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述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述义
  • 赵寿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65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伤寒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伤寒述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

附 温辨(一)伏邪4

附 温辨(二)新感5

桂枝汤方7

桂枝加葛根汤方8

桂枝加附子汤方10

桂枝去芍药汤方1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11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11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12

白虎加人参汤方13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1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15

甘草干姜汤方16

芍药甘草汤方16

调胃承气汤方16

四逆汤方16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18

葛根汤方18

葛根加半夏汤方18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19

麻黄汤方20

大青龙汤方22

小青龙汤方23

干姜附子汤方30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3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31

桂枝甘草汤方31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3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33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33

茯苓四逆汤方34

五苓散方35

茯苓甘草汤方35

栀子豉汤方38

栀子甘草豉汤方38

栀子生姜豉汤方38

栀子厚朴汤方38

栀子干姜汤方38

真武汤方39

禹余粮方(缺)40

小柴胡汤方43

小建中汤方46

大柴胡汤方47

柴胡汤加芒硝汤方48

桃核承气汤方4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50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53

桂枝加桂汤方5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55

抵当汤方57

抵当丸方58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59

大陷胸丸方62

大陷胸汤方63

小陷胸汤方64

文蛤散方66

白散方67

柴胡桂枝汤方69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70

半夏泻心汤方72

十枣汤方73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75

附子泻心汤方75

生姜泻心汤方76

甘草泻心汤方77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78

旋覆代赭石汤方78

桂枝人参汤方79

瓜蒂散方81

黄芩汤方83

黄连汤方83

桂枝附子汤方84

去桂加白术汤方84

甘草附子汤方85

白虎汤方85

炙甘草汤方85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87

大承气汤方96

小承气汤方97

白虎加人参汤方103

猪苓汤方103

蜜煎导方106

猪胆汁方106

茵陈蒿汤方108

吴茱萸汤方111

麻仁丸方112

栀子柏皮汤方116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116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17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20

桂枝加芍药汤方121

桂枝加大黄汤方122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23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128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129

黄连阿胶汤方129

附子汤方130

桃花汤方131

猪肤汤方132

甘草汤方133

桔梗汤方133

苦酒汤方133

半夏散及汤方133

白通汤方134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134

真武汤方135

通脉四逆汤方136

四逆散方137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40

乌梅丸方144

当归四逆汤方149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方149

麻黄升麻汤方151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152

白头翁汤方156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60

四逆汤加人参汤方162

理中丸方162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165

烧褌散方165

枳实栀子豉汤方166

牡蛎泽泻散方166

竹叶石膏汤方167

辨痓湿暍病脉证168

附录172

《素问·热论》解172

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177

经脉辩179

一、经脉在治疗上的重要179

二、经脉的否定、经脉的怀疑错误观点,并向医界的呼吁179

三、说经脉是误碰的,是后人安排的,似非定论179

四、经脉解剖不出来的原因180

五、辩经脉的有形无质180

六、再辩经中流动的不是血181

七、再证经中流行的不是血而是精气、神气、真气182

八、辨经中无质有色183

九、又辩经中是气而非血183

十、正经络沿袭传写之讹183

十一、辩经中非血,并骨髓造血之记载184

十二、辩经脉无血184

十三、再说经脉中无血185

十四、再辩肢体残则经脉不达之疑185

十五、辩营非血,更非血之前身186

十六、十二经脉分主各病辩186

十七、辩经名三阴三阳187

十八、为什么阴阳必三分之辩187

十九、辩三阴三阳之次第不一188

二十、伤寒之三阴三阳辩188

廿一、《内经》十五络脾之大包、督之长强、任之尾翳,《难经》为阴蹻之络、阳蹻之络,是否两经相背辩188

廿二、丁锦《古本难经》二十七难辩190

廿三、经脉的发明辩191

营卫真谛192

一、营的生成基本物质192

二、营之名义192

三、营之所会所出193

四、营之路线补释193

五、营卫辨疑194

六、卫的基本物质及清浊之称195

七、卫的名义195

八、卫之出会196

九、卫行途径196

十、再辩营卫之行动197

脉辩199

古今脉搏之不同201

《内经》辨疑202

一、《灵枢·根结》及《难经》脉不满五十动而中止一脏无气论202

二、《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命曰平人”考203

三、《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以决死生”解203

四、《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解203

五、《灵枢·痈疽》“肠胃受谷,……不得休止”注204

六、《灵枢·经脉》之正讹205

七、奇恒之腑206

审定后的回忆209

伤寒经解跋211

印师医著记213

整理后记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