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McWiLL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McWiLL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
  • 温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962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接入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McWiLL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1

1.1.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

1.1.2宽带无线个域网2

1.1.3宽带无线局域网3

1.1.4宽带无线城域网3

1.1.5宽带无线广域网4

1.2 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4

1.2.1 McWiLL的由来4

1.2.2 McWiLL与WiMAX的技术对比6

1.2.3 McWiLL的后续演进8

1.3 McWiLL产业发展情况10

1.3.1论坛暨产业联盟11

1.3.2标准11

1.3.3频率12

1.3.4产品概况12

1.3.5市场应用情况14

1.4本章小结14

第2章 网络架构16

2.1设计原则16

2.2网络参考模型17

2.2.1用户终端(UT)19

2.2.2基站(BS)19

2.2.3用户数据库/鉴权中心(UDB/AUC)20

2.2.4业务汇聚网关(SAG)20

2.3数据业务平面功能21

2.4语音业务平面功能22

2.5业务支撑平面功能23

2.6接口描述24

2.6.1 SUml接口24

2.6.2 St接口24

2.6.3 Sm接口28

2.6.4 Si接口28

2.6.5 SUc接口28

2.6.6 SAbis 1接口29

2.6.7 Sd接口32

2.6.8 Sv接口32

2.7本章小结32

第3章 关键技术33

3.1移动宽带无线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挑战33

3.1.1路径损耗和链路预算33

3.1.2多径信道34

3.1.3小区间干扰35

3.1.4宽带和窄带业务的高效融合36

3.2智能天线技术37

3.2.1提升覆盖范围38

3.2.2干扰抑制和同频组网39

3.3 CS-OFDMA41

3.3.1 OFDMA41

3.3.2 CDMA42

3.3.3 SCDMA42

3.3.4 CS-OFDMA43

3.4 TDD45

3.5自适应调制46

3.6动态信道分配(DCA)46

3.7编码技术47

3.8 MIMO和SDMA47

3.9高效语音网络架构48

3.10先建后拆的切换(MBB, Make Before Break)50

3.11 QoS和GoS51

3.12安全和欺诈保护51

3.13软件无线电52

3.14 VLAN技术53

3.15 ARP代理56

3.16广播过滤56

3.17本章小结56

第4章 空中接口物理层57

4.1物理层功能简介57

4.2物理层信号处理流程概述57

4.3加扰58

4.3.1扰码序列59

4.3.2加扰过程59

4.4信道编码59

4.4.1 R-S编码60

4.4.2编码过程60

4.5自适应调制61

4.5.1 QPSK61

4.5.2 8PSK62

4.5.3 16QAM63

4.5.4 64QAM64

4.6编码校验比特变换65

4.7 CS-OFDMA信号描述65

4.7.1码扩65

4.7.2 OFDMA原理和实现68

4.7.3 OFDMA符号70

4.7.4 CS-OFDMA频域发射信号的产生72

4.7.5 CS-OFDMA频域前导信号的产生75

4.7.6 CS-OFDMA频域测距信号的产生77

4.8帧78

4.8.1帧结构78

4.8.2发送保护间隔与最大覆盖半径79

4.8.3时隙结构79

4.8.4 TDD上下行业务时隙分配比例80

4.9子信道81

4.9.1子信道结构81

4.9.2业务并发数与系统吞吐量81

4.9.3子信道到物理子载波的映射82

4.9.4子信道观察窗位置82

4.9.5子信道分类83

4.10物理信道84

4.10.1物理信道分类84

4.10.2物理信道和时隙、子信道的映射关系84

4.10.3信道设计与链路预算85

4.11复用和数据映射86

4.12多入多出技术(MIMO)87

4.13信道质量测量90

4.14本章小结91

第5章 空中接口数据链路层92

5.1功能92

5.2参考模型92

5.2.1基站侧L2模型92

5.2.2终端侧L2模型93

5.3接口通信94

5.4地址及连接标识94

5.5 MAC95

5.5.1功能95

5.5.2逻辑信道96

5.5.3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间的映射97

5.5.4层间通信97

5.5.5对等层间通信103

5.5.6调度服务117

5.6 DAC117

5.6.1功能117

5.6.2层间通信117

5.6.3对等层通信118

5.6.4 ARQ机制121

5.7 VAC124

5.7.1功能124

5.7.2层间通信124

5.7.3对等层通信126

5.8 TCS127

5.8.1功能127

5.8.2层间通信127

5.8.3对等层通信128

5.8.4业务分类过程129

5.8.5加密过程129

5.9无线资源管理130

5.9.1 RRM实现130

5.9.2动态信道分配131

5.9.3抢占机制132

5.9.4功率控制机制132

5.10数据链路层过程133

5.10.1测距133

5.10.2随机接入134

5.10.3寻呼134

5.10.4会话建立135

5.10.5带宽重配置141

5.10.6会话释放143

5.10.7切换148

5.10.8省电操作149

5.11网络进入及初始化150

5.11.1流程150

5.11.2下行信道扫描及同步150

5.11.3接收系统广播消息150

5.11.4 测距151

5.11.5注册/鉴权152

5.12本章小结152

第6章 空中接口层3153

6.1几个概念153

6.1.1编号计划153

6.1.2锚基站(Anchor BS)154

6.1.3服务基站(Serving BS)154

6.1.4用户分类154

6.2 L3模型155

6.2.1基站L3模型155

6.2.2用户终端L3模型155

6.2.3 L3功能156

6.2.4信息存储和管理158

6.3 L3功能实现和分解162

6.3.1会话管理162

6.3.2网络选择和进入162

6.3.3移动性管理163

6.3.4 QoS172

6.3.5安全机制174

6.3.6数据业务平面174

6.3.7语音业务184

6.3.8分发功能184

6.4典型过程184

6.4.1注册流程184

6.4.2注销流程186

6.4.3切换流程187

6.4.4数据业务189

6.4.5语音业务193

6.5本章小结195

第7章 网络安全196

7.1 McWiLL安全体系196

7.2安全数据管理197

7.2.1安全数据分配198

7.2.2安全数据存储199

7.2.3安全数据匹配性验证199

7.3接入安全199

7.3.1下行波束赋形199

7.3.2接入限制199

7.3.3设备鉴权199

7.3.4用户鉴权199

7.4业务安全200

7.4.1业务认证200

7.4.2非法分组过滤200

7.4.3账号绑定201

7.4.4 IP地址、MAC地址及用户终端设备三者的绑定201

7.4.5端到端的加密201

7.5高级安全体系201

7.6本章小结202

第8章 网络规划203

8.1无线网络规划203

8.1.1网络规划的基本步骤203

8.1.2 McWiLL设备性能指标204

8.1.3无线电波传播模型206

8.1.4网络规模设计211

8.1.5站址规划212

8.1.6容量规划215

8.1.7参数规划219

8.2路由区规划220

8.3 VLAN规划223

8.4带宽规划224

8.4.1基站传输带宽规划224

8.4.2 SAG传输带宽规划225

8.5本章小结226

第9章 组网方式及其应用227

9.1 JoveTeleTM解决方案227

9.2 JoveProTM解决方案229

9.3 JoveEmgTM解决方案230

9.4本章小结231

附录A232

A1测距序列232

A2导频序列243

A3 64QAM映射关系表247

A4子信道到物理子载波的映射249

附录B252

B 1 RACH消息格式252

B2对等层通信中TCH MAC控制消息格式259

B3对等层通信中DAC控制消息格式264

B4对等层通信中VAC控制消息格式266

B5参数及常量269

缩略语271

参考文献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