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发展之魂 经济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发展之魂 经济篇
  • 周德祥总主编;高新才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780714024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发展之魂 经济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3

(一)艰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

(二)理论丰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7

(三)强国富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丰硕成果9

二、中国改革发源地扫描: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农业生产现代化12

(一)圆千年温饱之梦12

(二)一个“骇人的疑问”与中国农民对人类的贡献16

(三)中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17

(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21

三、体制转轨:“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实践”27

(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2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初步确立3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36

四、国有企业改革:在探索创新中推进38

(一)理论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化的先导38

(二)渐进式改革:国有企业从艰难之旅走向坦途42

(三)从国有企业到国有资产:在嬗变中走向辉煌51

五、民营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与源泉54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54

(二)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55

(三)结构调整和繁荣市场的强大动力58

六、中小企业: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转轨的引擎61

(一)同中国经济一起发展的中小企业61

(二)农村工业化和园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66

(三)中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和启示69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力军:企业家群体的崛起73

(一)创新:企业家的灵魂和核心73

(二)从无到有: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74

(三)七大贡献:企业家对改革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78

八、市场体系: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之基81

(一)支撑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条件81

(二)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基本力量83

(三)现代流通业:市场体系发挥功能的重要领域90

九、社会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稳定器94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概述94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巨大成就97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99

十、宏观调控: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104

(一)中国市场经济运行需要宏观调控10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经验和启示109

(三)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112

十一、财政税收:国家宏观调控的巨手117

(一)几经曲折:分税体制得以确立117

(二)成就辉煌:巨手职能有效发挥120

(三)寻找差距:完善体制任重道远124

十二、冲破体制约束:稳步迈向市场化的中国金融业129

(一)光辉的历程:金融体制改革历史回顾129

(二)伟大的智慧: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134

(三)广阔的前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136

十三、资本市场:中国市场经济的助推器140

(一)打造有效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141

(二)公司治理的不断改进144

(三)核准制与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149

十四、收入再分配: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杠杆154

(一)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变化154

(二)多重原因拷问下的收入差距问题157

(三)保障收入公平的三大举措160

十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年梦圆当其时165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165

(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168

(三)抓住两大环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71

十六、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新飞跃179

(一)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与确立179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内涵181

(三)科学发展观与执政新理念184

十七、经济新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体现188

(一)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88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足点192

(三)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新模式193

十八、“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内容198

(一)“五个统筹”的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198

(二)“五个统筹”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201

(三)“五个统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03

十九、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10

(一)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210

(二)以人为本是人与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总结213

(三)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18

二十、“三农”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221

(一)“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221

(二)战略和全局角度的新认识222

(三)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225

二十一、就业工程:“民生第一要务”235

(一)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235

(二)体制转轨中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239

(三)新时期中国就业政策的新目标245

二十二、宏观发展战略的核心: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248

(一)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48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规律251

(三)中国经济结构演化的基本趋势255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措施257

二十三、新型工业化: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260

(一)新型工业化与发展战略的转变260

(二)人力资源优势与新型工业化道路264

(三)新型工业化中的信息化268

二十四、城市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271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271

(二)选择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原则273

(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276

二十五、经济更快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主动参与全球一体化281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281

(二)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思路284

(三)中国由贸易大国到经济强国、知识强国的发展道路288

二十六、加入WTO:中国与世界双赢293

(一)中国需要WTO,WTO离不开中国293

(二)WTO历史上最独特的入世过程294

(三)没有免费的午餐297

(四)长风破浪正其时298

二十七、经济特区:从改革开放的窗口迈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地303

(一)突破封闭、走向世界的排头兵304

(二)从“四个窗口”到“四大作用”307

(三)中国迈向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地311

二十八、繁荣国内市场:“利为民所谋”的一个重要体现313

(一)繁荣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313

(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繁荣国内市场的根本目的315

(三)三管齐下:繁荣国内市场的必备条件319

二十九、扩大对外贸易: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325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326

(二)向贸易强国转变中的机遇与挑战327

(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外贸发展空间330

三十、西部大开发:在神奇的土地上再铸辉煌337

(一)“两个大局”思想的重要体现337

(二)西部大开发在重点领域的新突破339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344

三十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道路:极化效应与相对均衡增长相结合348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规律和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48

(二)统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体系战略351

(三)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网络布局358

(四)提高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战略措施361

三十二、国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364

(一)国土资源事业成就卓越364

(二)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任重而道远372

三十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新思维37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发展376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硕果378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时代的新使命390

三十四、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392

(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策392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395

(三)高度重视现代生态经济提供的发展机遇397

(四)建设各级各类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途径400

三十五、知识经济:命系中国未来404

(一)知识经济与社会变革趋势404

(二)中国的工业化与知识化混合发展战略409

(三)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对策411

(四)发展知识经济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419

后记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