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阅读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阅读论稿
  • 任鹰,王东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1355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阅读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阅读,这是最好的学问”——阅读价值论1

1.1 言语·文字·阅读1

1.2 阅读的生理机制4

1.3 阅读的一般过程5

1.4 阅读“经济学”6

1.5 “共时性”价值与“历时性”价值7

1.6 “知识的泉源”8

1.7 智慧的“体操”10

1.8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12

1.9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13

1.10 阅读与阅读能力14

1.11 生活的“诗化”与心理的“人化”15

第二章 现实与选择——阅读战略论17

2.1 信息之海17

2.2 战略与选择18

2.3 限制的阅读20

2.4 中心与出发点22

2.5 眼光与品格25

2.6 “一切都在于良好的方法”26

第三章 “回音壁”上的回声——阅读论的民族历史回顾29

3.1 知识·书籍·阅读29

3.2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读书意义谈31

读书是写作之源31

(1)“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读书给人以“为文之识”33

(2)“理充于腹,而文随之”——读书给人以“为文之物”34

(3)“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读书给人以“为文之法”37

读书是修身立行之本38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与做人39

(2)“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读书与立业40

3.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经验谈41

读书贵成癖41

(1)性痴,则其志凝42

(2)不兴其艺,不能乐学43

读书贵深思44

(1)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多思与生疑45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深思与解意46

读书贵广博48

(1)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博览是治学的基础48

(2)“谈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博览是提高鉴识力的条件49

读书贵精深51

(1)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善于选择是搞好精读的重要前提51

(2)学者贵于行之——树立目标是搞好精读的有效方法53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循序渐进是精读的良好措施54

(4)读书万遍,其义自见——勤诵熟读是精读的一条门径55

(5)好记性不如勤笔头——笔记是精读的工具56

第四章 走出“暗胡同”——阅读规律论58

4.1 时代·社会与阅读58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58

理论思维的魅力61

现代科学思想的光芒63

4.2 自由·规律与阅读65

“自由只有在认识必然规律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65

“思无定契,理有恒存”66

4.3 “我宁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71

第五章 系统·反馈·创造——阅读认识论76

5.1 “世界三”的“公民”76

5.2 又一个生产者77

5.3 又是一个创造者79

5.4 阅读实践论80

康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81

量子力学与发生认识论83

脑科学与语言学87

5.5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89

5.6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93

5.7 阅读的社会性93

5.8 被加工着的加工厂95

5.9 “双刃剑”与“二律背反”100

第六章 “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阅读心理漫谈106

6.1 生理学的基础和前提106

6.2 选择·鉴识·注意111

6.3 阅读与感知118

6.4 阅读与理解125

6.5 阅读与记忆129

识记130

保持与遗忘135

认知·回忆·联想139

阅读与记忆品质141

6.6 阅读与思维144

从生疑到无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46

阅读与思维的基本类型149

阅读与思维品质152

6.7 阅读与情绪、情感154

6.8 阅读与意志159

6.9 阅读与个性163

阅读与兴趣164

阅读与习惯165

阅读与气质166

阅读与性格168

阅读与能力169

“最美的花朵”与“斯芬克司之谜”170

第七章 书林里的蹊径——阅读工艺概述173

7.1 蹊径和技能173

7.2 一般的阅读方式175

略读·细读·精读175

默读与朗读178

关于速读180

7.3 基本的阅读步骤184

传统观念的得失184

SQ3R读书法介绍185

完整的阅读步骤187

7.4 掌握各种阅读类型及其规律188

阅读目的与阅读类型188

两类不同读物的阅读191

(1)应用性读物的阅读191

(2)欣赏性读物的阅读194

四种基本型文体的阅读198

(1)怎样阅读记叙文198

(2)怎样阅读描写文200

(3)怎样阅读议论文201

(4)怎样阅读说明文203

7.5 作好笔记的意义和方法204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好笔记的意义204

常见的笔记种类205

通用的笔记形式207

(1)在书上作记号、写眉批207

(2)成册的笔记本208

(3)卡片和活页纸208

7.6 学会使用工具书211

工具书的性质211

工具书的种类212

(1)字典和词典212

(2)百科全书213

(3)类书和政书213

(4)年鉴和手册214

(5)书目和索引214

(6)年表和历表214

(7)图录214

工具书的使用215

7.7 学会利用图书馆216

利用图书馆的意义216

利用图书馆的方法217

(1)要了解图书馆的职能217

(2)要熟悉图书分类法218

第八章 走向未来——阅读的前景展望221

参考书目225

后记227

15年以后的说明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