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
  •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541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历程17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市建设(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17

第一节 改善市政设施和居住条件17

一、整治城市环境18

二、改善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19

三、整修道路,增设城市公共交通20

四、改善城市供水状况21

第二节 增加建制市,加强城市的统一管理22

一、设市的城市不断增加22

二、建立城市建设管理机构23

三、统一管理城市建设工作24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城市建设(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26

第一节 城市建设工作的加强26

一、加强和健全城市建设机构27

二、城市建设方针的提出29

三、市、镇建制的调整30

第二节 重点城市的建设32

一、联合选厂32

二、编制城市规划34

三、有计划、按比例的配套建设36

四、全国支援重点城市建设39

第三节 原有城市的改造和建设42

一、配合工业的建设扩建城市42

二、逐步改善居住环境43

第四节 城市建设工作的成绩和问题46

一、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伟大成绩46

二、城市建设工作出现的偏差和问题48

第三章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城市建设(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51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城市建设51

一、城市在“大跃进”中发展51

二、普遍开展城市规划52

三、城市住房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54

第二节 城市建设在“大跃进”中的失误56

一、城市发展失控与“三年不搞城市规划”56

二、“骨头”与“肉”的比例关系失调57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调整59

一、压缩城市人口,调整市镇建制59

二、确定城市维护资金,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养护维修61

第四节 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再次受挫63

一、不建集中的城市64

二、“设计革命”否定城市规划64

三、取消国家计划中的城市建设户头65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城市建设(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67

第一节 城市建设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67

一、城市规划被废弃,乱拆乱建成风67

二、园林、文物遭破坏,私人住房被挤占69

三、工厂进山、入洞,不建城市70

第二节 城市建设工作出现转机71

一、城市建设机构的恢复和城市规划工作的复苏71

二、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73

第三节 城市建设中的问题75

一、住宅紧张,成了爆炸性的社会问题75

二、市政公用设施不足,严重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76

三、城市布局混乱,环境污染严重76

第五章 城市建设的新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六年)78

第一节 城市建设的历史转折78

一、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78

二、城市规划工作全面展开79

三、加快城市住宅建设81

四、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83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美化城市86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87

一、建制市的增加87

二、小城镇的崛起95

三、沿海开放城市的建设97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改革98

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试验98

二、城市建设资金体制的改革99

三、城市建设实行综合开发102

四、城市规划与计划的结合103

五、成立行业协会104

第四节 新时期的城市建设管理105

一、健全城市建设管理机构106

二、加强城市建设的法制107

第二编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各行业的发展111

第六章 城市规划111

第一节 城市规划发展概况111

一、历史悠久的城市规划111

二、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112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114

一、总体规划的编制114

二、详细规划的编制118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审批120

一、“一五”时期城市规划的审批120

二、“大跃进”时期城市规划的审批121

三、新时期城市规划的审批121

第四节 城市规划管理123

一、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124

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125

第七章 城市房地产129

第一节 概述129

第二节 城市公有房产管理130

一、城市公房管理政策131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131

第三节 城市私房管理138

一、城市私房政策的演变138

二、落实城市私房政策139

第四节 城市地产管理141

一、城市的地产所有权141

二、开展地籍管理141

三、城市地产管理法规的制订142

四、开展城市地产的经营管理142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143

一、房地产综合开发143

二、拓展房地产经营业务144

第八章 城市住房146

第一节 城市住房发展概况146

第二节 多渠道投资,建设城市住房147

一、企业自筹资金建造住房148

二、个人建造住房149

三、侨汇购建住房和引进外资建住房150

第三节 改进住宅设计,提高建造质量150

一、住宅设计的改进151

二、住房建筑工业化的发展152

第四节 改造旧住房和旧住宅区153

一、充分利用,逐步改造153

二、加快速度,成片改造153

第五节 改革住房制度155

一、住房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准备155

二、改革住房制度的试点157

第九章 城市道路158

第一节 城市道路建设概述158

第二节 城市桥梁建设162

一、解放前的城市桥梁建设162

二、新中国的城市桥梁建设162

三、城市隧道的建设164

第三节 道路设计及施工技术164

一、设计水平的提高164

二、施工技术的发展165

三、新材料的应用166

第四节 城市道路的管理与效益167

一、城市道路的管理167

二、城市道路的效益168

第十章 城市公共交通170

第一节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170

一、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起170

二、新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171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73

