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 王勇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5848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一章 翻转课堂的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3

一、课堂教学改革背景3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兴起3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广泛4

(三)传统班级授课形式存在弊端4

(四)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形式变革5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6

(一)关于翻转课堂现实意义的研究7

(二)对翻转课堂实现条件的研究8

(三)对翻转课堂局限性的分析8

(四)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方面的研究9

(五)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9

三、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10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10

(二)国内翻转课堂发展脉络11

四、翻转课堂的研究意义12

(一)理论意义12

(二)实践意义13

第二章 翻转课堂的优势15

一、传统课堂的局限性15

(一)课堂缺乏活力15

(二)学习的知识缺乏实用性16

(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17

(四)不能突出因材施教18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19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19

(一)对于学生来说的优势19

(二)对于教师来说的优势24

(三)对于教学的优势25

(四)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优势28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30

(一)满足学习环境的灵活30

(二)满足学习文化的转变31

(三)满足教学内容的精心策划31

(四)满足教师专业化31

四、实施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32

(一)学生的习惯需要改变32

(二)需要教师对课外自主学习阶段进行控制32

(三)学生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及其意识的培养33

(四)教师课堂把控能力的提高34

(五)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搭建34

第三章 翻转课堂的概念、要素及实质35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35

二、翻转课堂的要素38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38

(二)翻转课堂的要素内容39

(三)有效课堂的要素40

(四)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评判标准42

(五)有效课堂要把握的“六个度”43

(六)有效课堂教学要有八注意43

三、翻转课堂的特点43

(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44

(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44

(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44

(四)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44

(五)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的增强45

(六)复习检测方便快捷45

四、翻转课堂的教学条件45

(一)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根本性角色翻转46

(二)教师从课堂主导到课前、课中、课后的综合翻转46

(三)教学手段从单一多媒体到真正信息化、网络化的立体翻转47

五、翻转课堂的实质48

(一)翻转课堂实质的反向阐述48

(二)翻转课堂实质的正向阐述50

第四章 翻转课堂的理论分析53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53

二、翻转课堂的心理依据53

(一)一对一效应,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教其一个人53

(二)学习时间可以更灵活,感觉更享受54

(三)教学内容能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和补课54

三、传统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的支撑54

(一)元认知54

(二)支架理论55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55

(四)建构主义56

(五)自主学习理论57

(六)协作学习理论57

(七)活动设计理论58

(八)掌握学习理论58

(九)混合学习理论59

四、用系统论观点分析翻转课堂61

(一)系统论的基本原理61

(二)系统论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体现62

五、用控制论观点分析翻转课堂64

(一)控制论的基本原理64

(二)控制论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渗透64

六、用协同论观点分析翻转课堂66

(一)协同论的基本原理66

(二)协同理论对翻转课堂的启示67

实施篇73

第五章 翻转课堂的发展73

一、国外翻转课堂发展阶段73

(一)萌芽阶段73

(二)发展阶段74

(三)推广阶段74

二、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现状75

(一)国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现状75

(二)国内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现状76

(三)翻转课堂成功教学案例分析78

第六章 典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81

一、杰姬·格斯丁的环形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81

二、罗伯特·陶伯特翻转课堂教学模型82

三、曾贞的“反转”教学图示83

四、张金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83

五、钟晓流的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84

六、文理通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85

(一)基于QQ群的班级学习共同体构建86

(二)课程开发87

(三)课前知识传递89

(四)课堂知识内化89

第七章 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92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92

二、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分类92

三、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策略93

(一)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策略93

(二)学生独立探究策略94

(三)学生合作学习策略94

四、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策略95

(一)教师制作教学视频的策略95

(二)教师教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策略96

(三)教师课堂教学的策略97

五、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相辅的策略98

六、翻转课堂翻转的程度策略99

(一)分步翻转策略99

(二)局部翻转策略99

(三)教学内容翻转策略100

(四)教学评价翻转策略100

七、翻转课堂学习策略设计100

(一)合作学习策略100

(二)启发式教学策略100

(三)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101

(四)促进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力提升的策略101

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策略102

(一)评价学生的作用102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03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104

