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丛书 通信IC设计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丛书 通信IC设计 下
  • 李庆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5255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18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程序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丛书 通信IC设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5章 通信原理与单载波芯片设计645

5.1 通信原理与设计基础646

5.1.1 通信系统模型646

5.1.2 常见的各种调制方式647

5.1.3 通信链路的关键要素656

5.1.4 射频模型662

5.1.5 调整射频的3个重要手段674

5.2 常见的通信解调套路684

5.2.1 解调套路概述684

5.2.2 解调实现方法685

5.2.3 完整通信链路解调实例:数据直播星系统设计695

5.3 DVB-S系统概述708

5.3.1 DVB-S整体流程介绍709

5.3.2 DVB-S系统的数据扰码709

5.3.3 DVB-S系统的外编码模块709

5.3.4 DVB-S系统的卷积交织710

5.3.5 DVB-S系统的卷积编码712

5.3.6 DVB-S系统的QPSK调制712

5.4 DVB-S信道接收算法原理713

5.4.1 QPSK信号数学表示713

5.4.2 接收算法的特性需求714

5.4.3 QPSK解调总体设计715

5.4.4 QPSK解调载波恢复电路715

5.4.5 QPSK符号时钟同步电路723

5.4.6 QPSK解调辅助电路728

5.5 DVB-S信道接收机设计实例729

5.5.1 信号命名规范与约定729

5.5.2 QPSK数字解调器的整体结构730

5.5.3 QPSK内部共用模块的电路设计731

5.5.4 载波恢复模块的电路设计739

5.5.5 符号同步电路745

5.6 DVB-S信道编解码设计实例750

5.6.1 信道编解码的整体流程751

5.6.2 Viterbi译码752

5.6.3 帧同步760

5.6.4 解交织764

5.6.5 RS译码765

5.6.6 解扰及同步772

附录A DVB-S系统解调的算法推导773

附录B GF(28)RS运算表782

附录C通信解调芯片的简化设计实例786

总结788

第6章 多载波通信芯片设计789

6.1 OFDM设计思想与通用解调过程790

6.1.1 OFDM的技术特点790

6.1.2 OFDM的基本原理793

6.1.3 OFDM的解调套路793

6.2 MIMO技术796

6.2.1 MIMO系统原理797

6.2.2 MIMO中的空时编码798

6.2.3 MIMO与OFDM的结合799

6.2.4 LTE中的MIMO800

6.2.5 LTE中MIMO的简单解调套路801

6.2.6 超越MIMO:非正交多址802

6.3 WiFi的基础知识804

6.3.1 802.11系列标准806

6.3.2 802.11的几个关键概念808

6.3.3 802.11的通信模型812

6.4 802.11 a发射机设计814

6.4.1 802.11a的技术参数概述814

6.4.2 802.11a的帧结构817

6.4.3 802.11a的发送流程819

6.4.4 802.11a发射机的实现原理820

6.4.5 802.11a发射机的Matlab实现832

6.4.6 802.11a发射机的Verilog实现836

6.5 802.11 a接收机设计837

6.5.1 802.11a接收机的适用范围837

6.5.2 802.11a接收机的整体概述838

6.5.3 802.11a接收机的算法原理概述843

6.5.4 802.11a接收机的模块设计851

6.5.5 802.11a接收机中用到的一些查表模块873

6.6 802.11 b发射机设计877

6.6.1 802.11 b的帧结构878

6.6.2 802.11b发射内容归纳879

6.6.3 802.11b的标准发射过程879

6.6.4 802.11b发射数据产生881

6.6.5 802.11b发射机的硬件详细设计889

6.7 802.11 b接收机设计891

6.7.1 802.11b接收机概述891

6.7.2 802.11b接收机的算法原理891

6.7.3 802.11b接收机的接收流程892

6.7.4 802.11b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小结901

6.7.5 802.11b接收机的实际硬件实现901

6.7.6 802.11 b接收机的部分通用模块设计924

6.8 完整的802.11a/b/g芯片设计案例927

6.8.1 802.11 a/b/g系统设计927

6.8.2 802.11g接收机前端的信号处理模块931

6.8.3 802.11g接收机前端的控制处理模块953

6.8.4 802.11g发射机前端的信号处理模块959

6.8.5 802.11 g芯片的一些附加模块972

6.9 802.11技术新的发展973

6.9.1 802.11系列的发展脉络973

6.9.2 802.11n关键技术概述978

6.9.3 802.11n的帧格式981

6.9.4 802.11ac的物理层988

6.9.5 802.11ac的发射机990

6.9.6 802.11ac新特性997

6.9.7 802.11ah:802.11的物联网标准1001

6.9.8 802.11的全双工传输技术1007

6.9.9 802.11n商业芯片示例1011

附录A 802.11b接收机的理论基础1012

附录B 802.11a/ g接收机算法的Matlab代码概述1021

总结1031

第7章 复杂通信系统设计1032

7.1 大型通信系统简介1033

7.1.1 概述1033

7.1.2 公网系统的演进1033

7.1.3 大型通信系统的特点1034

7.2 LTE系统简介1043

7.2.1 LTE系统构架1044

7.2.2 LTE物理层1046

7.2.3 LTE的关键技术1066

7.2.4 LTE的一些浅显描述1071

7.3 LTE的物理层过程及关键算法1073

7.3.1 上行共享信道(PUSCH)1073

7.3.2 上行控制制信道(PUCCH)1076

7.3.3 随机接入信道(PRACH)1080

7.3.4 下行共享信道(PDSCH)1085

7.3.5 下行控制信道(PDCCH)1087

7.3.6 下行PBCH1094

7.3.7 PHICH1095

7.3.8 PCFICH1096

7.3.9 SRS过程1097

7.3.10 上行信道的功率控制1098

7.3.11 HARQ重传1101

7.3.12 终端对物理层的处理1105

7.3.13 基站对物理层的处理1106

7.3.14 其他算法1109

7.4 LTE系统开发的简要说明1116

7.4.1 复杂通信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1116

7.4.2 LTE的软件框架1118

7.4.3 LTE高层算法1119

7.4.4 LTE芯片概述1122

7.5 LTE基站芯片设计1124

7.5.1 LTE基站基带芯片的需求分析1124

7.5.2 LTE基站芯片的参考构架1130

7.5.3 LTE基带芯片的设计参考1136

7.5.4 基于ESL的LTE基站芯片开发案例1142

7.6 基于FPGA的LTE基带方案1152

7.6.1 基站基带模块在LTE系统中的位置1152

7.6.2 基站基带模块的硬件架构1153

7.6.3 基带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153

7.6.4 FPGA功能设计1155

7.7 LTE典型基站产品的内部结构解析1161

7.7.1 研究LTE基站产品的目的1161

7.7.2 基站的内部结构1162

7.7.3 主板主要器件分析1162

7.7.4 对基站芯片/FPGA开发的启示1164

7.8 5 G系统展望1165

7.8.1 5G的愿景1165

7.8.2 5G整体开发思路1166

7.8.3 5 G网络架构1166

7.8.4 5 G的核心技术1168

总结1175

缩略语1176

参考文献1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