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202478.jpg)
- 屠豫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608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4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农药施用-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药科学使用的概念1
第一节 正确认识农药2
第二节 农药与农药剂型的关系3
第三节 农药与防治对象的关系5
第四节 农药与农药使用手段的关系5
第五节 农药的毒性问题8
第六节 农药的用量与农药的混配问题9
第七节 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13
第二章 科学使用农药的基本原理16
第一节 生物学方面16
一、害虫16
二、病菌22
三、杂草24
第二节 药剂学方面25
一、农药的作用方式26
二、农药的使用策略28
三、农药的剂型和制剂的性质问题30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方面35
一、农药的施药方式和方法36
二、农药的使用技巧37
第三章 农药的稀释配制方法44
第一节 农药稀释配制的原理和要求45
一、农药稀释配制的目的和要求45
二、农药稀释配制与施药器械的关系46
三、药液浓度与药害问题47
第二节 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浓度48
一、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敏感性48
二、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49
三、作物的生长情况50
第三节 农药和配料取用量的计算53
第四节 农药混合使用时的用药量计算56
第五节 农药配制时的计量方法57
第六节 农药混合调制方法59
一、液态制剂的混合调制方法59
二、粉剂的混合配制方法61
第四章 农药的使用方法64
第一节 喷雾法64
一、喷雾法的基本原理64
二、常规喷雾法68
三、低容量、很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法75
四、喷雾用的农药剂型和要求83
第二节 喷粉法和撒粒法86
一、粉剂和粒剂的特点86
二、喷粉法90
三、撒粒法93
四、撒滴法97
第三节 其他使用方法98
一、烟雾法98
二、熏蒸法103
三、土壤施药法107
四、种苗处理法109
五、包扎法和注射法112
第五章 农药施药机械的选择和科学使用116
第一节 施药器械与我国的农业体制116
一、我国的农业体制116
二、我国的农业生产环境118
第二节 喷雾器械119
一、手动喷雾器械119
二、机动喷雾机131
第三节 喷粉器械143
一、手摇喷粉器143
二、背负式弥雾喷粉机(作喷粉用)149
第四节 热雾机150
一、肩挂手提式烟雾机151
二、背负肩挂式烟雾机153
三、机载热雾机153
第五节 冷雾机155
一、冷雾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55
二、冷雾机的技术规格和应用155
第六章 农药的剂型选择和科学使用158
第一节 农药的剂型和制剂158
一、固态剂型158
二、液态剂型161
三、其他剂型165
第二节 农药剂型选择的依据170
第三节 农药剂型和制剂的科学使用172
一、剂型和制剂的存放条件173
二、剂型和制剂的正确使用174
第七章 农药喷洒时的雾滴细度与用水量的选择原则及方法177
第一节 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选择177
一、利用害虫的飞行习性178
二、根据病、虫在作物上的发生危害部位179
三、根据寄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180
四、根据害虫的产卵习性181
五、根据病原菌侵染寄主作物的特性181
六、根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182
第二节 根据植物的叶片表面结构与形态特点选择183
一、根据植物叶片的表面结构选择183
二、根据目标植物的叶片形态选择193
三、根据植物株冠层的形态特征选择199
第三节 根据自然环境条件选择207
一、气流和风207
二、气温逆增208
三、微气候209
第四节 根据施药人员安全性选择209
