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厚德载物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厚德载物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 王建民,张海洋,贾仲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69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厚德载物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王建民 张海洋 贾仲益1

一、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认识1

1.1 两种不同的文化概念1

1.2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的价值和意义3

1.3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项目的开展6

二、目标民族文化现状和发展需求6

2.1 目标民族的分布状况6

2.2 目标社群的文化资源8

三、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经验9

3.1 通过社区学校传授民族语言10

3.2 调动传统文化资源重建精神社群10

3.3 各界精英积极介入民族文化保护11

3.4 结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文化12

3.5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是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因素13

四、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4

4.1 自然生态资源基础和话语权丧失14

4.2 民族语言文字濒临失传18

4.3 民族聚居社群难以维系19

4.4 权利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缺失20

4.5 民族文化工作管理失调21

五、分析和认识23

5.1 文化与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23

5.2 自然生态资源是文化生存的基础24

5.3 主体的发展决策参与权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的核心25

5.4 民族社群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最终载体25

六、行动的原则与方向26

6.1 观念更新26

6.2 体制创新27

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陈韦帆 张海洋30

一、赫哲族概况31

1.1 分布31

1.2 地理31

1.3 人口32

1.4 历史33

二、赫哲族文化处境35

2.1 生态和生计基础35

2.2 商业交往36

2.3 衣食住行37

2.4 婚姻家庭和丧葬习俗38

2.5 语言39

2.6 宗教40

2.7 氏族、社区和政治组织41

2.8 教育41

2.9 民俗42

三、成就与问题43

3.1 政府的民族文化保护43

3.2 民族文化精英的努力46

3.3 居民的评价46

四、分析与建议47

五、结语50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卡丽娜 王莉 张海洋52

一、历史与现状52

1.1 历史文化传统52

1.2 社会现状55

1.3 基层文化变迁58

二、问题归因分析69

2.1 资源丧失69

2.2 文化机构状况78

2.3 旅游业的潜力和局限80

三、行动建议81

3.1 保护原住民权益,复兴狩猎业,发展驯鹿业81

3.2 建立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和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85

3.3 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农牧猎民参与和受益85

塔吉克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杨玲 王建民87

一、文化发展状况87

1.1 塔吉克族族名与人口分布状况87

1.2 生态与生计88

1.3 文化遗产89

1.4 语言文字的使用91

1.5 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91

1.6 宗教信仰94

1.7 艺术95

1.8 旅游开发96

二、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97

2.1 资源问题97

2.2 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教育问题98

2.3 民间文化生存危机100

2.4 民族文化工作体制的问题101

2.5 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冲突101

三、问题分析与思考103

3.1 发展艰难与权益维护103

3.2 社区凝聚力作用分析104

3.3 认识上的不足104

四、政策建议105

4.1 设立文化传承保护基金105

4.2 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区建设106

4.3 塔吉克文字的创建106

4.4 立法保护107

4.5 体制创新107

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刘颖 王建民109

一、文化发展状况109

1.1 塔塔尔族历史渊源109

1.2 塔塔尔族人口分布与变迁111

1.3 塔塔尔族的社会经济111

1.4 塔塔尔族的语言文字、习俗与信仰112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112

2.1 塔塔尔族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面临消失的危险113

2.2 塔塔尔族的墓地问题115

2.3 塔塔尔族语言、服饰、饮食、音乐和舞蹈方面所面临的问题116

2.4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问题117

三、对塔塔尔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建议118

3.1 保护和维修塔塔尔族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物118

3.2 维护和保护好塔塔尔族墓地119

3.3 建议修建塔塔尔族文化中心120

3.4 关于塔塔尔族传统节日“撒班节”的建议121

京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陈家柳 袁丽红122

一、京族概况122

1.1 人口分布与族源族称122

1.2 居地行政辖属沿革122

1.3 环境与资源条件123

1.4 传统生计与文化124

1.5 京族三岛社会历史变迁125

二、京族文化资源现状126

2.1 语言文字126

2.2 传统宗教128

2.3 非物质文化129

2.4 文化遗产的整理130

2.5 旅游与经济开发131

2.6 社会文化体制和京族艺术表演团体133

三、京族传统文化的变迁134

3.1 环境变迁与影响134

3.2 服饰的变迁135

3.3 “哈节”的变迁136

3.4 房屋建筑的变迁138

3.5 传统社会组织的变迁138

四、京族文化发展问题探析139

4.1 民族文化的衰落140

4.2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140

4.3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尚未得到开发利用141

五、对策和建议142

5.1 大力宣传,引起重视142

5.2 把握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43

5.3 抢救濒临灭绝的京族优秀传统文化144

5.4 尽快建立京族生态博物馆144

5.5 在民俗旅游中体现民族特色145

广西毛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黄仲盈 俸代瑜 贾仲益147

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148

1.1 地理环境与资源条件148

1.2 人口构成149

1.3 历史沿革149

二、毛南族民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149

2.1 历史渊源及族名族称149

2.2 传统文化及其变迁150

三、民族文化发展现状及保护成果157

3.1 主要文化遗迹157

3.2 民间典籍、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及出版状况160

3.3 民间文艺创作成果160

3.4 傩文化发展现状160

3.5 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传承状况163

3.6 雕刻艺术发展现状164

四、毛南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164

4.1 民族语言日趋式微165

4.2 典籍整理、文学艺术创作力量薄弱165

4.3 文化遗迹损坏严重166

4.4 生活习俗日趋丧失本民族的特色167

4.5 傩文化传承出现断层167

4.6 花竹帽工艺面临失传168

4.7 雕刻艺术日渐消失169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见和建议170

5.1 一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170

5.2 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171

5.3 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173

5.4 调研组的意见和建议175

普米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胡文明 胡江梅 和一兰179

一、普米族文化保护现状评估179

1.1 普米族传统文化的保存情况180

1.2 普米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评价18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85

2.1 普米语——即将消亡185

2.2 普米族民间文化——危在旦夕187

2.3 韩规文化——濒临失传187

三、原因分析188

3.1 认识的误区与偏见导致普米族文化空间的缩减与普米族民间文化的消失188

3.2 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使普米族传统文化特色逐渐消失,加大了保护与发展的难度188

3.3 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有力的扶持189

3.4 现代技术和传媒的冲击189

3.5 打工潮的影响189

3.6 发达地区的文化冲击189

3.7 市场狭小,缺乏经济实力和现代传媒的支持190

3.8 保护和研究工作力度不够190

四、对策与建议190

4.1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民族中达成共识191

4.2 利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192

4.3 建立经费投入机制192

4.4 建立普米文化保护协会和专门研究机构193

4.5 对普米族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盘查摸底和清理193

4.6 建立民族文化遗产综合评估体系194

4.7 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194

4.8 把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195

4.9 把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195

4.10 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结合起来195

4.11 加强和重视博物馆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特殊作用196

4.12 进一步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196

云南芒景布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报告&张晓琼 刘亚雄 许江梅等198

一、芒景村自然地理概况198

1.1 澜沧县与惠民乡概况198

1.2 芒景布朗族村概况201

二、有关芒景布朗族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201

三、芒景布朗族社会文化状况及其特点203

3.1 芒景布朗族与茶203

3.2 芒景布朗族茶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205

3.3 布朗族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的振兴与发展209

四、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4

五、对策建议216

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困境与中国民族文化生态建设&张海洋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