九、翻转课堂须与其他教学组织策略密切结合108

第八章 翻转课堂的实施109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109

(一)任务导学109

(二)视频助学109

(三)习题测学110

(四)反馈评学110

(五)活动与互动110

(六)合作共学111

(七)竞争检测111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步骤111

(一)课前准备阶段112

(二)课中教学活动设计阶段114

三、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环节116

(一)微课程开发116

(二)课前深入学习117

(三)课堂学习活动组织117

四、开展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素117

(一)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118

(二)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119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119

(四)对硬件设施的要求120

(五)对教师的要求120

(六)翻转课堂对学习者的要求121

五、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22

(一)翻转课堂的实施范围与实施程度122

(二)翻转课堂的实质与形式问题122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负担问题123

(四)教师激励问题124

第九章 学生兴趣的激发125

一、兴趣对学习的作用125

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126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126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128

(三)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29

(四)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130

(五)利用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兴趣131

(六)提示学生激励自己产生兴趣的方法134

第十章 翻转课堂的设计136

一、教学设计原则136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136

(二)资源多样性原则136

(三)学习活动有意义性原则137

(四)个性化指导原则137

(五)任务适中原则137

(六)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原则137

二、学习目标设计138

(一)认知目标138

(二)实践能力138

(三)合作精神138

(四)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138

三、学习内容设计139

(一)教师课前导学部分139

(二)学生课外自学部分139

(三)教师课堂精讲部分139

(四)课堂师生研究部分140

四、学习活动设计140

(一)学习活动设计原则140

(二)学习活动性质设计141

(三)学习活动的具体形式141

五、学习过程设计143

(一)课前学习过程设计143

(二)课中学习过程设计144

(三)课后学习过程设计145

六、学习资源设计145

(一)微视频设计145

(二)学习任务单设计148

(三)其他形式资源设计150

七、学习环境设计150

(一)课下学习环境设计150

(二)课上学习环境设计151

八、学习时间设计151

(一)课前导学时间151

(二)课前自主学习时间151

(三)课堂讲授时间152

(四)课堂研讨时间152

(五)课后巩固时间152

九、学习评价设计152

(一)评价方法和依据152

(二)评价者153

(三)评价内容154

实践篇157

第十一章 浙江万里学院税法课程翻转课堂案例157

一、浙江万里学院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157

(一)税法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起因157

(二)税法课程的特点158

(三)分析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改革的理念160

(四)分析目前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态161

(五)设定税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目标162

(六)确定课程改革内容163

(七)分析课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66

(八)分析税法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166

二、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施168

(一)课程改革前期准备168

(二)具体实施过程168

(三)实施翻转课堂需要解决的关键点175

(四)本税法翻转课堂的改革点177

(五)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对比179

三、税法翻转课堂的教学特色185

(一)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85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贯穿始终185

(三)多种信息化工具交替并用185

(四)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结合185

(五)学习过程教师全程控制185

(六)课程内生性资源丰富186

(七)评价具有多角度性和过程性186

第十二章 基于参与式情景教学的微观经济学的翻转课堂187

一、微观经济学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187

(一)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187

(二)微观经济学实施基于参与式情景教学的翻转课堂的意义190

二、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及内容191

(一)具体改革目标191

(二)改革内容192

(三)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93

(四)实行此项改革的可行性194

三、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改革的实施195

(一)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实施方案195

(二)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196

(三)课程特色197

四、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198

第十三章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201

一、各阶段的实施要点201

(一)课前导学阶段——指导是关键201

(二)课前自学阶段——互动不容忽视201

(三)课中内化阶段——参与是重点202

(四)课后升华阶段——独立探索是目标203

二、翻转课堂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成绩的变化规律203

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备的条件分析204

四、实施翻转课堂所遇问题的解决204

五、实施翻转课堂的制约因素及破解方法205

六、实施翻转课堂的启示205

(一)调动兴趣最关键205

(二)习惯养成很重要206

(三)采用翻转课堂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充足的课外自学时间206

(四)压力用好可以变成动力207

(五)沟通教学目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207

(六)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可起到良好的效果208

(七)Moodle平台的使用便利了师生的互动208

(八)Moodle平台的普及帮助学生养成了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208

(九)翻转课堂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209

七、结语209

参考文献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