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6](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414506.jpg)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8112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中药学-药剂人员-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一、整体观念1
二、辨证论治2
第二节 阴阳学说2
一、阴阳的属性2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3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5
第三节 五行学说6
一、五行与五行学说6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7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8
第四节 藏象10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11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14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16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19
五、奇恒之腑21
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22
第五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3
一、气23
二、血25
三、津液27
第六节 经络28
一、经络与经络系统28
二、十二经脉29
三、奇经八脉30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31
第七节 体质32
一、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32
二、体质学说的应用34
第八节 病因34
一、六淫34
二、七情内伤37
三、饮食与劳逸失常37
四、痰饮38
五、瘀血39
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40
一、发病40
二、邪正盛衰病机41
三、阴阳失调病机42
四、气血津液失调病机45
第十节 预防与康复46
一、预防46
二、康复47
第2章 中医诊断基础49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概述49
一、主要内容49
二、基本原则49
第二节 四诊50
一、望诊50
二、闻诊58
三、问诊60
四、切诊67
第三节 辨证71
一、八纲辨证71
二、脏腑辨证74
三、气血津液辨证80
第3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82
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82
一、治病求本82
二、扶正祛邪84
三、调整阴阳85
四、三因制宜85
第二节 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86
一、感冒86
二、咳嗽87
三、喘证88
四、胸痹89
五、不寐90
六、胃痛91
七、泄泻92
八、便秘93
九、中风94
十、头痛95
十一、眩晕96
十二、消渴97
十三、淋证98
十四、癃闭99
十五、阳痿100
十六、郁证101
十七、虚劳101
十八、痹证102
十九、中暑103
第三节 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04
一、疮疖104
二、乳癖105
三、痤疮105
四、瘾疹106
五、痔疮107
六、跌打损伤108
第四节 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09
一、月经不调109
二、痛经111
三、崩漏111
四、带下过多112
五、绝经前后诸症113
第五节 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14
一、积滞114
二、厌食115
第六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116
一、鼻渊116
二、口疮117
三、咽喉肿痛117
第4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19
第一节 藏医药基础知识119
一、藏药的概念119
二、藏医基础知识119
三、藏药基础知识121
第二节 蒙医药基础知识125
一、蒙药的概念125
二、蒙医基础知识125
三、蒙药基础知识126
第三节 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128
一、维吾尔药的概念128
二、维吾尔医基础知识128
三、维吾尔药基础知识129
第5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34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134
一、白细胞计数(WBC)134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134
三、红细胞计数(RBC)136
四、血红蛋白(Hb)136
五、血小板计数(PLT)137
六、红细胞沉降率(ESR)137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138
一、尿液酸碱度(pH)138
二、尿比重(SG)138
三、尿蛋白(PRO)138
四、尿葡萄糖(GLU)139
五、尿胆红素(BIL)140
六、尿隐血(BLD)140
七、尿中白细胞(LEU)140
八、尿沉渣管型140
九、尿沉渣结晶141
十、尿酮体141
十一、尿淀粉酶142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142
一、粪外观142
二、粪隐血143
三、粪胆原143
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143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144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44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44
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45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145
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146
六、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147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147
一、血清尿素(BU)148
二、血清肌酐(Cr)148
第六节 血液生化检查148
一、淀粉酶(AMS)148
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149
三、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150
四、血尿酸(UA)150
第七节 糖、脂代谢检查150
糖代谢检查150
一、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50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151
脂代谢检查152
一、总胆固醇(TC)152
二、三酰甘油(TG)152
三、高密度脂蛋白(HDL)153
四、低密度脂蛋白(LDL)153
第八节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153
一、乙肝病毒标志物六项153
二、乙型病毒DNA154
第6章 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询服务156
第一节 中医药信息156
一、特点与来源156
二、传统文献158
三、现代信息162
第二节 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166
一、咨询服务方法166
二、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容167
三、咨询技巧169
四、应用药品的特殊提示171
第7章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74
第一节 中药处方174
一、处方的意义174
二、处方格式174
三、处方的常用术语174
四、处方调剂的流程176
第二节 处方审核176
一、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176
二、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176
第三节 处方调配与复核186
一、饮片处方调配186
二、中成药处方调配188
三、调配复核190
第四节 发药190
一、中药发药流程与要求190
二、中药饮片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190
三、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190
第五节 中药汤剂191
一、中药汤剂沿革191
二、中药汤剂的煎煮191
第六节 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193
一、特殊管理的中药193
二、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195
第8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199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199
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99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200
第二节 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201
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201
二、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201
第三节 中药贮藏203
一、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203
二、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204
三、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204
第四节 中药养护207
一、传统养护技术207
二、现代养护技术209
第9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212
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212
一、基本概念212
二、目的与意义212
三、基本原则213
四、执业药师的作用213
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214
六、不合理用药的后果214
七、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214
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217
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217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218
第三节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219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219
二、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219
三、中西药联用的例举222
四、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品种及使用注意事项226
第10章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234
第一节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234
一、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34
二、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235
第二节 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236
一、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236
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236
第三节 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236
一、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236
二、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237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37
一、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38
二、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238
三、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240
第五节 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240
一、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40
二、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241
第11章 中药不良反应243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243
一、药物不良反应概念243
二、不良反应分类243
第二节 中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244
一、皮肤症状244
二、全身症状244
第三节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245
一、药物和使用的因素245
二、机体因素246
第四节 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247
一、乌头类药物247
二、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247
三、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248
四、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248
五、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249
第五节 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249
一、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249
二、中成药不良反应258
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261
第六节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265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265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监管系统266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范围267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程序267
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