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焕平编选著作集 1-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焕平编选著作集 1-5](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233124.jpg)
- 林焕平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方出版社
- ISBN:780660024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林焕平编选著作集 1-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高尔基论文学3
前言3
文学的本质7
一 文学和劳动7
二 文学的社会意义、作家的任务9
三 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30
四 文学的民族性39
形象和典型41
内容和形式57
一 题材、主题57
二 语言、形式、技巧62
三 文学的体裁76
创作方法91
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91
二 批判的现实主义97
三 批判强调描写黑暗面的倾向,表现新的美好的生活,创造新的英雄人物104
四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13
文学批评126
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130
一 儿童文学130
二 民间故事、人民口头创作135
三 神话、谣谚、民歌137
文学遗产的继承和革新143
论苏联文学和作家148
一 论俄罗斯文学和苏维埃文学148
二 论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等作家154
附录一 高尔基的生平、创作和文艺思想192
附录二 本书选材书目207
文学概论新编211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本质211
第一节 文艺的再现认识性211
第二节 文艺的表现感情性218
第三节 文艺表现感情与反映生活的辩证关系223
第四节 艺术的审美性227
一 艺术表现的现实美229
二 艺术表现的真实美230
三 艺术家进步倾向性之形象化的美232
四 艺术的形式美233
第五节 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统一234
第二章 文学艺术的起源239
第一节 历史上的几种艺术起源论239
第二节 关于劳动与艺术的起源242
第三节 艺术起源问题的新探索245
第三章 文学艺术的发展254
第一节 文学艺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客观规律254
一 社会发展引起文学艺术在内容和形式、思潮和流派以及风格上的发展变化254
二 文学艺术发展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259
第二节 文学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265
一 文学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265
二 各民族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274
第三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278
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科学性278
二 要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280
第四章 文学的阶级性、人性和人民性284
第一节 关于文学的阶级性284
第二节 文学的阶级性和人性的关系290
一 什么是人性290
二 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291
第三节 文学的人民性293
一 什么是人民性293
二 人民性与真实性的关系296
三 人民性与艺术性的关系299
第四节 文学的社会功用300
一 认识教育作用301
二 思想教育作用303
三 感情教育作用304
四 审美教育作用305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308
第五章 文学的形象和典型316
第一节 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316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性319
第三节 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325
一 典型人物是鲜明独特、不可重复的人物个性325
二 典型人物具有巨大深刻的概括性328
三 典型人物与一定的典型环境相统一332
四 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作家对生活的独特认识、伦理评价及其基本美学原则334
第六章 艺术的创造性想象337
第一节 艺术想象理论的历史发展337
第二节 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343
第三节 艺术想象的心理要素348
一 表象348
二 思维351
三 理想357
四 情感360
第四节 艺术想象的基本过程368
一 灵感369
二 联想、分想371
三 幻想375
第七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378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378
一 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378
二 怎样达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384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构成因素387
一 思想与感情388
二 人与境395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结构404
一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和心理结构405
二 抒情文学的情感结构409
三 文学作品结构的基本原则413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语言415
一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416
二 文学作品语言的感情色彩418
三 文学作品语言的含蓄性418
四 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美419
第八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风格422
第一节 作家的创作个性422
一 创作个性及其成因422
二 创作个性的意义423
三 创作个性的表现425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涵义、表现及意义426
一 文学风格的涵义426
二 文学风格的表现428
三 文学风格的意义428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形成431
一 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风格形成中的重要意义431
二 创作方法等因素对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434
第四节 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和文学的民族特点435
一 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及其形成435
二 文学的民族特点438
第九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440
第一节 文学史上创作方法的发展440
第二节 两种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452
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452
二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455
三 两种创作方法的区别和联系4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创作方法462
第四节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469
第十章 文学的体裁476
第一节 诗歌476
一 诗歌的特征476
二 诗歌的表现手法481
三 诗歌的分类483
第二节 小说485
一 小说的特征485
二 小说的分类487
第三节 戏剧文学489
一 戏剧文学的特征490
二 戏剧文学的分类491
第四节 电影文学495
第五节 散文497
一 散文的特征498
二 散文的分类499
第十一章 文学欣赏503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503
一 文学欣赏的性质503
二 文学欣赏的意义506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过程508
一 文学欣赏过程的三个阶段508
二 欣赏过程中的理性活动515
第三节 欣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516
第四节 欣赏者的素养和能力518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522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职能522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528
一 五种文学批评标准的比较说明528
二 真、善、美的涵义533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537
第四节 文学批评工作者的修养540
后记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