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具有历史思维的法学 结合台湾法律社会史与法律论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具有历史思维的法学 结合台湾法律社会史与法律论证](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3484613.jpg)
- 王泰升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5741745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具有历史思维的法学 结合台湾法律社会史与法律论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为何需要历史思维1
第一节 法学研究对象的重新设定:从法律与社会的互动谈起1
一、法律条文5
二、法学理论12
三、司法或行政上对个案适用法律15
四、社会生活上的运用法律21
第二节 将历史思维/经验事实引入法律论证30
一、纳入实证资料或法经验事实的理论上争议30
二、议题取向的法学论述:结合法释义与法实证之研究34
第二章 因多源而多元与外来法的在地化39
第一节 多源而多元的台湾法社会39
一、重新设定以今之台湾为中心的观察座标39
二、台湾在地的原住民族法律文明43
三、外来的中国法在地化:台湾法中的中国元素46
四、外来的日本法在地化:台湾法中的日本元素52
五、外来的西方法在地化:台湾法中的西方元素57
六、外面对外来性、做在地人的选择62
第二节 台湾的法律继受经验及其启示65
一、继受、移植与法整备支援65
二、台湾继受来自西方的现代式法制的历程67
三、法整备支援的展开与目标85
第三章 国家建构与法律史95
第一节 在东亚最晚进行国家建构的台湾:论台湾人民的国籍与认同95
一、原处於东亚天朝秩序圈内的台湾95
二、日本国籍与「台湾人」的认同101
三、日治时期台湾人在中国的自我认同104
四、战后的国籍与国家认同问题109
五、不可回避之有关所属国家与国籍的选择113
第二节 怎样的国家即有怎样的法律史:帝大到台大的法律史研究与教学115
一、帝大政学科的教学目的与内容116
二、帝大政学科与台湾法律史相关之研究117
三、台大法学教育的教学目的与内容120
四、1980年代为止台大法律系所教师关於台湾法律史的研究122
五、1990年代起台大法律系所师生的台湾法律史研究与教学128
六、回顾与展望131
第四章 立足於在地社会经验的法学上批判:以「法律暴力」论为例133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法律暴力与台湾人的法律体制内对抗134
一、绪言:问题所在与分析概念的设定134
二、对政治反抗者施加军事暴力与法律暴力136
三、在法律体制内对抗法律暴力143
第二节 战后分歧的历史认识及其省思154
一、战后被两极化描述的日治时期法律暴力154
二、以同标准检视国民党两蒋政权的法律暴力160
三、应从一般人民的立场论述法律史164
第五章 再访冈松参太郎学说与日治前期民事法变迁:兼论「习惯立法」的生成、消逝与再现167
第一节 以学理支持台湾殖民地民事法制的冈松参太郎168
一、冈松参太郎及其文书168
二、台湾土地登记规则之采德国式登记生效主义:以学理支持政策171
第二节 以「旧瓶装新酒」进行旧惯改造及立法:学说与政策相辅相成176
一、形式上是以台湾人习惯作为依据177
二、参考欧陆法学与欧陆立法例179
三、承袭既有的旧惯改造而为总结式立法180
第三节 旧惯立法的部份「超前」性格及实践上困境:以身分法为例186
一、欲改造身分法上旧惯的亲族相续令草案186
二、草案内容已超越当时台湾人的法律观念191
三、学者、立法者、司法者的不同角色与立场193
第四节 旧惯立法的最后挣扎与外来法典的施行:国家政策压倒学者学说199
一、冈松旧惯立法路线的大退让199
二、由政治力掌控民事立法202
三、旧惯立法草案对后来国家法的影响205
四、对法学者之本务的再思考206
第五节 战后习惯立法模式的再现207
一、日治结束后另一外来法典的施行207
二、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台湾在地化209
三、财产法之修正采用习惯立法并重视习惯法211
四、身分法之修正告别华人传统上习惯215
五、原住民族法律事项之从习惯法到习惯立法217
第六章 日治时期的司法官僚法学:以姉齿松平之生平及研究业绩为例221
第一节 毕生从事台湾法制研究的姉齿松平221
一、台湾法制研究先驱者为什么是日本人221
二、曾影响台湾社会者即属台湾历史人物225
第二节 姉齿松平的学术研究业绩229
一、台湾法律史研究上的「承先」与「启后」229
二、形塑日治时期台湾人亲属继承法的内涵233
三、推动台湾法律的内地化237
第三节 司法官僚法学一般的与姉齿松平个别的特色238
一、缘自司法官僚的特质:以法院实务见解之探讨为主238
二、认同国家法上国族构成等意识型态:日本人的台湾vs.台湾人的台湾240
三、姉齿松平的个人特质与学风242
第七章 台湾人法意识的转型:日治时期台湾法与日本法的相互融合243
第一节 宪法观244
一、台湾法的固有观念244
二、日本法中立宪主义要素一部分进入台湾法246
三、台湾汉人宪法观的开始转型249
第二节 诉讼观252
一、台湾固有的与近代西方的诉讼观252
二、台湾汉人渐受近代西方诉讼观影响254
三、高山族原住民族很少受近代西方诉讼观影响259
第三节 民事正义观261
一、汉族的民事正义观261
二、日本法所导入的欧陆民事正义观及其与台湾法的交互融合263
三、台湾人的民事正义观已部份转型267
第四节 小结:日治台湾的汉人法律观部份摆脱传统迈向现代271
第八章 检察制度在台湾的发展历程273
第一节 台湾与检察制度在日治时期的首度接触274
一、荷治时期未实施今之检察制度274
二、日治时期政府对检察制度的态度与规划276
三、日治下台湾人的检察经验288
第二节 战后来台政府和外省族群的检察经验289
一、中国清末自日本引进欧陆检察制度290
二、中国北洋政府的检察制度293
三、中国国民政府的检察制度297
四、在中国的中华民国行宪后的检察制度307
第三节 台湾施行中华民国检察制度后之发展308
一、战后初期检察法制的承接与人民的调适(1945—1949)308
二、台湾政府沿袭民国时代中国检察制度及经验(1949—1980)310
三、审检分隶与晚近的大变革(1980年迄今)316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327
第九章 论台湾法学教育的发展与省思329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西式法学的引进330
一、学制与设置(1895—1945)330
二、教学内容331
三、师生背景及其表现332
第二节 国民党威权统治下的法学教育333
一、学制与设置(1945—1990)333
二、教学内容337
三、师生背景及其表现340
四、法学教育改革方案343
第三节 后威权时代法学教育的活泼化345
一、数量上遽增与学制的多元化(1991年迄今)345
二、师资与教学内容349
三、师生背景及其表现351
第四节 新兴民主国家底下的法学教育改革争议353
一、晚近法学教育改革议案的提出353
二、美国式法学院模式的短暂胜利356
三、应谋定而后动358
四、可作为集体讨论之基础的法学教育蓝图359
第五节 小结:回顾后寻觅前瞻之见362
第十章 结论:从在地社会经验出发的法学365
一、形塑出「台湾的」法律论述365
二、将在地经验与全人类分享369
参考文献373
事项及人名索引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