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机化学简明教程
  • 杨宏孝作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072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1

1.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

1.1.1 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

1.1.2 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2

1.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4

1.2.1 基本概念和术语4

1.2.2 反应热和反应焓变5

1.2.3 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7

思考题9

习题10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13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变13

2.1.1 化学反应的自发过程13

2.1.2 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13

2.1.3 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16

2.1.4 使用△rGm判据的条件18

2.2 化学反应速率18

2.2.1 反应速率的定义18

2.2.2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0

2.2.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1

2.3 化学反应的限度24

2.3.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24

2.3.2 平衡常数25

2.3.3 化学平衡的计算28

2.4 化学平衡的移动30

2.4.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0

2.4.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1

2.4.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3

2.4.4 催化剂和化学平衡34

思考题34

习题35

第3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37

3.1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37

3.1.1 酸碱的解离理论37

3.1.2 水的解离反应37

3.1.3 溶液的酸碱性和pH38

3.2 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39

3.2.1 解离平衡和解离常数39

3.2.2 解离度和稀释定律40

3.2.3 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40

3.2.4 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41

3.2.5 解离平衡的移动,同离子效应43

3.2.6 缓冲溶液44

3.3 盐类的水解反应44

3.3.1 水解反应和水解常数44

3.3.2 分步水解46

3.3.3 盐溶液pH的近似计算46

3.3.4 影响盐类水解度的因素47

3.3.5 盐类水解的抑制和利用47

3.4 沉淀反应48

3.4.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48

3.4.2 沉淀反应49

3.4.3 沉淀的溶解和转化54

3.4.4 沉淀反应的应用55

思考题57

习题58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应用电化学60

4.1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60

4.1.1 氧化数法60

4.1.2 离子-电子法(或半电池法)61

4.2 电极电势62

4.2.1 原电池62

4.2.2 电极电势的产生64

4.2.3 电极电势的测定64

4.2.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65

4.2.5 电极电势的应用67

4.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69

4.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69

4.3.2 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70

4.4 元素的电势图72

4.5 实用电池74

4.5.1 一次电池74

4.5.2 二次电池75

4.5.3 锂离子电池75

4.5.4 燃料电池76

思考题77

习题78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80

5.1 原子结构的经典概念80

5.2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81

5.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81

5.2.2 概率81

5.2.3 原子轨道82

5.2.4 电子云83

5.2.5 量子数84

5.3 原子中电子的分布85

5.3.1 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85

5.3.2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85

5.3.3 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87

5.3.4 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91

5.3.5 元素周期系与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91

5.3.6 元素周期表92

5.4 原子性质的周期性92

5.4.1 原子半径92

5.4.2 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94

5.4.3 电负性(x)95

5.4.4 元素的氧化数96

5.4.5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96

思考题97

习题97

第6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100

6.1 键参数100

6.1.1 键能100

6.1.2 键长101

6.1.3 键角102

6.2 价键理论102

6.2.1 共价键102

6.2.2 离子键106

6.3 分子的几何构型107

6.3.1 经典价键理论的局限性107

6.3.2 杂化轨道理论107

6.3.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11

6.4 分子轨道理论112

6.4.1 分子轨道的基本概念113

6.4.2 分子轨道的形成113

6.4.3 分子轨道的能级115

6.4.4 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116

6.5 分子间力和氢键119

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119

6.5.2 分子间力121

6.5.3 氢键123

思考题125

习题125

第7章 固体的结构与性质127

7.1 晶体和非晶体127

7.1.1 晶体的特征127

7.1.2 晶体的内部结构128

7.1.3 单晶体和多晶体129

7.1.4 非晶体物质129

7.1.5 液晶129

7.2 离子晶体及其性质130

7.2.1 离子晶体的特征和性质130

7.2.2 离子晶体中最简单的结构类型130

7.2.3 离子晶体的稳定性131

7.3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132

7.3.1 原子晶体132

