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楣声·脉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周楣声·脉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3448485.jpg)
- 周楣声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4361243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楣声·脉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说明1
初版前言1
上篇 概述3
第一节 研究脉学的目的3
第二节 脉学的研究必须是中西医学理论互相结合7
第三节 脉学在中西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依据12
第四节“脉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实际价值19
一、中医对病因学和发病学的认识19
二、脉学对病因学的诊断价值25
三、脉学对发病学的诊断价值27
第五节 脉学是感官的经验科学30
一、经验科学就是用思想去把握客观实在30
二、经验科学必须以逻辑学为工具33
三、经验科学必须矫正“断之以臆”的思想偏弊40
第六节 脉学的触诊方法不能用机械描绘代替43
一、触诊在脉学上的优缺点43
二、机械描绘在脉学上的优缺点45
中篇 左右寸口分候脏腑机理阐探53
第一节 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学说在目前的处境53
第二节 中医脉学根源的历史回顾55
一、脉在中医学说中的双重含义55
二、上古三部九候的诊法乃是血管之脉与经络之脉的集合58
三、独取寸口是三部九候诊法的简化和演进61
1.寸口、脉口、气口三种不同名称的释义61
2.寸口在上古诊法中早具有重要地位62
3.九候成三的诊法是独取寸口的过渡阶段62
4.独取寸口的实际意义和时代背景63
5.以寸口六部分候脏腑是独取寸口的进步和发展64
6.分候与分配乃是这一学说唯物与唯心的分界线65
第三节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学说根源和客观凭据66
一、两手寸口寸关尺六部分候脏腑的分配方法不是出自《内经》66
二、秦越人是这一学说的奠基者70
三、六部脉象的不同变化确是临床上常见的事实73
第四节 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阐释途径75
一、应从有确定内容的假设开始75
二、应从人身上下左右的一般关系与左右寸口的特殊关系互相推理76
三、应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和脉学根源中发掘78
第五节 经络学说是阐释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唯物基础79
一、经络学说是中医脉学的根源和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79
二、经络系统的存在形式80
三、寸口为脉之大会是经络作用的集中体现81
1.寸口为脉之大会,是以“肺朝百脉”为其根源81
2.由肺朝百脉引证出寸口为脉之大会的机理84
四、经气和血流有如风和水的关系86
第六节 左右寸口与相应脏腑之间的定位机制88
一、寸口与相应脏腑的一般关系88
二、寸口与相应脏腑的特殊关系89
1.传统的观念89
2.折中的推理与各部定位的设想92
第七节 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生理与病理的各种脉象100
一、寸口六部的生理脉象100
1.寸口六部的生理脉象是权衡以平100
2.寸口六部的生理脉象是以五脏为主101
3.判别寸口六部平脉与病脉必须内因与外因相结合102
4.阴阳法则是脉象变化的基本规律与表现形式103
二、寸口六部的病理脉象105
1.十二经脏症候群的病理脉象105
2.奇经八脉症候群的脉象116
3.五邪刚柔相逢一脉十变的病理脉象120
第八节 应该认清左右寸口分候脏腑在中医脉诊中应有的地位124
一、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诊法,并不是中医脉学的主要内容124
二、血管之脉与经络之脉乃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125
下篇 脉象分类及各种脉象的病理基础129
第一节 对脉象名称的认识129
一、中医辨脉的各种名称129
1.《内经》辨脉的各种名称129
2.《难经》辨脉的各种名称132
3.张仲景辨脉的各种名称132
二、西医辨脉的各种名称135
三、中西合流的各种脉象136
第二节 脉象分类的意义和历史137
一、脉象分类的意义137
二、脉象分类的历史138
1.上古分类法138
2.中古分类法140
3.晚近分类法141
三、脉象分类的准则141
1.必须明确脉象概念的定义和属性141
2.根据脉象的本质属性进行划分143
3.形态和节律是脉象分类的主要依据144
第三节 复合脉象的内在条件和病理意义148
第四节 对脉象示意图的说明151
第五节脉象形态改变的病理基础153
第六节 脉象节律改变的病理基础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