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绿色化学与材料技术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绿色化学与材料技术进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3414685.jpg)
- 徐群杰,姚伟峰,王罗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2839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化学工业-无污染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绿色化学与材料技术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绿色缓蚀剂研究进展1
1.1绿色水处理药剂聚环氧琥珀酸的研究进展1
1.1.1引言1
1.1.2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研究2
1.1.3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性能2
1.1.4聚环氧琥珀酸的缓蚀性能3
1.1.5结束语4
1.2绿色水处理缓蚀剂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4
1.2.1引言4
1.2.2聚天冬氨酸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5
1.2.3聚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作用研究6
1.2.4聚天冬氨酸对铜合金的缓蚀作用研究7
1.2.5结束语7
1.3新型绿色缓蚀剂植酸的研究进展7
1.3.1植酸的介绍7
1.3.2植酸对钢铁的缓蚀作用8
1.3.3植酸对铜和铜合金的缓蚀作用9
1.3.4植酸对镁合金的缓蚀作用10
1.3.5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第2章 绿色气相防锈材料的研究与展望15
2.1气相缓蚀作用的理论研究16
2.1.1气相缓蚀剂的作用机理16
2.1.2气相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研究18
2.1.3表面分析技术在气相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19
2.2气相防锈产品的成型加工和应用技术研究21
2.2.1气相缓蚀剂21
2.2.2气相防锈纸23
2.2.3气相防锈塑料薄膜25
2.2.4气相防锈的应用新技术27
2.3展望28
参考文献29
第3章 电厂热力设备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31
3.1锅炉高温耐腐蚀控制31
3.2热力设备停炉保护33
3.3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腐蚀控制35
3.4给水的加氧和除氧处理37
3.5冷却水系统阻垢缓蚀与节能技术39
3.6烟气脱硫设备腐蚀与控制41
参考文献43
第4章 化学电源技术进展46
4.1总论46
4.1.1现代能源结构及发展趋势46
4.1.2化学电源概论52
4.1.3化学电源的发展趋势54
4.2一次化学电源及发展55
4.2.1锌系一次电池55
4.2.2锂系一次电池58
4.2.3其它一次电池61
4.3二次电源及发展63
4.3.1铅酸电池63
4.3.2镍系二次电池66
4.3.3锌系二次电池68
4.3.4锂离子电池69
4.3.5超级电容器72
4.3.6储能二次电池74
4.3.7储备(激活)电池79
4.4化学电源材料发展84
4.4.1化学电源新型负极材料的探索84
4.4.2化学电源新型正极材料的探索86
4.5化学电源的回收和利用87
4.5.1各类电池的废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87
4.5.2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工艺89
4.5.3关于全面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建议91
参考文献92
第5章 燃料电池技术93
5.1燃料电池概述93
5.1.1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93
5.1.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94
5.1.3燃料电池的特性95
5.1.4燃料电池的分类96
5.2碱性燃料电池96
5.2.1碱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97
5.2.2碱性燃料电池特点97
5.2.3碱性燃料电池的电极98
5.2.4碱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99
5.3磷酸燃料电池99
5.3.1磷酸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00
5.3.2磷酸燃料电池特点100
5.3.3磷酸燃料电池电极101
5.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102
5.4.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02
5.4.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特点102
5.4.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及组成103
5.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105
5.5.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05
5.5.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特点与用途105
5.5.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材料106
5.6直接甲醇燃料电池109
5.6.1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10
5.6.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110
5.6.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催化剂111
5.7其它类型的燃料电池115
5.7.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16
5.7.2再生燃料电池116
5.7.3金属空气燃料电池117
5.8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前景117
参考文献118
第6章 光解水制氢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20
6.1 引言120
6.2光解水制氢反应的基本原理121
6.2.1光解水反应机理121
6.2.2光解水制氢反应的主要过程123
6.2.3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的作用124
6.3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125
6.3.1催化剂晶体结构125
6.3.2催化剂能带结构126
6.3.3催化剂粒径大小126
6.3.4比表面积126
6.3.5催化剂颗粒晶面组成127
6.3.6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影响127
6.3.7外场效应128
6.4提高光催化剂活性的几种途径128
6.4.1金属离子掺杂128
6.4.2非金属离子掺杂129
6.4.3光敏化130
6.4.4复合半导体131
6.4.5助催化剂131
6.4.6催化剂结构和形貌控制132
6.5光解水制氢反应的评价方法135
6.6光解水催化材料研究进展136
6.6.1紫外光响应光催化分解水材料136
6.6.2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分解水材料138
6.7结论与展望141
参考文献142
第7章 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改良型SBR工艺146
7.1概述146
7.1.1 SBR简介146
7.1.2改良SBR工艺的特点148
7.1.3改良SBR工艺的应用149
7.2 ICEAS工艺——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150
7.2.1 ICEAS反应器原理150
7.2.2 ICEAS工艺的特点151
7.2.3 ICEAS工艺在我国的应用152
7.3 CASS工艺——循环式活性污泥系统153
7.3.1 CASS工艺的结构特征153
7.3.2 CASS(CAST)工艺的特点154
7.3.3 CASS(CAST)工艺的应用155
7.4 UNITANK工艺——一体化活性污泥法155
7.4.1 UNITANK的工艺结构156
7.4.2 UNITANK工艺的运行特征156
7.4.3 UNITANK工艺的特点157
7.4.4 UNITANK工艺的应用157
7.5 DAT-IAT工艺——连续进水、连续-间歇曝气工艺158
7.5.1 DAT-IAT系统简介158
7.5.2 DAT-IAT优点159
7.5.3 DAT-IAT的应用实例159
7.6 MSBR工艺——改良SBR工艺159
7.6.1 MSBR系统的结构160
7.6.2 MSBR系统的运行160
7.6.3 MSBR的应用160
参考文献161
第8章 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163
8.1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163
8.1.1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163
8.1.2甲烷的排放165
8.2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减排对策166
8.2.1填埋场甲烷排放现状与影响因素166
8.2.2填埋场甲烷减排措施167
8.3废水处理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对策172
8.3.1几种典型污水处理方法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172
8.3.2废水处理中的温室气体减排对策185
8.4发展中国家垃圾填埋及废水处理中温室气体减排的契机185
参考文献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