7.3.2 分子晶体132

7.4 金属晶体133

7.4.1 金属晶体的内部结构133

7.4.2 金属键134

7.5 混合型晶体和晶体的缺陷134

7.5.1 混合型晶体134

7.5.2 实际晶体的缺陷135

7.5.3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136

7.5.4 实际晶体的键型变异136

7.6 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37

7.6.1 离子的电子构型137

7.6.2 离子极化的概念137

7.6.3 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140

7.7 固体的物性141

思考题142

习题143

第8章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45

8.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45

8.1.1 配合物的组成145

8.1.2 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147

8.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48

8.3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150

8.3.1 配位-解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151

8.3.2 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有关计算152

8.4 几类典型的配合物154

8.4.1 简单配合物154

8.4.2 螯合物155

8.4.3 羰合物155

8.5 配位化学的应用156

思考题158

习题159

第9章 氢、稀有气体161

9.1 元素概述161

9.1.1 元素的分类161

9.1.2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162

9.1.3 元素的分布和我国的自然资源162

9.1.4 单质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163

9.1.5 单质的化学性质165

9.1.6 单质的制取方法166

9.2 氢167

9.2.1 氢原子的性质及其成键特征167

9.2.2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68

9.2.3 氢气的制备方法170

9.3 稀有气体171

9.3.1 稀有气体的结构、性质和用途171

9.3.2 稀有气体化合物172

思考题173

习题173

第10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175

10.1 s区元素概述175

10.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175

10.3 氢化物177

10.4 氧化物178

10.4.1 正常氧化物178

10.4.2 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179

10.5 氢氧化物180

10.5.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180

10.5.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性181

10.6 盐类181

10.6.1 盐类的性质181

10.6.2 某些盐类的生产和用途183

10.7 配合物185

思考题185

习题186

第11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187

11.1 p区元素概述187

11.2 卤族元素188

11.2.1 卤族元素通性188

11.2.2 卤素单质188

11.2.3 卤化氢和氢卤酸192

11.2.4 卤化物194

11.2.5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195

11.3 氧族元素198

11.3.1 氧族元素概述198

11.3.2 氧和臭氧199

11.3.3 过氧化氢200

11.3.4 硫化氢、硫化物和多硫化物202

11.3.5 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205

思考题212

习题213

第12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215

12.1 氮族元素215

12.1.1 氮族元素概述215

12.1.2 氮气216

12.1.3 氨及铵盐216

12.1.4 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219

12.1.5 磷的含氧酸及其盐222

12.1.6 砷、锑、铋及其重要化合物224

12.2 碳族元素226

12.2.1 碳族元素概述226

12.2.2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227

12.2.3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230

12.2.4 锡、铅的重要化合物233

12.3 硼族元素236

12.3.1 硼族元素概述236

12.3.2 硼的氢化物236

12.3.3 硼酸及其盐238

12.3.4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239

12.3.5 铝盐239

12.4 对角关系241

思考题242

习题242

第13章 过渡元素(一)244

13.1 过渡元素概述244

13.1.1 过渡元素原子的特征244

13.1.2 单质的物理性质245

13.1.3 金属活泼性245

13.1.4 氧化数246

13.1.5 非整比化合物247

13.1.6 化合物的颜色247

13.1.7 配位催化247

13.1.8 磁性248

13.2 钛族、钒族元素248

13.2.1 钛族、钒族元素概述248

13.2.2 钛的重要化合物249

13.2.3 钒的重要化合物251

13.3 铬族元素252

13.3.1 铬族元素概述252

13.3.2 铬的重要化合物253

13.4 锰族元素256

13.4.1 锰族元素概述256

13.4.2 锰的重要化合物257

13.5 铁系和铂系元素259

13.5.1 铁系和铂系元素概述259

13.5.2 铁、钴、镍的化合物260

思考题264

习题266

第14章 过渡元素(二)269

14.1 铜族元素269

14.1.1 铜族元素概述269

14.1.2 铜的重要化合物271

14.1.3 银的重要化合物274

14.2 锌族元素275

14.2.1 锌族元素概述275

14.2.2 锌的重要化合物277

14.2.3 汞的重要化合物279

14.3 镧系和锕系元素概述282

14.3.1 价层电子构型与氧化数283

14.3.2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和镧系收缩284

14.3.3 金属活泼性284

14.3.4 离子的颜色284

14.3.5 离子的磁性285

14.4 稀土元素286

14.4.1 稀土元素资源286

14.4.2 稀土元素的提取286

14.4.3 稀土元素的应用287

14.5 核反应和超铀元素的合成288

14.5.1 放射性衰变和应用288

14.5.2 粒子轰击原子核和新元素的合成290

14.5.3 核裂变和原子弹292

14.5.4 核聚变和氢弹292

思考题292

习题293

附录296

附录1 本书常用量、单位的符号296

附录2 SI制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297

附录3 一些基本的物理常数299

附录4 标准热力学数据(298.15K,100kPa)299

附录5 解离常数(298.15K)302

附录6 溶度积常数(298.15K)303

附录7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04

附录8 常用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反应产物307

附录9 常见阴、阳离子的主要鉴定方法308

参考书及课外读物314

索引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