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骨髓细胞检验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永才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出版社
- ISBN:780555909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骨髓细胞检验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编 血液细胞学检验1
第一章 血液细胞1
第1节 造血1
第2节 造血干细胞2
第3节 血细胞的发育、成熟、释放、衰老4
第4节 组织细胞及其它细胞8
第5节 粒细胞系统11
第6节 红细胞系统18
第7节 巨核细胞系统24
第8节 淋巴细胞系统29
第9节 单核细胞系统33
第10节 浆细胞系统36
第11节 病理异常细胞39
第二章 骨髓检验46
第1节 骨髓穿刺46
第2节 骨髓有形成份测定49
第3节 染色技术51
第4节 骨髓涂片细胞检查53
第5节 骨髓细胞增生程度54
第6节 粒红比例55
第7节 血液涂片检查55
第三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57
一、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RC)57
二、简易过氧化酶染色(POX)58
三、碱性磷酸酶染色(ALP)60
四、酸性磷酸酶染色(ACP)63
五、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64
六、铁染色(Fe)67
七、苏丹黑B染色(SB)69
八、热盐水溶解试验(DNA热溶水解试验)71
九、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酸酶染色法71
十、酯酶染色法73
十一、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法(Mueller)75
十二、墨汁吞噬试验78
十三、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法79
第四章 骨髓检查诊断常用术语解释83
第1节 关于造血组织、细胞发育、成熟、释放、衰老方面术语解释83
第2节 关于细胞池、危象方面的术语解释100
第3节 关于小体术语解释102
第五章 骨髓象检查结果分析105
第1节 骨髓增生程度的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05
第2节 粒、红比例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07
第3节 粒细胞系统增生、成熟、释放、形态病理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09
第4节 红细胞系统增生、成熟、释放、形态病理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20
第5节 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成熟、功能、释放、形态病理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30
第6节 淋巴细胞系统增生、成熟、衰老病理形态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38
第7节 单核细胞系统增生、成熟、衰老病理形态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43
第8节 组织细胞增生、成熟、衰老病理形态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47
第9节 浆细胞系统增生、成熟、病理形态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55
第10节 骨髓内特殊异常病理细胞检查及其意义159
第11节 血液寄生虫160
第六章 血象检验结果分析162
第1节 白细胞系统质与量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62
第2节 红细胞质与量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70
第3节 血小板质与量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178
第七章 血液病临床分析182
第八章 骨髓检查结果分析注意事项187
第九章 病例诊断分析190
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190
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型)191
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a型)191
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192
五、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193
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93
七、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oL)194
八、恶性组织细胞病195
九、多毛细胞白血病195
十、白细胞减少症196
十一、粒细胞缺乏症196
十二、类白血病样反应197
十三、多发性骨髓瘤198
十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98
十五、缺铁性贫血199
十六、巨幼细胞贫血200
十七、混合性贫血200
十八、再生障碍性贫血201
十九、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2
二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03
二十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04
二十二、继发性贫血205
二十三、铁粒幼细胞贫血205
二十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6
二十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RAEB)转化红白血病M6型207
二十六、急性粒-巨双相混合细胞型白血病208
二十七、原发性海蓝色组织细胞增多征209
二十八、骨髓转移癌210
第2编 血液病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211
第一章 红细胞疾病211
第1节 红细胞疾病的病因分类211
一、贫血211
二、红细胞增多症211
第2节 贫血211
一、概念211
二、贫血的分度标准212
三、贫血形态分类标准及意义212
四、按骨髓增生程度分类212
五、按病因分类212
第3节 各种贫血诊断要点213
一、缺铁性贫血213
二、继发性贫血215
三、溶血性贫血216
四、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20
五、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221
六、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222
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223
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24
(一)、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224
(二)、冷凝集素综合症(CAS)225
(三)、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226
九、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227
十、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Hb血症)228
十一、硫化血红蛋白血症(SHb血症)229
十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229
十三、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231
十四、珠蛋白合成异常性贫血232
十五、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性贫血235
