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症监测与治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祥瑞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566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险症-护理;险症-治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症监测与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操作性技术第一章 血管穿刺测压技术1
第一节 动脉穿刺1
一、动脉穿刺前准备1
二、穿刺技术3
三、临床应用5
第二节 中心静脉置管8
一、穿刺和置管途径9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4
三、穿刺置管的操作方法15
四、临床意义18
五、并发症和防治措施20
第三节 肺动脉导管22
一、导管结构22
二、临床应用23
三、置管方法26
四、监测指标28
五、临床意义31
第二章 体腔穿刺技术36
第一节 胸腔穿刺36
一、适应证36
二、操作过程36
三、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7
第二节 心包穿刺38
一、适应证39
二、操作过程39
三、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0
第三节 腹腔穿刺41
一、适应证42
二、操作过程42
三、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3
第四节 腰椎穿刺44
一、适应证45
二、操作过程45
三、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6
第三章 留置导管技术48
第一节 鼻胃管48
一、适应证48
二、临床意义48
三、操作过程49
四、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9
第二节 导尿管50
一、适应证51
二、操作过程51
三、注意事项52
四、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2
第四章 内镜检查技术57
第一节 纤维支气管镜57
一、适应证57
二、纤维支气管镜的基本构造58
三、操作过程60
四、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62
第二节 胃镜检查62
一、适应证63
二、临床意义63
三、操作过程64
四、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65
第三节 结肠镜66
一、适应证66
二、临床意义66
三、操作过程67
四、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68
第四节 小肠镜69
一、适应证70
二、临床意义70
三、操作过程70
四、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72
第二篇 支持性技术第五章 氧疗75
第一节 氧疗装置75
一、低浓度和中等浓度氧疗装置75
二、可提供高浓度氧及操作方法较复杂的氧疗装置76
第二节 氧疗分类77
一、无控制性氧疗78
二、控制性氧疗78
第三节 高压氧疗78
一、适应证79
二、禁忌证80
三、并发症80
四、高压氧舱的种类81
五、治疗方法82
六、注意事项82
第六章 气道管理85
第一节 口咽通气道85
一、口咽通气道的结构85
二、口咽通气道的类型85
三、口咽通气道的选择与放置方法86
四、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87
第二节 鼻咽通气道87
一、鼻咽通气道的结构87
二、鼻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88
三、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88
第三节 气管内插管89
一、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89
二、解剖基础89
三、常用的插管器械90
四、插管方法91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92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93
一、适应证93
二、操作步骤93
三、局限性94
第五节 逆行插管95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95
二、操作步骤95
三、并发症95
第六节 光源引导气管插管96
一、TrachlightTM光棒96
二、盲探气管插管装置97
第七节 气管切开98
一、颈部解剖98
二、适应证98
三、操作步骤99
四、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99
第七章 机械通气技术103
第一节 机械通气103
一、机械通气的原理104
二、机械通气模式104
三、机械通气的适应证107
四、机械通气的实施方法107
五、使用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108
第二节 无创通气108
一、无创通气的机制109
二、无创通气的适应证109
三、无创通气的方法109
四、无创通气的并发症110
五、无创通气的禁忌证110
第三节 呼吸机撤离111
一、撤离前评估111
二、撤离方法112
三、撤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12
第八章 辅助循环技术114
第一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114
一、装置构成114
二、工作原理115
三、适应证、禁忌证及应用指征116
四、操作方法117
五、撤离指征120
六、并发症及防治120
第二节 体外膜肺氧合122
一、装置构成122
二、工作原理124
三、适应证和应用指征125
四、禁忌证126
五、模式选择127
六、操作方法129
七、过程管理131
八、并发症及防治135
第三节 左心室辅助装置139
一、工作原理139
二、分类139
三、适应证、指征、禁忌证140
四、并发症及防治141
第九章 心脏电复律、除颤和起搏146
第一节 电复律和除颤146
一、除颤仪的工作原理147
二、电复律的类型147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149
四、操作方法150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151
第二节 人工起搏器151
一、适应证152
二、心脏起搏系统的类型152
三、安装方法154
第十章 血液净化技术160
第一节 腹膜透析160
一、原理160
二、置管方法161
三、指征和反指征161
四、透析模式163
五、充分性评估164
六、腹膜平衡试验165
七、腹膜透析处方的调整166
八、并发症167
九、拔管指征170
十、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指征170
第二节 血液透析171
一、原理171
二、血液透析系统171
三、血管通路建立173
四、适应证173
五、充分性评估173
六、血液透析常用处方174
七、透析抗凝175
八、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177
第三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81
一、分类181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82
三、治疗时机和模式选择183
四、血管通路的选择183
五、抗凝方法183
六、并发症184
第十一章 体温调控技术190
第一节 亚低温技术190
一、亚低温概念的提出和分类191
二、亚低温治疗指征和机制191
三、亚低温治疗方法192
四、亚低温治疗的最佳时机和时程192
五、复温方法193
第二节 深低温技术193
第三节 保温技术194
一、低体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195
二、保温技术的关键195
第三篇 心肺复苏技术第十二章 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201
第一节 心肺复苏概述201
第二节 心肺复苏的历史202
一、国外心肺复苏的历史回顾203
二、中国心肺复苏的历史回顾204
第三节 心肺复苏国际会议及指南的发展历史205
一、2000年前的心肺复苏指南205
二、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6
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7
四、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8
第四节 心肺复苏展望208
第十三章 心肺复苏术211
第一节 基础生命支持211
一、基础生命支持的适应证211
二、现场心肺复苏程序212
三、除颤及其方法217
第二节 高级生命支持218
一、通气与氧供218
二、循环支持方法220
三、血管活性药物221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224
第三节 心肺复苏后的支持治疗227
一、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的恢复227
二、复苏的最佳反应228
三、单器官或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229
第四节 心肺复苏的终止与伦理学问题231
一、伦理原则232
二、停止和不进行CPR的标准233
三、终止复苏233
第十四章 特殊情况下的急救和复苏236
第一节 创伤236
一、创伤的分类236
二、早期评估和抢救原则237
三、基础生命支持237
四、高级生命支持238
第二节 淹溺239
一、病因240
二、临床表现240
三、治疗241
第三节 低体温242
一、病因243
二、临床表现243
三、一般治疗原则244
四、心搏骤停的抢救244
第四节 致命性哮喘245
一、临床表现246
二、处理原则246
三、辅助通气248
第五节 电击和雷击249
一、原因250
二、临床表现250
三、治疗原则250
第六节 妊娠心脏骤停252
一、原因253
二、预防措施253
三、心搏骤停的复苏特点254
四、急诊剖宫产254
第七节 致命性过敏反应255
一、病原学256
二、症状体征256
三、鉴别诊断257
四、急救和复苏257
第八节 中毒259
一、药物中毒259
二、处理原则261
三、注意事项262
第十五章 院前心肺复苏265
第一节 院前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265
一、院前心肺复苏与生存链的关系265
二、院前心肺复苏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266
第二节 院前心肺复苏的实施266
一、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心脏骤停时正确的初步应对方案267
二、非专业急救者胸外按压的实施267
三、非专业急救者进行院前心肺复苏之呼吸支持267
四、早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268
五、非专业急救者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269
六、停止心肺复苏的情况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