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古汉语词汇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古汉语词汇史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33475.jpg)
- 王云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6268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97页
- 文件大小:595MB
- 文件页数:11页
- 主题词:词汇-汉语史-研究-中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古汉语词汇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章 中古时期的虚词(上)535
第一节 中古副词的发展537
一、有些完全保留到现代汉语中538
二、有些保留在现代汉语的特定场合539
三、有些经过改造后继续使用541
四、某种新义在现代汉语中消失543
五、有些副词在现代汉语中消失544
第二节 中古副词的来源546
一、从动词到副词的转化546
二、从形容词到副词的转化549
三、从其他实词到副词的转化551
第三节 中古副词的成词途径553
一、意义相关——实词含义与副词含义联系密切553
二、位置相关——经常处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的位置554
三、声音相关——音同或音近假借产生副词555
四、频率较高——由词组凝固形成副词564
第四节 中古副词的特点571
一、一词多义571
二、一义多词577
三、一词多式581
四、同步发展586
五、连言使用589
第九章 中古时期的虚词(下)593
第一节 中古介词的发展593
一、中古介词概貌593
二、中古介词的来源601
三、中古介词的特点605
第二节 中古连词的发展609
一、选择连词611
二、递进连词615
三、假设连词617
四、因果连词622
五、并列连词623
六、转折连词625
七、顺接连词626
第三节 中古量词的发展627
一、中古量词概况627
二、量词的特点及与其他词类的关系631
三、中古名量词的来源与分类640
四、中古动量词的来源与分类644
第四节 中古助词的发展647
一、中古语气助词647
二、中古结构助词657
第十章 中古词汇的意义系统661
第一节 音同、音近而相因生义661
一、音近义同(通)的原因661
二、音近义同(通)的类型669
三、音近义同(通)释例686
第二节 形近而相因生义693
一、单纯形近而相因生义694
二、形、音(或义)皆近而相因生义700
第三节 义同、义近而相因生义704
一、同义或近义词语的同步发展705
二、人体相近部位称呼的转化或合并712
第四节 一词内部的相因生义713
一、词语内部相因生义的产生机制714
二、词语内部相因生义的类型718
第十一章 中古成语的发展743
第一节 中古成语概况743
一、成语的大量产生743
二、成语的出处分类747
三、成语的基本特征750
第二节 中古成语的来源与创新752
一、源于先秦文献的成语752
二、源于不同时期中土文献的成语759
三、源于翻译佛经的成语762
四、源于道教典籍的成语765
第三节 中古成语的意义与产生过程766
一、成语的意义分类766
二、旧有成语的意义变化772
三、中古成语的产生过程775
四、成语定型的取舍标准782
第四节 中古成语的结构形式788
一、成语多为四字句788
二、成语表达形式灵活多样792
三、成语结构类型以平列居多796
第五节 中古成语对后世的影响803
一、中古成语在后代继续沿用803
二、中古词语或典故成为唐宋新成语的源头806
第六节 成语研究失误举例816
一、中古成语溯源817
二、中古成语释义821
第七节 中古其他熟语824
一、中古熟语的来源826
二、中古熟语的结构832
三、中古熟语的主要内容和作用835
四、熟语研究的相关问题841
第十二章 中古汉语词汇与外族文化847
第一节 外族文化对汉民族的深刻影响847
一、语言交融是民族交往的首要条件847
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推动了语言的发展849
三、生产、生活的交往直接丰富了汉语词汇850
四、民俗、音乐的融合促进了语言与文化的融合852
第二节 文献中有关外来词的记载854
一、外来词的随文解释855
二、外来词释例858
第三节 外族文化与汉语词语溯源862
第四节 外来词的构词方式874
一、纯粹的借音词,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声音874
二、借音词加上汉字义符,兼表声音和意义876
三、借音词与汉语固有词语含义相结合878
四、表义语素与记音词组合878
第五节 翻译佛经与汉语词汇的关系879
一、翻译佛经语言概貌879
二、译经语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881
三、译经利用汉语构词规律创造大量新词887
四、译经利用汉语词语产生大量新义895
五、译经加速了汉语词语和意义的流行906
第十三章 中古常用词演变研究912
第一节 常用词及其演变研究的意义912
一、常用词的定义和特点912
二、常用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920
三、常用词研究的任务928
第二节 现代常用词在中古的产生与发展930
一、中古产生的动词类常用词931
二、中古产生的其他实词类常用词937
三、中古产生的虚词类常用词941
第三节 中古词语到现代常用词的演变944
一、字面相同而含义变化944
二、字面相同而词性变化948
三、词语存在而某些义项消失949
四、某些双音节常用词消失951
第四节 先秦常用词在中古的演变957
一、从上古至今没有变化的常用词957
二、先秦单音词成为中古常用双音词的基本语素960
第五节 常用名词演变举例962
第六节 常用动词、形容词演变举例984
第十四章 中古汉语的研究方法997
第一节 遵循“音近义同”规律与“即音求义”原则997
一、即音求义的原则和意义997
二、即音求义举例999
第二节 注意词汇系统,将同类词语作比较研究1007
一、对同义、近义词语作整体考察1008
二、对同类构型词语作整体考察1011
三、对同步发展词语作对照考察1015
四、对字面普通的特殊词语作整体考察1019
第三节 遵循同义连言和同义对文的规律1022
一、利用同义连言的构词规律1023
二、分析同义连言结构的方法1024
三、利用对文相应的行文规律1036
第四节 加强语言理论修养,严谨求是1042
一、从核心义的角度分析词语含义1043
二、注意词语的时代性1049
三、重视第一手资料1055
第五节 运用文献对照法1057
一、对照文献把握古人对词语的理解1057
二、对照文献的不同记载互相印证1059
三、对照文献判断异文正误1060
四、对照文献把握修辞方式1063
引用书目1066
参考文献1083
后记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