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摩擦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摩擦学
  • 广州机床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7082Q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摩擦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摩擦&肖祥麟1

1-1引言1

1-1.1摩擦的定义1

1-1.2研究摩擦的重要性1

1-2摩擦理论的发展1

1-2.1古典摩擦三定律1

1-2.2摩擦的起因1

1-2.2.1凹凸学说2

1-2.2.2分子学说2

1-2.2.3机械一分子学说2

1-2.2.4摩擦新学说2

1-3影响摩擦的因素8

1-3.1表面参数8

1-3.2表面膜9

1-3.3硬度11

1-3.4压力及表观接触面积11

1-3.5.1真空中的摩擦11

1-3.5.2高速下的摩擦11

1-3.5.3高温下的摩擦12

1-3.6时间12

1-4非金属的摩擦12

1-4.1陶瓷的粘着和摩擦12

1-4.2弹性体的粘着和摩擦13

1-4.3聚合物的粘着和摩擦14

第二章 磨损&刘兢生17

2-1磨损机理的研究17

2-1.1磨料磨损17

2-1.1.1定义18

2-1.1.2磨屑的形成18

2-1.1.3磨料磨损机理研究的发展18

2-1.1.4磨料磨损机理研究的新进展20

2-1.2粘附磨损20

2-1.2.1粘附磨损的产生20

2-1.2.2粘附磨损的型式20

2-1.2.3粘附磨损机理研究的发展22

2-1.2.4粘附磨损机理研究的新进展22

2-1.3腐蚀磨损23

2-1.3.1氧化磨损23

2-1.3.2氢致磨损24

2-1.3.3边界润滑磨损24

2-1.3.4其他介质腐蚀磨损24

2-1.4疲劳磨损24

2-1.4.1疲劳裂纹起始位置的争论25

2-1.4.2疲劳磨损机理研究的发展25

2-1.4.3疲劳磨损机理研究的新进展25

2-1.5微动磨损26

2-1.5.1定义和分类26

2-1.5.2微动磨损机理研究的发展26

2-1.5.3微动磨损机理研究的新进展27

2-1.5.4防止微动磨损的措施28

2-1.5.5主要发展趋势28

2-1.6剥层磨损28

2-1.7迁移层磨损29

2-1.8国外磨损研究动态30

2-2摩擦副减摩抗摩材料及表面处理&廖大芳(10)32

2-2.1导轨32

2-2.2齿轮34

2-2.3活塞环与缸套39

2-2.4凸轮及其随动件42

2-2.5滑动轴承44

第三章 摩擦磨损的测试技术&杨明忠52

3-1影响摩擦磨过程的参数52

3-1.1温度53

3-1.2载荷53

3-1.3速度53

3-1.4接触面积和几何形状54

3-1.5滑动距离54

3-1.6气氛54

3-1.7材料特性55

3-1.8光洁度55

3-1.9振动55

3-1.10润滑类型55

3-2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56

3-3摩擦磨损试验机的选择57

3-4摩擦磨损试验步骤58

3-5模拟试验61

3-6摩擦磨损测试技术发展的新动向62

3-6.1新型摩擦磨损试验机62

3-6.2磨屑分析63

3-6.3摩擦表面的显微分析64

3-6.4摩擦磨损过程的动态监测64

第四章 润滑理论&张煜67

4-1流体润滑理论的发展67

4-2流体动压技术及滑动轴承68

4-3流体静压技术的发展69

4-4动静混合支承技术的发展74

4-5弹性流体动压技术79

4-6磁流体润滑81

4-7非牛顿纯粘性流体润滑&钱士良81

4-8边界润滑&汪德涛85

4-8.1前言85

4-8.2边界润滑的概念形成85

4-8.3物理吸附86

4-8.4化学吸附87

4-8.5化学反应87

4-8.6边界润滑状态的分析测试技术87

4-9空气支承发展动态&陈世钰88

4-9.1空气支承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89

4-9.2空气静压支承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89

4-9.3高速空气轴系稳定性方面的试验研究89

4-9.4计算方法89

4-9.5多孔质材料气体轴承的试验研究90

4-9.6气体支承结构的新发展90

4-9.7工艺问题91

4-9.8气源处理系统91

4-9.9在精密加工和测试设备方面的应用91

4-10磁力轴承&陈世钰92

4-10.1国外水平和发展趋势92

4-10.2磁力轴承在机床方面的应用93

4-10.2.1超高速铣削、钻削机床93

4-10.2.2超高速磨床93

4-10.2.3超精密加工机床93

4-10.2.4加工中心93

4-10.2.5适应性控制机床93

第五章 润滑剂&汪德涛95

5-1前言95

5-2润滑油96

5-3润滑油添加剂98

5-4润滑油与节能98

5-5发动机油100

5-6齿轮油101

5-7液压油104

5-8汽轮机润滑油106

5-9防锈油脂106

5-10金属加工用油106

5-10.1金属切削液107

5-10.2金属成型加工润滑剂108

5-11润滑脂111

5-12合成润滑剂114

5-13固体润滑剂122

5-13.1前言122

5-13.2固体润滑剂的品种和使用方法123

5-13.3固体润滑剂的特性与作用124

5-13.4金属—层状固体复合材料126

5-13.5固体润滑剂的某些发展趋向126

5-14润滑剂的检验评价&赵石莲127

第六章 机械设备的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汪德涛138

6-1引言138

6-2工况监测技术的分类138

6-3污染物与磨屑分析141

6-3.1磁塞检验法141

6-3.2光谱分析程序142

6-3.3铁谱法142

6-3.4颗粒计数法143

6-3.5放射性示踪原子检验法143

6-3.6斑点检验法143

6-4振动监测技术144

6-5完整性监测技术144

6-5.1渗透检查144

6-5.2磁性试验法144

6-5.3电无损探伤技术144

6-5.4涡流检测法144

6-5.5超声波检验145

6-5.6射线照片术145

6-5.7其他技术145

附录 国外主要摩擦学机构简介147

一、英国147

二、美国150

三、联邦德国152

四、日本161

五、苏联161

六、其他国家1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