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社会工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社会工作
  • 李晓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3308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教育社会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社会工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学校社会工作原理3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3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定义与要素3

一、学校社会工作定义4

二、学校社会工作要素5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目的6

一、促进教育机会均等7

二、形成优质教育的合力8

三、协助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与能力9

四、协助学生获得适应变化的能力10

五、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10

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11

一、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11

二、针对全体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16

三、协调学校、家庭、社区关系的学校社会工作18

四、领导学校辅导工作的有关人员21

第四节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22

一、咨询者22

二、使能者23

三、辅导者24

四、合作者24

五、教育者25

六、调停者25

七、倡导者26

八、管理者27

思考题27

第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28

第一节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与发展28

一、“访问教师”时期(1906~1920年)28

二、个案工作时期(1921~1930年)29

三、制度化时期(1931~1960年)30

四、团体工作与社区工作时期(1961~1970年)31

五、新工作模式时期(1971~现在)31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在华人社会的发展33

一、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33

二、澳门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35

三、台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36

第三节 中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38

一、20世纪上半叶专业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芽39

二、1949年以后的行政性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41

三、改革以来中国专业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步43

四、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探索45

思考题48

第三章 学校社会工作特点与定位50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特点50

一、学校社会工作一般特点50

二、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体系中的独特性53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定位56

一、学校社会工作定位57

二、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误解61

思考题64

第四章 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基础65

第一节 社会学相关理论65

一、社会化理论66

二、越轨行为理论68

三、标签理论69

四、符号互动理论70

五、代沟与文化反哺理论72

六、角色理论74

七、小团体理论75

八、社会系统理论77

第二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78

一、心理分析理论78

二、心理社会理论79

三、行为主义理论81

四、社会学习理论82

五、道德发展理论84

六、任务中心理论86

七、危机介入理论88

第三节 教育学相关理论91

一、教育目的论91

二、教育结构论92

思考题92

第五章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93

第一节 传统临床模式94

一、传统临床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94

二、传统临床模式的工作介入96

第二节 学校变迁模式97

一、学校变迁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98

二、学校变迁模式的工作介入99

第三节 社区学校模式101

一、社区学校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102

二、社区学校模式工作的介入104

第四节 社会互动模式106

一、社会互动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107

二、社会互动模式的工作介入108

思考题113

第六章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方法114

第一节 个案工作方法114

一、学校个案工作概述115

二、学校个案工作基本理论117

三、学校个案工作的实施119

第二节 团体工作方法121

一、学校团体工作概述121

二、学校团体工作价值基础与实践原则123

三、团体的发展阶段和学校团体工作的基本过程125

第三节 社区工作方法128

一、学校社区工作概述129

二、学校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与任务131

三、学校社区工作的活动安排133

第四节 其他工作方法134

一、个案管理134

二、外展社会工作135

三、学校管理137

思考题138

第七章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技术139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技术程序139

一、通用过程模式概述139

二、学校社会工作技术程序141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技术150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技术150

二、建立专业关系的技术154

三、运用社会资源的技术156

思考题157

下篇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161

第八章 厌学、逃学行为的原因与处理策略161

第一节 厌学的发生原因与介入策略161

一、学生厌学的现状161

二、学生厌学的原因163

三、学生厌学的表现166

四、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168

第二节 逃学行为的形成原因与介入策略171

一、逃学的社会背景172

二、逃学行为的形成原因173

三、逃学行为的介入策略176

第三节 工作实例180

案例一:贝贝上学记180

案例二:学校恐惧症的解除182

思考题194

第九章 身心障碍与学习成绩低下学生的辅导195

第一节 身心障碍者的特殊问题与协助途径195

一、身心障碍者面对的特殊问题196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协助途径200

第二节 学习成绩低下的形成原因与辅导策略205

一、学习成绩低下形成的综合原因205

二、学习成绩低下的具体原因206

三、学习成绩低下的辅导策略210

第三节 工作实例213

案例一:强迫行为的个案辅导213

案例二:后进生的个案辅导217

思考题221

第十章 在校生越轨与犯罪行为的矫正222

第一节 在校生越轨行为产生原因与介入方式222

一、在校生越轨行为产生原因222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方式225

第二节 在校生犯罪行为征候与矫正、预防措施228

一、在校生犯罪的总体趋势228

二、在校生犯罪的征候230

三、在校生犯罪的预防与矫正措施233

第三节 工作实例237

案例:问题行为的个案介入237

思考题244

第十一章 吸烟行为、药物滥用问题及介入方法245

第一节 学生吸烟的可能原因与介入方法245

一、学生吸烟的现状245

二、学生吸烟的原因探讨247

三、吸烟的危害251

四、学生吸烟的救助措施253

第二节 学生药物滥用问题与介入策略256

一、药物滥用的相关界定256

二、常用依赖性药物的种类与危害258

三、学生滥用药物的成因260

四、学校社会工作对滥用药物的介入途径263

第三节 工作实例266

案例:预防吸食精神科毒品的小组工作266

思考题271

第十二章 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272

第一节 网络成瘾相关概念界定273

一、网络成瘾界定273

二、网络成瘾评估标准275

第二节 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危害279

一、网络成瘾原因探讨279

二、网络成瘾危害286

第三节 网络成瘾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策略289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289

二、学校社会工作处置方案295

第四节 工作实例300

案例:网瘾戒除的个案辅导300

思考题316

第十三章 家庭领域中的学校社会工作317

第一节 单亲家庭问题317

一、单亲家庭定义317

二、单亲家庭种类318

三、单亲家庭面临的问题320

四、学校社会工作协助途径321

第二节 继父母家庭问题325

一、继父母家庭面临的问题326

二、学校社会工作协助途径331

第三节 转学生问题334

一、转学生面临的问题334

二、学校社会工作协助途径336

第四节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341

案例:“家家乐”亲子小组341

思考题348

第十四章 发展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实务349

第一节 发展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349

一、生活辅导349

二、学业辅导350

三、职业辅导351

四、人际关系辅导351

五、自我认知辅导352

六、情绪管理辅导352

第二节 工作实例353

案例一:个性发展夏日营353

案例二:“领袖小先锋”领袖训练小组357

案例三:“星星梦工场”职业规划小组活动366

案例四:新生新动力——新生适应训练活动371

案例五:“做最好的我们”——团队合作小组活动计划374

思考题384

第十五章 未来社区教育中的学校社会工作385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对社区教育发展定向的参考意义385

一、从学校社会工作性质与特点看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386

二、从学校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看未来社区教育发展386

三、从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看未来社区教育发展387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未来社区教育的主要途径388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区教育确定在未来学习化社会发展目标的“参考系统”391

一、由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确定学习化社区教育的未来目标392

二、由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确定社区教育目标实现的方法与技术393

第三节 工作实例397

案例一:“暑期安全教育直通车”——社区活动计划397

案例二:社区学生会:学校社会工作的社区教育探索405

思考题411

主要参考文献413

后记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