十六、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238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239
(二)、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43
(三)、骨髓病性贫血245
(四)、铅中毒性贫血247
十七、铁粒幼细胞贫血249
第4节 红细胞增多症251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51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SE)252
三、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252
第5节 卟啉病253
第二章 白细胞疾病257
第1节 白细胞疾病分类257
第2节 白血病260
一、白血病分类260
二、白血病临床共同特点267
三、白血病周围血象病理改变267
四、白血病骨髓病理变化268
五、白血病细胞化学改变269
六、白血病疗效标准271
第3节 急性白血病(AL)271
一、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271
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M2、M3)(AML)272
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4、M5)(AMoL)274
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 L2、L3)(ALL)274
五、急性红白血病M6型276
六、巨核细胞白血病M7型277
七、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HL)278
第4节 慢性白血病(CL)280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280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82
三、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oL)283
四、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284
第5节 特殊类型白血病284
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EL)284
二、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L)286
三、全髓性细胞白血病(PMS)288
四、浆细胞白血病(PL)288
五、多毛细胞性白血病(HCL)289
六、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LL)291
七、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292
八、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性白血病(TBL)293
九、恶性组织细胞病(MT)294
第6节 白细胞减少症(LP)296
第7节 类白血病样反应(LR)298
第8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300
第9节 多发性骨髓瘤(MM)306
第10节 其它309
一、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RH)309
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311
三、骨髓纤维化(MF)312
四、脾功能亢进(HP)315
第三章 血小板疾病318
第1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18
第2节 过敏性紫癜(AP)320
第3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322
第3编 血液病实验诊断324
第一章 血栓与止血机制及实验诊断方法324
第1节 血栓与止血机制324
一、正常止血过程及其原理324
二、血液凝固机理325
三、抗凝血系统329
四、纤溶系统331
五、止血与血栓疾病的病因分类333
六、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335
第2节 试剂与准备338
一、抗凝剂338
二、清洁液(洗液)的配制法339
三、玻璃器皿的硅化、脱硅处理及其它339
第3节 实验诊断方法340
一、出血时间测定(BT)340
二、阿斯匹林耐量试验(ATT)341
三、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或血小板滞留试验342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比浊法)(PAgT)343
五、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PF3aT)346
六、血块收缩试验(CRT)347
七、血液凝固时间(CT)348
八、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348
九、凝血活酶生成试验(TGT)Biggs法349
十、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一期法)352
十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纠正试验353
十二、蝰蛇毒磷酯时间(RVVCT)354
十三、肝脏储备功能检查355
十四、凝血酶时间测定(TT)355
十五、纤维蛋白原定量(比浊法)356
十六、Ⅷ:C测定(一期法)357
十七、VWF:Ag测定(火箭电泳法)358
十八、VWF:Ag双向交叉免疫电泳360
十九、因子XⅢ筛选试验360
二十、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361
二十一、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鞣化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362
二十二、抗凝血酶Ⅲ的肝素辅因子活性测定(AT-ⅢC)364
第二章 溶血性贫血及实验诊断方法366
第1节 溶血性贫血366
一、概念366
二、正常胆红质代谢366
三、溶血的部位366
四、溶血的破坏加速指标368
五、代偿增生的指标368
六、异常代偿能力369
七、红细胞损害性变化的证据369
八、血管内溶血及管外溶血的鉴别369
第2节 实验诊断新方法370
一、游离Hb测定(P-Hb)370
二、结合珠蛋白测定——电泳法(HP-Hb)370
三、尿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372
四、糖溶血试验372
五、酸溶血试验(Hams)373
六、红细胞渗透脆性及37℃孵育24小时脆性试验374
七、红细胞自溶试验377
八、红细胞过氧化氢溶血试验(PHT)379
九、抗人球人蛋白(Coombs)试验380
十、改良的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382
十一、冷凝集素试验382
十二、双相溶血素测定(冷溶血试验,当-兰氏试验)384
十三、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试验(微量法)385
十四、异丙醇过筛试验385
十五、抗硷血红蛋白测定(HbF)386
十六、Heinz氏小体生成试验387
十七、异常血红蛋白微量电泳筛选法387
十八、血红蛋白H包涵体389
十九、点彩红细胞计数389
第三章 特殊检查391
一、肾上腺素试验(唐氏试验)391
二、骨髓粒细胞有效储备的测定391
三、桑氏试验392
四、改良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测定392
五、血液浓集涂片、查找异常细胞393
六、溶菌酶活力测定(比浊法)393
七、硝基四氮唑蓝试验(NBT)395
八、血清四铁联合测定396
第4编 附录399
一、健康成人骨髓细胞分类(1.2)399
二、我国健康人的血象401
三、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的平均正常值402
四、各种年龄的正常骨髓象403
五、各种年龄(出生~20岁)周围血象的平均值404
六、正常淋巴结涂片细胞分类表405
七、脾脏穿刺涂片的分类正常值406
八、正常人骨髓增生程度及其与有核细胞比值的关系407
九、正常人骨髓细胞核分裂407
十、血液病英文缩写408
十一、红细胞血管内破坏及血红蛋白代谢(血管内溶血)410
十二、正常红细胞破坏及血红蛋白代谢(血管外溶血)411
十三、凝血机制(瀑布学说示意图)412
十四、溶血性贫血实验室诊断及鉴别诊断程序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