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CO unix系统管理与使用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SCO unix系统管理与使用 上
  • 冯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32046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操作系统 UNIX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CO unix系统管理与使用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SCO unix操作系统1

1.1.1 unix与其它操作系统1

1.1.2 SCO unix简介2

1.2 unix的集成系统7

1.2.1 Open Desktop7

1.2.2 Open Server3.07

1.2.3 Open Server5.012

第2章 常用unix命令15

2.1 目录操作命令15

2.1.1 pwd命令和cd命令15

2.1.2 ls族命令16

2.1.3 建立、删除和移动目录24

2.2 unix的DOS操作命令27

2.2.1 文件格式转换27

2.2.2 一组DOS命令30

2.3 显示文件39

2.3.1 cat命令39

2.3.2 more命令40

2.3.3 pr命令42

2.3.4 paste命令45

2.3.5 nl命令47

2.4 排序、显示指定内容及信息50

2.4.1 排序命令50

2.4.2 显示指定内容及系统信息57

2.5 文件内容比较63

2.5.1 文件比较命令63

2.5.2 目录比较74

第3章 文件的建立与编辑77

3.1 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77

3.1.1 进入编辑状态77

3.1.2 插入文本78

3.1.3 重复(repeat)命令78

3.1.4 Undo命令79

3.1.5 移动光标80

3.1.6 删除命令81

3.1.7 字符串查找83

3.1.8 查找和替换83

3.1.9 退出vi85

3.1.10 从其他文件追加内容85

3.1.11 临时退出vi86

3.1.12 改变显示87

3.1.13 强行退出编辑87

3.2 编辑的进入与退出88

3.2.1 编辑文件88

3.2.2 退出编辑93

3.3 移动光标、插入、删除和文本移动94

3.3.1 移动光标94

3.3.2 插入操作98

3.3.3 删除操作105

3.3.4 文本移动109

3.4 字符串查询112

3.4.1 查找字符串112

3.4.2 查找并替换115

3.4.3 确定字符串查找范围117

3.5 设置vi的环境变量119

3.5.1 终端类型设置119

3.5.2 set命令的使用119

3.5.3 键的变换与字符串缩写122

3.6 附录123

第4章 用户建立与管理127

4.1 创建一个帐户127

4.1.1 增加一个用户127

4.1.2 修改系统默认值131

4.1.3 主目录共享134

4.2 帐户管理135

4.2.1 删除或闲置一个帐户135

4.2.2 给帐户加锁或解锁136

4.3 修改帐户的参数139

4.3.1 改变用户组及用户的主目录139

4.3.2 修改用户口令或口令参数140

4.3.3 修改用户授权、审计及它们的参数143

4.3.4 对组进行增加或修改145

4.4 有关用户操作的几个问题148

4.4.1 在普通用户下怎样执行超级用户的命令148

4.4.2 通过su命令实现在其他帐户的操作151

4.4.3 不同目录间迁移帐户153

4.4.4 不同系统间迁移帐户(帐号转储)155

4.5 与帐户相关的信息文件160

4.5.1 /etc/passwd文件160

4.5.2 /etc/shadow文件162

4.5.3 带保护的口令字数据库163

4.5.4 系统默认数据库文件166

4.5.5 /etc/default/passwd和/etc/default/login文件169

4.6 默认的帐户配置173

4.6.1 默认参数173

4.6.2 改变默认的安全级176

4.6.3 动态地改变系统记帐参数177

4.7 与帐户相关的命令183

4.7.1 与数据文件一致性相关的命令183

4.7.2 与口令字相关的命令187

4.7.3 其它几个相关命令196

第5章 文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98

5.1 unix系统的目录结构198

5.2 文件系统的建立、安装与拆卸202

5.2.1 建立文件系统202

5.2.2 安装和拆卸文件系统204

5.2.3 其它相关命令210

5.2.4 文件系统表和文件系统安装表211

5.3 文件系统类型、特征214

5.3.1 文件系统类型214

5.3.2 文件系统可配置特性216

5.3.3 文件连接特征217

5.4 文件系统空间维护219

5.4.1 维护自由空间的方法219

