变形破坏的主要形式95

二、地表塌陷成因及分布特征95

三、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97

四、岩溶地基稳定性定量分析98

第四节 岩溶地基的防治100

一、勘测要点100

二、选线原则100

三、防治措施101

二、地震的成因类型102

一、地震的概念及危害102

第一节 地震的概念及成因分类102

第五章 地震102

第二节 震源、震中及地震波104

一、震源与震中104

二、地震波及其传播105

第三节 地震的震级与地震烈度106

一、地震震级107

二、地震烈度107

三、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109

第四节 地震效应及建筑场址的选择110

一、振动破坏效应110

二、地面破坏效应114

四、建筑场地的选择115

三、斜坡破坏效应115

第六章 砂土地震液化117

第一节 概述117

第二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118

第三节 影响砂土地震液化的因素120

一、土的类型及性质120

二、饱和砂土的埋藏分布条件122

三、地震动的强度及历时122

第四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125

一、标准贯入击数法125

二、剪应力对比法125

三、综合指标法127

第五节 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128

一、振冲法128

三、强夯法130

二、排渗法130

四、爆炸振密法131

五、板桩围封法131

六、换土131

七、增加盖重131

第七章 渗透变形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渗透变形的概念及工程危害132

二、渗透变形的类型及特点133

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134

一、渗流的动水压力及临界水力梯度134

二、影响土的抗渗强度因素——结构特征135

一、判断渗透变形的可能性及类型139

第三节 渗透变形的预测139

二、确定坝基各点的实际水力梯度140

三、确定临界水力梯度和允许水力梯度142

第四节 渗透变形的防治144

一、建筑物基坑及地下巷道施工时流砂的防治措施145

二、抽水井防止管涌措施146

三、水工建筑物(土石坝)防治渗透变形的措施146

第八章 冻土149

第一节 多年冻土的概念149

一、多年冻土149

二、多年冻土的上限和下限149

三、多年冻土的分类150

四、多年冻土地区的类型151

五、多年冻土地区的地下水151

六、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152

第二节 冻土的工程性质与工程分类153

一、冻土的工程性质153

二、冻土的工程分类157

第三节 多年冻土地区的特殊筑路问题160

一、厚层地下冰160

二、冰丘和冰椎161

三、热融滑坍与热融沉陷162

四、冻胀与翻浆163

五、沼泽与沼泽化湿地164

第四节 冻土上限深度的确定积多年冻土地区的选线原则164

一、冻土上限深度的确定方法164

二、多年冻土地区的选线原则165

第一节 软土的形成167

第九章 软土167

第二节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168

一、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168

二、透水性低169

三、高压缩性169

四、抗剪强度低169

五、触变性170

六、流变性170

第三节 软土地基的计算173

一、软土地基的承载力173

二、软土地基的变形计算175

第四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176

一、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177

二、袋装砂井法183

三、塑料排水板法198

四、夯实扩底灌注桩法203

五、粉喷桩法217

六、挤密桩法232

七、土工合成材料处理软土地基240

八、固化土的原理及其应用249

九、强夯法254

十、反压护道法265

第十章 膨胀土266

第一节 膨胀土的特性267

一、野外特征267

二、矿物成分268

三、物理、力学特性指标268

四、主要工程特性指标268

五、影响胀缩变形的因素270

二、建筑物变形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73

第二节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变形273

一、建筑物的变形273

第三节 膨胀土场地与地基的评价274

一、膨胀土判别274

二、膨胀土的膨胀潜势274

三、膨胀土的建筑场地275

四、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275

第四节 膨胀土地基计算275

一、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275

二、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276

三、地基土的胀缩变形量277

四、膨胀土地基承载力277

三、桩基础278

二、砂石垫层278

第五节 膨胀土地基处理278

五、膨胀土地基变形量278

一、换土垫层278

四、其他方法279

第十一章 湿陷性黄土280

第一节 黄土的湿陷性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280

一、湿陷性黄土的特性280

二、湿陷性黄土的分区280

三、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80

四、黄土地层的划分281

五、黄土湿陷性的原因281

第二节 黄土湿陷性的测定方法282

一、室内浸水侧限压缩试验282

二、现场注水载荷试验283

一、黄土湿陷性判别284

三、现场试坑浸水试验284

第三节 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284

二、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285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285

第四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287

一、地基承载力287

二、黄土地基沉降计算289

第五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290

一、建筑物的类别290

二、建筑工程的设计措施291

三、各类建筑对地基处理的要求291

四、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292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