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倾听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学倾听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457189.jpg)
- 宋立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320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学倾听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缘起1
(一)理论审思:倾听意义重大,对其关注是教学论研究实践品性的体现1
(二)现实审视:课堂教学忽视倾听,“静悄悄的革命”势在必行3
(三)思考历程:从教学技巧到丰富内涵的渐进理解7
(四)条件催生:对本真教学的理解以及多学科的启发10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3
(一)相关领域中的倾听研究13
(二)教育领域中的倾听研究19
(三)对倾听研究现状的分析26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28
(一)研究思路28
(二)研究方法30
(三)研究价值31
第一章 倾听:一个意蕴丰富的词语33
一 词源学考察:倾听基本含义的初现34
(一)汉语语境中的“倾听”34
(二)英语语境中的“倾听”37
二 生理学考察:倾听是复杂的思维活动38
(一)倾听是一种主动、复杂的行为38
(二)倾听涉及多种刺激和思维活动39
三 社会学考察:倾听蕴含着积极的人文态度40
(一)倾听是人际交往沟通的重要方式40
(二)倾听蕴含着积极的人文态度42
四 哲学考察:倾听的生存意味、共在特征与德性特点44
(一)倾听是人本真的存在方式44
(二)倾听体现了共在的关系45
(三)倾听具有德性特点47
第二章 教学倾听:内涵、性质与审美阐释53
一 教学倾听的定义及其解析53
(一)教学倾听的定义53
(二)教学倾听定义解析55
二 教学倾听的性质64
(一)目的性与工具性共存65
(二)求真性与向善性共在66
(三)情感性与智慧性相伴67
(四)创造性与审美性相随68
三 教学倾听的审美阐释68
(一)教学倾听中所蕴含的美的表现69
(二)教学倾听中所蕴含的美的实质73
第三章 教学倾听的两维分析75
一 教学倾听的品性之维分析75
(一)倾听:教学中的“我—你”相遇与共在75
(二)教学倾听:体现了教学的自成目的性87
二 教学倾听的理性之维分析92
(一)教学的复杂性与多种样式和教学实践93
(二)教学倾听:创造三重意义与关系的实践95
(三)教学倾听:一种教学实践智慧98
第四章 教学倾听的主体分析110
一 教师作为倾听者110
(一)教师作为倾听者:原因分析111
(二)教师作为倾听者:角色溯源119
(三)教师作为倾听者:角色转变130
二 学生作为倾听者132
(一)学生作为倾听者:可能性与必然性132
(二)学生作为倾听者的目标:成为会倾听的人134
(三)学生作为倾听者:角色转变138
三 师生倾听体现的是教学关系发展的逻辑140
第五章 课堂教学倾听的现状143
一 研究视角选择说明144
二 基于倾听水平的考察:五种层次水平146
(一)倾听的缺失146
(二)选择性倾听153
(三)评价性倾听156
(四)解释性倾听156
(五)移情性倾听158
三 基于倾听主体互动的考察:四种模式158
四 基于倾听两维视角的考察:品性与理性情况161
第六章 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165
一 “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含义与特点165
(一)“倾听着”的课堂教学:“静悄悄的革命”愿景的产物165
(二)“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含义与样态166
(三)“倾听着”的课堂教学:特点分析173
二 “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典型诠释175
(一)达克沃斯的课堂教学175
(二)佐藤学观察并倡导下的课堂教学177
(三)瑞吉欧教育模式中的课堂教学178
三 “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过程180
(一)倾听前:倾听意识的萌生181
(二)倾听中:倾听技巧、态度情感的参与185
(三)倾听后:倾听智慧调控下的回应189
四 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困难与达成策略199
(一)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可能的困难200
(二)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达成策略209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217
附录B 学生访谈提纲219
参考文献220
后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