第八章 杀虫药剂科学合理使用的基础212
第一节 杀虫药剂的发展概况212
第二节 杀虫药剂的作用方式213
一、触杀作用213
二、胃毒作用214
三、内吸杀虫作用214
四、熏蒸杀虫作用215
第三节 杀虫药剂的科学合理使用215
一、正确选择杀虫药剂品种215
二、正确选择农药的剂型216
三、避免害虫的再增猖獗216
四、选择合适的施药技术218
第四节 害虫抗药性治理策略218
一、杀虫药剂混用219
二、杀虫药剂轮用220
三、施药剂量对抗性发展的影响222
四、根据我国目前害虫抗药性的状况制定克服抗性的策略223
第九章 杀虫药剂的作用方式225
第一节 杀虫药剂进入虫体的途径225
第二节 昆虫体壁的结构与药剂的穿透230
一、昆虫表皮构造230
二、昆虫表皮构造对药剂穿透的影响230
三、杀虫药剂的性质对穿透性的影响232
四、助剂对药剂穿透性能的影响233
第三节 杀虫剂对卵的穿透作用235
第四节 杀虫药剂对消化道的穿透作用235
一、昆虫消化道的构造与杀虫药剂的穿透235
二、药剂在中肠内的滞留时间236
三、消化道的微环境对杀虫药剂溶解度的影响236
第五节 杀虫药剂在虫体中的分布237
第十章 杀虫剂混合使用的原理与应用239
第一节 农药混合使用的概况239
第二节 杀虫剂混合使用的原理240
一、有机磷类药剂和菊酯类药剂的混用241
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和菊酯类药剂混用242
三、环戊二烯类药剂与菊酯类药剂混用242
四、可以与菊酯类药剂混用的其他药剂242
五、同类药剂之间的混用242
六、不同防治对象或作用方式之间的药剂混用243
第三节 杀虫混剂中单剂选择的基本原则243
一、杀虫剂混合使用的目的244
二、混剂中单剂品种的选择原则245
第十一章 病虫抗药性的发生和预防248
第一节 怎样判断抗药性249
一、小区药效比较试验250
二、毒力测定251
第二节 抗药性发生的原因253
第三节 抗药性的预防和解决途径255
一、轮换用药255
二、混合用药255
三、间断用药256
四、采取正确的施药技术256
第十二章 常用杀菌剂的科学使用257
第一节 非内吸性杀菌剂257
一、含铜杀菌剂258
二、无机含硫杀菌剂262
三、有机含硫杀菌剂265
四、有机含砷杀菌剂271
五、有机取代苯类杀菌剂273
六、有机杂环类杀菌剂276
第二节 内吸性杀菌剂279
一、内吸性杀菌剂的特点279
二、内吸性杀菌剂的问题280
三、内吸性杀菌剂的品类281
第三节 生物源杀菌剂299
第四节 混配杀菌剂304
第十三章 杀菌剂的使用策略317
第一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与使用方式318
一、按照杀菌剂的类型作用方式分类318
二、按照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分类319
三、按照杀菌剂的防治对象分类320
第二节 杀菌剂的使用方式与杀菌剂的混合使用320
一、喷雾法321
二、喷粉法321
三、种苗处理和包衣法321
四、蘸花法322
五、涂抹法322
六、熏烟法322
七、浇灌法322
八、拌土323
九、杀菌剂的混合使用323
十、交替使用法326
十一、杀菌剂的使用时机问题327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对主要杀菌剂防治效果的影响329
第四节 杀菌剂使用对作物的安全性问题335
一、发生药害的原因335
二、药害的类型336
三、常见药害症状及治理策略336
第十四章 除草剂的科学使用341
第一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341
一、除草剂混土施药法341
二、苗后施药法346
三、撒施法347
四、涂抹施药法348
五、苗带施药法349
六、甩施法350
七、秋季施药法351
八、航空施药法352
九、地膜覆盖施药方法353
第二节 除草剂的选择性问题354
一、位差选择354
二、时差选择355
三、形态选择356
四、生理选择356
五、生物化学选择357
第三节 除草剂的安全剂和解毒剂358
一、安全剂保护作物的原理358
二、重要的除草剂安全剂的种类358
第四节 除草剂对施药器械的特殊要求360
一、喷洒雾滴与喷液量选择360
二、喷嘴和过滤器与泵的压力选择361
三、行走速度361
四、喷洒除草剂对气象条件的要求361
五、选择喷雾机部件362
第五节 除草剂喷雾助剂的原理与实际使用362
一、除草剂喷雾助剂分类364
二、植物油型喷雾助剂使用技术366
三、改进除草剂喷雾助剂评价方法368
第六节 影响苗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分析369
