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苗语理论基础 滇东北次方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苗语理论基础 滇东北次方言
  • 王维阳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2713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苗语-语言学-师范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苗语理论基础 滇东北次方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苗族与苗语言文字概况1

一、人口分布与方言土语的划分1

二、苗语文字3

上篇 文字 语音3

第一章 语言文字3

第一节 人口 语言 文字传说3

一、语言系属与人口分布3

二、滇东北苗语的基本特征4

三、有关苗语文字的传说5

第二节 老苗文 新苗文 规范苗文11

一、老苗文的创制及历史意义11

二、新苗文22

三、规范苗文22

四、滇东北苗语文字推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2

第三节 文字方案24

一、新苗文的文字方案24

二、老苗文的文字方案26

三、规范苗文的文字方案29

第四节 学习苗语文的意义32

第二章 语音34

第一节 语音的基本概念34

一、音素 辅音 元音34

二、音节36

三、国际音标37

第二节 声母38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38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40

三、声母的记忆方法46

附一:苗语声母总表及说明47

附二:苗语声母音位归纳及其变体51

附三:川黔滇苗语与汉语拼音方案声母及音标对照表54

附四:新苗文、老苗文、规范苗文声母音位及音标对照表56

附五:新苗文、老苗文声母音节例子对照表60

第三节 韵母63

一、韵母分类63

二、韵母简析65

附六:川黔滇苗语韵母与汉语韵母书写、读音对照表74

附七:新、老苗文的韵母音节对照举例76

第四节 声调79

一、新苗文的调值和调类79

二、老苗文的声调82

三、规范苗文的声调84

附八:汉语普通话与苗语声调的对应规律86

附九:川黔滇苗文和滇东北苗文调值调类对应表87

第五节 变调91

一、正常的变调现象91

二、主要的特殊变调现象96

第六节 音节的拼合规律及书写规则103

一、声母与韵母的拼合关系103

二、声母与声调的拼合关系116

三、韵母与声调的拼合关系123

四、文字的拼读写规则126

中篇 词法137

第三章 词汇137

第一节 词汇的构成137

一、基本词汇137

二、外来词138

三、方言词139

四、熟语140

附一:常见的谚语、歇后语、格言144

附二:川黔滇苗语与滇东北苗语部分基本词汇读音、文字对照表157

第二节 词和词的构造197

一、语素、词197

二、单纯词的构成198

三、合成词的构成199

四、四音格的构成207

第四章 词类210

第一节 名词210

一、专有名词210

二、普通名词211

三、名词的组合能力211

四、名词的语法特征213

五、名词的附类——时间词214

第二节 量词216

一、物量词216

二、动量词218

三、时间量词219

四、量词的组合能力219

五、个体量词特殊的语法特征221

附三:常见的个体量词变形表225

第三节 代名词226

一、第一人称代名词226

二、第二人称代名词227

三、第三人称代名词228

四、疑问代名词229

五、普通代名词230

六、代名词的组合能力232

第四节 数词234

一、基数词234

二、疑问数词237

三、序数词、约数词239

四、分数词240

五、特殊数词241

第五节 方位词244

一、前置方位词244

二、后置方位词250

三、中置方位词254

四、指示方位词258

五、特殊方位词264

第六节 动词268

一、普通动词268

二、动词的组合能力268

三、能愿动词270

四、能愿动词与一般动词的区别272

五、判断动词272

第七节 形容词277

一、形容词的组合能力277

二、形容词和动词的关系279

第八节 状词281

一、第一类状词283

二、第二类状词287

三、第三类状词289

四、第四类状词294

五、第五类状词298

六、第六类状词303

附四:主要状词表307

第九节 副词313

一、副词的分类313

二、副词的组合能力314

三、副词和状词的关系316

第十节 介词318

一、常见的介词318

二、介词的用法318

第十一节 连词324

一、主要连词324

二、连词的用法324

第十二节 助词329

一、结构助词329

二、情貌助词331

三、语气助词334

第十三节 叹词340

一、表示喜悦340

二、表示悲叹和惋惜340

三、表示气愤或鄙夷341

四、表示惊异或惊呀341

五、表示醒悟342

第十四节 拟声词343

第五章 词组的构造345

一、联合词组345

二、修饰词组346

三、支配词组350

四、补充词组350

五、介词词组351

六、结构助词词组352

七、数量结构词组352

下篇 句法 修辞357

第六章 句子成分357

第一节 主语357

一、主语和谓语的关系357

二、能作主语的词、词组和句子359

第二节 谓语366

一、能作谓语的词、词组和句子366

二、复杂谓语370

三、谓语和主语的关系372

第三节 表语376

一、能作表语的词、词组和句子376

二、表语和主语的关系381

第四节 宾语384

一、能作直接宾语的词和词组384

二、能作间接宾语的词和词组389

三、宾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390

第五节 补语395

一、能作补语的词和词组395

二、补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401

三、补语和形容词谓语的关系404

第六节 定语407

一、能作前置定语的词和词组407

二、能作后置定语的词和词组409

三、定语和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411

第七节 状语415

一、能作状语的词和词组415

二、状语和谓语的关系419

第七章 句子423

第一节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和感叹句423

一、陈述句423

二、疑问句424

三、祈使句428

四、感叹句429

第二节 单句432

一、一般单句432

二、特殊单句435

第三节 复句441

一、联合复句441

二、主从复句444

三、多重复句448

第四节 句子的辅助成分和独立成分452

一、句子的辅助成分452

二、独立成分454

第八章 标点符号457

第一节 点号457

一、逗号、句号457

二、问号、叹号459

三、冒号461

第二节 标号463

一、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463

二、着重号、间隔号467

三、标点符号的位置469

第九章 修辞方法471

第一节 比喻 借代471

一、比喻471

二、借代474

第二节 比拟和夸张477

一、比拟477

二、夸张479

第三节 顶针 对照 双关 反语483

一、顶针483

二、对照484

三、双关485

四、反语487

第四节 设问 反问 反复 引用490

一、设问490

二、反问491

三、反复493

四、引用495

第五节 排比 对偶、婉曲497

一、排比497

二、对偶498

三、婉曲501

第六节 修辞与词句的选用506

一、修辞与词的选用506

二、修辞与句子的选用510

三、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511

后记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