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432983.jpg)
- 梁福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42208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论文-写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语言基础知识1
1.1 语言1
1.1.1 语言的概念及含义1
1.1.2 语言的层面体系2
1.1.3 言语5
1.1.3.1 言语交际机理5
1.1.3.2 言语作品形成过程7
1.1.3.3 言语内容和形式10
1.1.4 语言的要素12
1.1.5 语言的性质14
1.1.6 特殊的语言现象18
1.2 语音和文字20
1.2.1 语音的概念及含义20
1.2.2 语音的性质20
1.2.3 语言体系的声音25
1.2.4 言语的声音27
1.2.5 汉语常见语流音变29
1.2.6 文字33
1.3 语义34
1.3.1 语义的概念及含义34
1.3.2 词义35
1.3.3 句义36
1.3.3.1 句义的结构36
1.3.3.2 句义的内容39
1.3.3.3 句义的类型40
1.3.3.4 句义的义位搭配41
1.3.3.5 句义的关系43
1.3.3.6 句义的形成45
1.3.4 语义的明确与不明确48
1.3.4.1 词义的明确与不明确48
1.3.4.2 句义的明确与不明确49
1.4 词汇50
1.4.1 词汇的概念及含义50
1.4.2 语言体系词汇51
1.4.2.1 词51
1.4.2.2 同定词组54
1.4.3 言语词汇54
1.5 语法55
1.5.1 语法的概念及含义55
1.5.2 语法的性质56
1.5.3 语法的单位57
1.5.4 词法58
1.5.4.1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58
1.5.4.2 语法形式和语法方式60
1.5.4.3 形态和形态分类61
1.5.5 句法61
1.5.5.1 句法结构意义61
1.5.5.2 句法结构形式61
1.5.5.3 句法结构成分62
1.5.5.4 句法结构分析法63
1.5.6 篇章法65
1.6 逻辑67
1.6.1 言语表达的逻辑性67
1.6.2 思维基础67
1.6.3 思维规律68
1.6.4 思维形式69
1.6.5 逻辑的不确定性70
1.7 语境74
1.7.1 上下文语境74
1.7.2 情景语境75
1.8 语体78
1.8.1 语体的概念及含义78
1.8.2 口语语体78
1.8.3 书面语体80
1.8.3.1 事务语体80
1.8.3.2 政论语体82
1.8.3.3 文艺语体83
1.8.3.4 科技语体85
1.8.4 交融语体85
1.8.4.1 科技文艺语体86
1.8.4.2 新闻语体87
1.8.4.3 演讲语体88
1.8.4.4 广告语体90
1.8.5 语体与文体91
1.9 修辞92
1.9.1 修辞的概念及含义92
1.9.2 修辞的性质93
1.9.3 修辞现象(方式)95
1.9.3.1 内容修辞和形式修辞95
1.9.3.2 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96
1.9.3.3 语言要素修辞100
1.9.3.4 辞格修辞和辞趣修辞105
1.9.4 修辞的层面107
1.10 本章结语107
第2章 科技语体概论109
2.1 科技语体的概念109
2.2 科技的概念及分类109
2.2.1 科学的概念及含义109
2.2.2 技术的概念及含义110
2.2.3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111
2.2.4 科学的分类112
2.2.4.1 自然科学112
2.2.4.2 社会科学114
2.2.4.3 思维科学115
2.2.4.4 人体科学115
2.2.4.5 边缘科学116
2.2.4.6 哲学116
2.2.4.7 科学学117
2.2.5 科技分类体系118
2.3 科技语体的表达方式118
2.3.1 记叙118
2.3.2 描写121
2.3.3 说明124
2.3.4 议论127
2.3.5 抒情130
2.4 科技语体的分类131
2.4.1 按学科门类分类132
2.4.2 按表达方式分类133
2.4.2.1 记叙体134
2.4.2.2 说明体135
2.4.2.3 评论体137
2.4.2.4 学术体140
2.4.2.5 综合体144
2.4.3 按言语境界分类145
2.4.3.1 记述体145
2.4.3.2 表现体146
2.4.3.3 糅合体147
2.4.4 按表述专业性分类148
2.4.4.1 专门体148
2.4.4.2 通俗体149
2.4.5 按文体类别分类149
2.4.5.1 论著体150
2.4.5.2 报告体152
2.4.5.3 问答体154
2.4.5.4 辞书体156
2.4.6 与科技相关的非科技语体158
2.5 学术体的特点158
2.5.1 用词特点158
2.5.2 语法特点167
2.5.3 超语言特点172
2.6 科技语体修辞特点174
2.7 本章结语175
第3章 科技语体语法176
3.1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76
3.2 语素178
3.3 词178
3.3.1 词和词类178
3.3.2 实词179
3.3.3 虚词188
3.3.4 词的兼类191
3.3.5 体词和谓词192
3.4 词组192
3.4.1 词组概说192
3.4.2 词组的分类192
3.5 句子195
3.5.1 句子的概念195
3.5.2 句子成分的划分195
3.5.3 句子的结构分类195
3.5.4 句子的语气分类196
3.6 单句196
3.6.1 主语和谓语196
3.6.2 宾语和补语198
3.6.3 定语和状语200
3.6.4 特殊成分204
3.7 复句205
3.7.1 复句概述205
3.7.2 复句的类型206
3.7.3 多重复句209
3.7.4 紧缩复句211
3.8 句群212
3.8.1 句群概述212
3.8.2 句群的类型213
3.8.3 句群与复句、段落的联系和区别215
3.9 英文语法一般原则215
3.10 本章结语228
第4章 科技语体标准229
4.1 标点符号229
4.1.1 标点符号的分类及功能229
4.1.2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229
4.1.3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240
4.1.4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243
4.1.5 标点符号新旧标准差异说明247
4.1.6 标点符号的活用248
4.2 数字249
4.2.1 数字规范使用的依据249
4.2.2 数字形式的选用250
4.2.3 数字形式的使用252
4.2.4 罗马数字的使用256
4.3 量和单位256
4.3.1 物理量257
4.3.1.1 量的概念257
4.3.1.2 量制258
4.3.1.3 量的单位和数值258
4.3.1.4 量的方程式259
4.3.1.5 量的量纲259
4.3.1.6 量纲一的量260
4.3.1.7 量名称和符号260
4.3.1.8 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264
4.3.2 计量单位265
4.3.2.1 单位的概念266
4.3.2.2 单位制266
4.3.2.3 国际单位制267
4.3.2.4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267
4.3.2.5 单位一271
4.3.2.6 单位名称和符号271
4.3.3 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272
4.3.3.1 量及其符号272
4.3.3.2 单位名称及其中文符号276
4.3.3.3 单位国际符号278
4.3.3.4 词头281
4.3.3.5 法定单位282
4.3.3.6 量纲匹配284
4.3.3.7 行文统一284
4.3.4 量和单位使用常见问题284
4.3.5 常用领域量和单位使用注意事项286
4.3.6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288
4.4 引文290
4.4.1 著录原则290
4.4.2 标注方法290
4.4.3 著录项目和格式293
4.4.4 类型标志299
4.4.5 规范著录细则300
4.5 本章结语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