一、物理因素369
二、化学因素373
三、生物因素374
四、土壤水分对除草剂药效的影响375
五、除草剂用量的确定与持效期376
第七节 影响苗后除草剂药效的因素分析377
一、温度377
二、水分378
第八节 常见除草剂的药害症状诊断原则与控制解救方法380
一、常见除草剂的药害症状与诊断380
二、易与除草剂相混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393
三、易与除草剂相混淆的肥害394
四、其他易与除草剂药害相混淆的情况395
五、常见除草剂药害原因分析396
六、除草剂药害的控制与缓解405
第九节 除草剂混用和分期施药技术408
一、除草剂混用的理论依据408
二、除草剂混用的优点408
三、除草剂混用技术的进展410
第十节 除草剂混用中好的混配制剂配方实例412
一、大豆田除草剂412
二、玉米田除草剂413
三、小麦田除草剂414
四、水稻田除草剂414
第十一节 除草剂混用及混配制剂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417
一、除草剂混用和混配制剂药效差417
二、混剂与混配制剂安全性差的品种418
三、除草剂混用与制剂的发展前景419
第十二节 除草剂与化肥混用420
第十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方法421
第一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421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互作用422
第三节 植物内源激素与外源激素424
一、植物内源激素424
二、植物外源激素427
第四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用428
一、增效作用429
二、相加作用429
三、拮抗作用429
第五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用430
第六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中的问题431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431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问题435
第十六章 昆虫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其科学使用方法438
第一节 昆虫信息素的种类及作用438
第二节 昆虫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439
一、在害虫预测预报方面的应用439
二、在大量诱捕害虫方面的应用440
三、对害虫的交尾行为发挥干扰作用440
第三节 昆虫外激素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441
一、信息素的应用技术441
二、昆虫外激素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实例444
三、昆虫外激素的应用及其剂型和制剂447
第十七章 杀线虫剂的科学使用450
第一节 植物病原线虫及其对农业的危害450
一、植物线虫病对农作物的危害特点450
二、植物线虫的生活习性451
三、植物线虫病的传播方式452
四、植物线虫病的症状452
五、主要植物病原线虫种类453
第二节 植物病原线虫病的防治方法455
一、化学防治法456
二、生物防治法457
三、物理防治法458
第三节 主要的杀线虫剂类型460
一、杀线虫剂的发展状况460
二、杀线虫剂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原理461
三、土壤对杀线虫剂药效的影响464
第四节 常用杀线虫剂的科学使用467
一、常用杀线虫剂的施用方式467
二、杀线虫剂使用时的药剂处理方法468
第五节 常用土壤熏蒸杀线虫剂470
一、甲基溴(溴甲烷)470
二、氯化苦470
三、棉隆(必速灭)471
四、威百亩472
五、异硫氰酸甲酯473
六、1,3-二氯丙烯473
七、二氯异丙醚473
第六节 常用非熏蒸性杀线虫剂474
一、克百威(呋喃丹、大扶农)474
二、杀线威(万强、草肟威)474
三、涕灭威(铁灭克)474
四、灭线磷(苯线磷、克线磷、苯胺磷、力漫库)475
五、氯唑磷(米乐尔)475
六、噻唑磷(线螨磷、福气多)475
七、甲基异柳磷476
八、硫线磷(克线丹、丁线磷)476
