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艺术批评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 叶朗主编;朱良志副主编;陈旭光,马健昕,车琳,刘胜眉,胡云,郭涛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68021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01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艺术评论-艺术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艺术批评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整体观、分期与主题1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整体”与分期2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的新媒介传播背景10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主题或主线16

第一章 20世纪艺术批评思想的开端和原型30

第一节 艾小羊王国维的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30

第二节 梁启超的艺术批评思想与实践44

第三节 蔡元培的艺术批评思想与实践58

第二章 开创建设期的美术批评72

第一节 “美术革命”论争与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72

第二节 国画论争与中西美术的比较批评79

第三节 写实观念的沉浮87

第四节 现代主义批评:纯粹论、个性表现说与创造观95

第五节 “左翼”美术论争与马克思主义政治批评的萌芽104

第三章 开创建设期的戏剧批评110

第一节 社会改良的折射:“戏曲改良”争论与“文明戏”的沉浮110

第二节 从改良到革命:《新青年》戏剧批评的社会功能观与现实主义批评114

第三节 “国剧”批评与戏剧本体批评:悲剧精神、写意美学、表演等问题120

第四节 “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戏剧批评124

第五节 《雷雨》:各种批评观念与方法的交汇与演练128

第四章 开创建设期的电影批评136

第一节 电影批评与早期报刊136

第二节 电影的社会伦理批评:“娱乐”“载道”之争140

第三节 电影的现实主义批评149

第四节 “左翼”电影批评与马克思主义157

第五节 电影的本体批评:美学、技术与现代主义169

第五章 开创建设期的音乐舞蹈批评185

第一节 “学堂乐歌”时期音乐的社会批评:社会功能观与西化的价值取向185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音乐批评:启蒙与“本体论”的变奏及多元化态势189

第三节 对黎锦晖的批评及“左翼”音乐批评的开始197

第四节 外来舞蹈的进入与早期舞蹈批评的端倪201

第五节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思想与批评203

第六章 转折集中期的美术批评208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术批评的主潮209

第二节 “讲话”精神与延安的美术批评:大众、现实主义与民族化213

第三节 国统区美术“民族形式”的讨论218

第四节 新中国“国画革新”批评:传统与时代变革222

第五节 新中国“油画”批评:“中国风”与“民族化”232

第六节 美术创作方法批评:从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235

第七章 转折集中期的戏剧批评244

第一节 话剧“民族形式”批评245

第二节 普罗戏剧与“左翼”戏剧批评257

第三节 戏曲现代化批评266

第四节 “斯坦尼”体系的沉浮与演剧观念批评275

第五节 样板戏理论与批评282

第八章 转折集中期的电影批评288

第一节 抗战电影的“救亡批评”288

第二节 “孤岛电影”的“民族主义”批评297

第三节 建立“新中国电影”的人民性批评30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315

第五节 电影的政治批判326

第九章 转折与集中期的音乐舞蹈批评337

第一节 “左翼”音乐运动与“新音乐”的论争337

第二节 “新音乐”观念的演变关于“走向民间”“民族形式”的论争342

第三节 新中国“十七年”的音乐批评349

第四节 “继承与发展”的舞蹈批评观:“新与旧”“中与西”论辩357

第五节 关于“民族舞剧风格化”和“芭蕾民族化”问题的讨论372

第十章 多元时期的美术批评381

第一节 形式意识的觉醒和“形式批评”3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思与现实主义的重建392

第三节 “表现自我”与现代主义批评的重启399

第四节 文化冲突:“中国画”的命运与“笔墨”的批评405

第五节 新潮美术批评与后新潮美术批评:新批评家群体与“批评时代”的来临412

第六节 世纪末:批评本体意识的自觉423

第十一章 多元时期的戏剧批评431

第一节 “斯坦尼”再评价与“戏剧观”的论争432

第二节 新时期问题剧与现实主义批评442

第三节 探索戏剧与现代主义批评448

第四节 先锋戏剧的探索与批评454

第五节 多元时期的戏曲批评460

第十二章 多元时期的电影批评469

第一节 多元时期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469

第二节 “电影语言现代化”与“电影本体”批评473

第三节 “美学热”与电影的美学批评482

第四节 电影功能的重新思考:“娱乐片”与主旋律492

第五节 代际观念与电影的“主体批评”501

第六节 电影文化批评的崛起和兴衰509

第十三章 多元时期的音乐舞蹈批评516

第一节 对音乐意识形态批评的反思与“美学批评”的崛起517

第二节 新潮音乐批评和音乐观念的革新524

第三节 音乐文化批评与“大众流行音乐”论争532

第四节 “美学热”与舞蹈批评“本体意识”的觉醒542

第五节 “舞蹈观念”论争与舞蹈的“本体批评”548

第六节 多舞种“现代”话语体系与“多元化”的舞蹈批评559

结语: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遗产及启示580

主要参考文献584

索引5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