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3429169.jpg)
- 侯家驹著 著
-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082836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82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3
第一节 经济史与史学4
第二节 经济史与经济学7
第三节 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13
第二章 经济史演进的轨迹19
第一节 经济史的主体及其追求目标20
第二节 经济史中的制度因子及制度成本24
第三节 经济发展趋势与阶段论30
第四节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及大小国之分37
第五节 小结44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史阶段划分暨写作大纲47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史上阶段的划分48
第二节 本书撰写方式59
第二编 古代社会65
第四章 原始社会67
第一节 传说时期67
第二节 唐虞时期72
第三节 夏商二代77
第五章 西周(西元前1027-771年)——封建制度之建立与衰落87
第一节 出现近代国家雏形88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划时代意义91
第三节 封建制度下财经之优点97
第四节 封建制度下财经之缺失105
第五节 小结111
第六章 东周(西元前770-222年)——由封建社会到重商主义115
第一节 绪言115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崩颓119
第三节 战国的重商主义131
第四节 东周财经的优异面140
第五节 东周财经的缺失面147
第六节 小结152
第三编 第一次一元体制:秦汉——郡县制度155
第七章 由封建制度到一元体制:演变与特色163
第一节 政治趋于专制163
第二节 经济趋于统制170
第三节 社会趋于管制176
第四节 大一统在经济上的缺失182
第五节 大一统在经济上的贡献191
第六节 大一统与中国治乱循环199
第八章 大一统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205
第一节 从户口变迁看南方之逐渐开发205
第二节 阶级变迁与土地兼并210
第三节 人民生活情况216
第四节 财经职官概述221
第五节 赋役制度及政策227
第六节 货币金融制度233
第七节 社会福利政策240
第九章 大一统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245
第一节 公共建设246
第二节 科技进步及企业家的出现251
第三节 农业发展与重农措施254
第四节 工业发展与公营事业262
第五节 商业发展与经济中心之分布267
第六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274
第七节 秦汉财经得失279
第八节 大一统的崩溃287
第四编 第一次多元体制:后汉末至南北朝——坞堡经济293
第十章 多元体制下政经特色299
第一节 政治趋于乖离299
第二节 经济趋于隔离305
第三节 社会趋于疏离311
第四节 战火蹂躏下的破碎经济318
第五节 隔离与疏离的经济效果322
第六节 多元体制对经济的贡献327
第十一章 多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339
第一节 南方崭露头角339
第二节 阶级变迁与宗教勃兴348
第三节 人民生活情况357
第四节 政风与财经官制363
第五节 赋役制度及福利政策373
第六节 货币金融制度387
第十二章 多元体制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397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新整合398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公共建设415
第三节 农工业发展与公营事业427
第四节 商业发展暨经济中心436
第五节 国际贸易的曲折发展446
第六节 多元体制下财经得失449
第七节 小结——由分裂趋向统一457
第五编 第二次一元体制:隋至盛唐——府兵制度463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一元体制下政经特色467
第一节 政治趋于开明专制467
第二节 经济趋于放宽统制472
第三节 社会趋于松弛管制479
第四节 略论隋唐制度对后世的影响485
第五节 长安:世界性首都494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一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501
第一节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501
第二节 人民生活与由俭入奢505
第三节 财经官制510
第四节 府兵制度下的田制与税制516
第五节 货币金融制度528
第十五章 第二次一元体制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535
第一节 公共建设535
第二节 农矿业之发展540
第三节 科技暨工业发展548
第四节 商业发展与经济中心555
第五节 隋唐对外贸易560
第六节 隋唐财经得失564
第七节 小结:天下又由合而分576
下册583
第六编 第二次多元体制:中唐五代两宋——区域经济583
第十六章 第二次多元体制下政经特色587
第一节 政治离而少乖588
第二节 经济离而不隔592
第三节 社会离而鲜疏599
第四节 乱世经济残破及救济措施606
第五节 财经制度的变革610
第六节 此一期间经济之病象614
第十七章 第二次多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623
第一节 宗教发展与社会伦理623
第二节 东南愈重与西北愈轻627
第三节 人民生活632
第四节 财经官制636
第五节 赋役制度之演变640
第六节 公田、专卖及杂税650
第七节 货币金融制度655
第八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互助661
第十八章 第二次多元体制下的产业暨经济发展671
第一节 公共建设:治水与养士671
第二节 农矿业之发展677
第三节 科技暨工业发展688
第四节 商业暨都市发展698
第五节 对外贸易之拓展706
第六节 中唐至两宋财经得失713
第七节 小结:天下再由分而合726
第七编 第三次一元体制:元明清——中央集权731
第十九章 第三次一元体制下政经特色735
第一节 政治益趋专制736
第二节 经济益趋统制742
第三节 社会益趋管制749
第四节 中学西传与欧风东渐755
第五节 元代经济扩大掠夺与明清对经济的干预759
第六节 资本主义在明代萌芽?765
第二十章 第三次一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769
第一节 民智渐开与逐利渐炽770
第二节 南方担当财经重任779
第三节 人民生活784
第四节 财经官制790
第五节 税制之演变796
第六节 公田、专卖及杂税801
第七节 财政之疲敝810
第八节 货币制度821
第九节 信用制度826
第十节 社会救助与福利835
第二十一章 第三次一元体制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843
第一节 公共建设:交通与学校844
第二节 农矿业之发展851
第三节 科技暨工业发展861
第四节 工匠与行会875
第五节 商业暨都市发展891
第六节 对外贸易之起伏与移民899
第七节 元明清财经得失919
第八节 小结:天朝沦为弱国928
第廿一章附录 强迫学习的历程——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肇始935
第八编 结论955
第二十二章 结构间结论959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条件959
第二节 政治分合与经济发展962
第三节 政治循环的经济因子966
第四节 战争与经济970
第五节 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974
第六节 政府与经济发展978
第七节 文化与经济发展982
第八节 家族与经济发展987
第二十三章 结构内结论991
第一节 崇本观念与农业发展991
第二节 抑末观念下的工业停滞994
第三节 商业发展与企业家精神998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1001
第五节 科技与经济发展1004
第六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1007
第七节 土地与经济发展1011
第八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1014
第九节 产权、人权与经济发展1017
第二十四章 回顾与展望1027
第一节 回顾1029
第二节 展望1041
参考文献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