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远战 美国全球公域介入与远程打击概念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远战 美国全球公域介入与远程打击概念的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475378.jpg)
- 毛翔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993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远程导弹-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远战 美国全球公域介入与远程打击概念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维持公域介入的关键:远程打击能力1
摘要2
第一节 关于远程打击的思考11
一、国防部冷战后规划框架12
二、面向新规划框架16
三、不断扩展的作战范围17
四、对前方基地的威胁18
五、对水面舰艇的威胁20
六、复杂化远程作战22
七、以密集、先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封锁空间23
八、变化中的目标设置24
九、新框架假设25
第二节 未来远程打击系统系列的属性评估27
一、陆基远程攻击机的续航力和持久性28
二、海基战机的续航力和持久性29
三、渗透战机的生存能力30
四、影响生存能力的其他因素33
五、渗透能力和防区外打击能力之间的平衡34
六、渗透和防区外打击属性39
第三节 下一代远程打击系统系列45
一、发展均衡的陆基轰炸机部队45
二、目前的轰炸机适应挑战吗46
三、消除差距——新型渗透轰炸机49
四、轰炸机载荷、成本和兵力规模的关系50
五、提高新型轰炸机可负担性的选项54
六、提高航母打击范围和持久性56
七、向前进还是保持错误方向56
八、发展未来航母舰载机联队58
九、未来远程防区外弹药59
十、未来航空电子攻击62
十一、维持“核三角”力量的空中分支64
第四节 措施及实施66
一、远程打击长期投资的顺序安排67
二、发展均衡的远程打击系统系列70
三、国防工业基础71
第二章 实现远程打击: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及国会的考虑75
摘要76
第一节 快速全球打击的背景79
一、快速全球打击任务79
二、常规弹道导弹与快速全球打击任务83
第二节 快速全球打击的计划与项目85
一、海军项目85
二、空军项目90
三、国防系统常规快速全球打击项目93
第三节 快速全球打击的国会立法活动97
一、2003年与2004年97
二、2005年98
三、2006年与2007年99
四、2008年100
五、2009年102
六、2010年103
七、2011年103
八、2012年104
九、2013年105
第四节 快速全球打击的国会议题106
一、评估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合理性106
二、对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导弹发射误判的可能性108
三、审查替代方案111
四、军备控制问题115
五、权衡利益与风险117
第三章 美俄防务界对美国发展远程打击能力的观点119
第一节 远程打击:美国威慑与战略优势的基石120
一、远程力量投射:一种必要的战略手段121
二、远程打击——美国的战略优势123
三、结论124
第二节 远程常规打击:一个联合的系统家族125
第三节 美国应加快发展下一代远程打击系统:2018轰炸机136
一、下一代远程轰炸机(下称2037轰炸机)138
二、加快下一代远程打击系统发展步伐的原因139
三、2018轰炸机148
第四节 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力量:“战略资产”还是“无用负债”155
一、变化中的连续性157
二、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力量的价值分析162
三、常规快速全球打击的不确定性与误判172
四、预计会出现的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政策问题177
五、结论181
第五节 五角大楼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理由、实施和风险182
一、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理由183
二、建立快速全球打击选择184
三、快速全球打击关键利益攸关者之间的概念性混乱185
四、快速全球打击的实现能力185
五、国防部开发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系统的首次尝试186
六、核模糊188
七、评估快速全球打击的理由189
八、2009年预算和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未来191
第六节 美加紧实施“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193
一、美国参议院的附加说明194
二、“弧光”远程高超声速导弹计划195
三、只要不禁止就意味着允许196
四、美军的高尖端武器研究计划197
五、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力量中的核潜艇199
六、首轮攻击武器的未来前景201
七、结论202
第七节 美国“快速全球打击”构想发展现状与展望203
第八节 美国新型全球打击武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208
一、研究计划源于内部情报的刺激208
二、快速打击209
三、核武器的二重相关性211
四、“冲浪者”武器213
五、不会造成混乱215
六、X-51导弹的运作216
第四章 案例研究:伊朗反介入能力与“由外至内”赋能作战概念219
摘要220
第一节 来自波斯湾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225
一、具有波斯湾特征的反介入/区域拒止226
二、“由外至内”赋能作战概念227
三、能力和前沿态势措施227
四、重要警示229
第二节 从快速部署到持久存在的美国武装力量230
一、破旧立新230
二、美国发展中的波斯湾态势232
三、兵力投送框架233
四、回到未来234
五、着眼将来236
第三节 具有波斯湾特征的反介入/区域拒止237
一、具有波斯湾特征的反介入/区域拒止238
二、伊朗反介入/区域拒止目标239
三、重要地理因素239
四、波斯湾地区的距离问题240
五、人口密集问题240
六、地理因素对海军作战的影响241
七、关键地缘战略因素241
八、波斯湾能源242
九、伊朗代理集团243
十、关于波斯湾特性的影响的结论244
十一、伊朗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244
十二、主要对抗领域256
十三、小结258
第四节 由外至内赋能作战概念的构成要素259
一、关键假设259
二、备选赋能作战概念261
第五节 支持赋能作战概念的措施279
一、建议能力措施279
二、降低伊朗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的能力280
三、获取空中和海上优势的能力283
四、其他能力措施287
五、创造优势态势287
结语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