5.4.2 显示自由空间222

5.4.3 显示硬盘的使用情况224

5.4.4 查找文件226

5.4.5 检查并清除日志文件231

5.5 文件系统的维护233

5.5.1 保持有效的文件系统结构233

5.5.2 保持文件系统完整性237

第6章 系统安全管理与维护256

6.1 受托系统的特点256

6.1.1 对自由存取进行控制257

6.1.2 带保护的子系统257

6.1.3 对用户进行有效的鉴别258

6.1.4 授权与审计259

6.2 受托系统运行259

6.2.1 指定用户对受托系统进行管理260

6.2.2 指定核心授权及控制系统读写272

6.3 对系统数据的保护措施279

6.3.1 写操作后清除SUID/SGID279

6.3.2 几个相关的命令283

6.3.3 数据的加密及对系统的影响291

6.4 终端注册管理295

6.4.1 检查终端记录项296

6.4.2 建立设备等价的数据库299

6.4.3 终端活动报告300

6.5 安全检测与系统恢复305

6.5.1 安全检测305

6.5.2 维护系统安全数据库文件306

第7章 审计子系统317

7.1 审计原理及子系统构成317

7.1.1 审计子系统的组成部分318

7.1.2 审计的分类方法321

7.2 审计数据的采集325

7.2.1 制定审计的标准326

7.2.2 审计的开启和关闭329

7.2.3 与审计性能相关的参数335

7.3 审计数据文件与文件目录管理337

7.3.1 审计会话文件338

7.3.2 审计数据文件目录341

7.3.3 审计队列、硬盘空间维护345

7.4 审计报告的产生与使用346

7.4.1 list操作347

7.4.2 Create和Modify操作348

7.4.3 View和Delete操作351

7.4.4 Generate操作352

7.4.5 审计报告的分析与说明356

第8章 Bourne Shell363

8.1 基本概念364

8.1.1 怎样启动shell364

8.1.2 命令364

8.1.3 shell如何查找命令365

8.1.4 参数表的产生365

8.1.5 引用机制366

8.1.6 标准的输入和输出368

8.1.7 诊断和其它输出370

8.1.8 命令行和管道线371

8.1.9 命令置换372

8.2 shell中的变量和说明374

8.2.1 shell变量374

8.2.2 shell说明379

8.3 运行环境和流向控制381

8.3.1 命令的运行环境381

8.3.2 shell调用和参量传递384

8.3.3 shell流向控制387

3.4 特殊的shell命令400

8.4 shell过程404

8.4.1 建立shell过程404

8.4.2 所支持的命令和特性406

8.5 编写shell程序相关事项414

8.5.1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414

8.5.2 建立并执行shell过程417

第9章 进程管理与作业调度418

9.1 与进程有关的概念418

9.1.1 进程与子进程418

9.1.2 进程调度421

9.1.3 调页和换页422

9.1.4 进程间通信423

9.2 进程和系统其它状态检查426

9.2.1 进程状态426

9.2.2 系统活动统计报告431

9.2.3 报告系统表中的内容435

9.3 进程管理440

9.3.1 nice命令440

9.3.2 kill命令442

9.3.3 nohup命令443

9.4 sar命令的使用443

9.4.1 报告文件读、写操作444

9.4.2 报告缓冲区的使用情况445

9.4.3 报告系统调用情况446

9.4.4 报告块设备活动447

9.4.5 关于串口I/O操作报告448

9.4.6 报告进程间的通信活动449

9.4.7 命名缓冲区活动449

9.4.8 报告分页活动450

9.4.9 报告进程队列情况451

9.4.10 报告内存及交换区使用451

9.4.11 CPU使用情况452

9.4.12 报告系统表的内容453

9.4.13 交换活动454

9.4.14 报告终端的I/O活动454

9.5 作业调度455

9.5.1 at、batch命令456

9.5.2 crontab命令461

第10章 文件系统的后备466

10.1 备份前的准备466

10.1.1 后备授权、介质和工具466

10.1.2 后备时间表467

10.2 文件系统的后备与恢复472

10.2.1 文件系统后备的方法472

10.2.2 对后备的内容进行核对检查475

10.2.3 在系统上恢复(restore)后备477

10.2.4 分级后备的原则479

10.2.5 自动进行文件系统的后备480

10.3 文件系统后备及恢复命令482

10.3.1 文件系统备份命令482

10.3.2 文件恢复命令485

10.3.3 两个重要命令487

10.4 文件拷贝操作502

10.4.1 文件拷贝502

10.4.2 格式化、检查和以及显示文件字数510

10.5 系统应急盘的建立与使用5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