九、丙线磷(益舒宝、灭线磷)476
十、阿维菌素(爱福丁、齐螨素)477
第十八章 灭鼠剂的科学使用481
第一节 灭鼠剂种类483
一、从药物进入体内发挥作用途径分类483
二、从药物来源分类483
第二节 灭鼠剂及饵料的选择和使用485
一、选择灭鼠剂应注意的问题485
二、选用饵料及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486
三、毒饵的使用方法487
第三节 慢性灭鼠剂(抗凝血剂、多剂量灭鼠剂)488
一、敌鼠钠盐(敌鼠、二苯杀鼠酮、双苯杀鼠酮及其钠盐)490
二、氯敌鼠(氯鼠酮、马顿停、鼠可克)494
三、杀鼠灵(华法灵、灭鼠灵、动物香豆素、WARF-42)496
四、杀鼠迷(立克命、萘满香豆素)498
五、溴敌隆(乐万通、马其、LN-637)500
六、杀它仗(氟鼠酮、WL 108366)504
七、大隆(杀鼠隆、WBA 8119、PP 581、PFC、IC 1581)506
第四节 急性灭鼠剂(速效灭鼠剂、单剂量灭鼠剂)509
一、磷化锌(耗鼠尽)510
二、毒鼠磷512
三、溴甲灵514
四、敌溴灵(86111)516
第二节 熏杀剂518
一、磷化铝518
二、烟雾炮520
第三节 生物毒素灭鼠剂522
一、C型肉毒梭菌毒素(生物毒素灭鼠剂、肉毒梭菌毒素、C型肉毒素)522
二、沙门氏菌(Safmonella)又称生物猫(BIORAT)、肠炎沙门氏菌(S.e.I-)526
第四节 可使用、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的灭鼠剂528
一、可使用的灭鼠药528
二、限制使用的灭鼠剂528
三、禁止使用的灭鼠剂528
四、已不再登记作为农药使用的灭鼠剂528
五、没有明文禁止,但已停产或停用的灭鼠剂529
第十九章 杀虫药剂种类及其特点536
第一节 有机磷类杀虫剂536
一、触杀性药剂的品种537
二、植物内吸性有机磷类药剂537
三、动物内吸杀虫药剂及兽用农药538
四、常见的有机磷类药剂品种特点538
第二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544
第三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剂549
第四节 昆虫生长调节剂559
第五节 新烟碱类杀虫药剂565
第六节 其他杀虫药剂567
一、沙蚕毒素类杀虫剂567
二、呼吸毒剂568
三、多杀菌素类569
四、阿维菌素类药剂569
五、有机氯杀虫药剂569
第二十章 农药的毒性问题574
第一节 农药对人类的毒性风险574
一、毒性和中毒风险574
二、如何评估农药对人的影响575
三、农药在人体内和食品中的残留575
四、农药的选择毒性580
第二节 农药的毒性评估586
一、农药的急性毒性586
二、农药的慢性毒性589
三、气体有毒物质的毒性评价590
第二十一章 农药的安全使用591
第一节 农药对人的毒性及其安全防护591
一、农药的经皮毒性问题592
二、农药的呼吸毒性问题594
三、农药的经口毒性问题594
四、防止农药中毒的其他措施595
五、农药急性中毒的症状及简单急救措施596
六、农药的慢性毒性问题598
七、我国具有毒性问题的农药品种概况599
第二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及其安全防护600
第三节 农药对饲养动物的毒性及其安全防护603
一、农药对家畜、家禽的毒性603
二、农药对鱼的毒性603
三、农药对蜜蜂的毒性604
四、农药对家蚕的毒性605
第四节 农药对环境的毒性及环境保护605
第二十二章 施药时的安全防护服及残剩农药的处理608
第一节 施药时的防护服和工具608
一、施药时的防护服608
二、其他防护设备610
第二节 残剩农药的处理615
一、废弃农药的来源616
二、对废弃农药的决策617
三、废弃农药的处理方法619
四、农户自贮农药的废弃处置619
五、残剩农药的处置621
第二十三章 农药科学使用技术中的整体决策系统623
第一节 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涉及的科学领域623
第二节 农药使用的整体决策系统624
一、农药的分散和成型625
二、施药量和施药液量626
三、施药方式和方法627
四、施药器械627
五、农药的沉积分布状态628
六、农药的变化629
附录630
附录一 农药剂型代码选录630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639
附录三 农药混合稀释计算方法641
附录四 农药加水稀释后的浓度查对表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