一、公共汽车173

二、有轨电车174

三、无轨电车175

四、出租汽车175

五、地下铁道176

六、轮渡、索道和缆车176

第三节 车辆制造与装配177

一、电车制造177

二、公共汽车的装配与制造178

第四节 企业的经营管理179

一、业务管理体制179

二、运营管理179

三、技术与安全管理181

四、优质服务活动181

五、经济承包责任制182

第十一章 城市供水183

第一节 城市供水发展概况183

第二节 城市供水技术的进步187

一、地表水水质净化技术187

二、地下水源的特殊水质净化技术190

第三节 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190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191

二、城市节约用水192

第四节 城市供水经营管理193

第十二章 城市排水195

第一节 概述195

第二节 城市污水的处理199

第三节 城市排水技术202

第四节 城市排水管理203

第十三章 城市燃气与集中供热205

第一节 城市燃气205

一、城市燃气的发展概况205

二、城市燃气的气源208

三、城市燃气的输配210

四、城市燃气的效益和管理211

第二节 城市集中供热212

一、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概况212

二、热源的发展214

三、热网的发展216

四、城市集中供热的效益217

第十四章 城市园林绿化219

第一节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概况219

第二节 城市园林222

一、古典园林222

二、新型公园224

三、动物园225

四、园林植物园226

第三节 城市绿化227

一、全民义务植树227

二、街道绿化228

三、单位及居住区绿化229

四、苗圃231

五、盆景艺术231

六、古树名木保护232

第十五章 风景名胜区234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恢复与创建234

一、中国的风景名胜资源234

二、风景名胜的恢复与建设236

三、经济建设促进风景名胜区发展236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大发展238

一、采取措施制止对风景名胜区的污染和破坏238

二、制订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措施239

三、开展资源调查,建立风景名胜区体系240

四、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243

五、风景名胜区的管理244

第十六章 城市环境247

第一节 城市环境保护247

一、城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247

二、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249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规划252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卫生253

一、城市环境卫生发展概述253

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体系254

三、城市环境卫生队伍256

四、城市环境卫生管理258

第三节 市容管理259

一、市容管理工作的发展259

二、重点城市市容环境的综合治理260

三、广告标志和商业橱窗的管理261

第十七章 城市防灾262

第一节 城市防洪262

一、中国是个多水患的国家262

二、城市防洪263

三、几个城市战胜特大洪水的事迹264

第二节 城市消防269

一、城市消防概况269

二、城市消防系统271

三、城市消防管理274

四、火灾扑救275

第三节 城市抗震276

一、概述276

二、新中国城市抗震工作的初创277

三、城市抗震工作的全面加强278

第十八章 城市勘察测量与市政工程设计281

第一节 城市勘察测量281

一、城市勘察测量发展概况281

二、城市水文地质勘察282

三、城市工程地质勘察284

四、城市测量286

第二节 市政工程设计288

一、市政工程设计的机构和队伍288

二、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的发展290

三、市政工程设计管理291

第十九章 城市建设科研、教育和学会活动293

第一节 城市建设科学研究293

一、城市建设科学研究的初步发展293

二、城市建设科学研究进入新时期295

第二节 城市建设专业教育297

一、高等专业教育298

二、中等专业教育300

三、成人职业教育302

四、国际学术交流303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学会活动303

一、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304

二、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会305

三、中国建筑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305

四、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306

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306

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专业委员会307

七、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煤气专业委员会307

八、中国城市住宅问题研究会308

九、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309

第三编 当代中国各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313

第二十章 全国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313

第一节 北京市313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314

二、科研、教育、行政设施的建设315

三、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建设316

四、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317

第二节 上海市318

一、改组工业,促进城市发展319

二、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的建设320

第三节 天津市322

一、城市建设概况323

二、水源建设325

三、旧城改造326

第二十一章 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328

第一节 沈阳市328

第二节 武汉市331

第三节 广州市333

第四节 哈尔滨市335

第五节 重庆市337

第六节 南京市339

第七节 西安市341

第二十二章 工商业发达的地方中心城市344

第一节 太原市344

第二节 济南市346

第三节 长沙市347

第四节 南昌市349

第五节 成都市351

第六节 福州市353

第七节 长春市355

第八节 兰州市357

第九节 贵阳市359

第二十三章 原有工业城市的发展362

第一节 大连市362

第二节 鞍山市363

第三节 抚顺市365

第四节 唐山市367

第二十四章 新工业城市的崛起370

第一节 石家庄市370

第二节 郑州市372

第三节 洛阳市373

第四节 合肥市375

第五节 西宁市377

第六节 大庆市378

第七节 攀枝花市380

第八节 深圳市381

第二十五章 风景名胜城市383

第一节 杭州市383

第二节 桂林市385

第三节 昆明市387

第四节 扬州市389

第二十六章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首府391

第一节 呼和浩特市391

第二节 乌鲁木齐市392

第三节 拉萨市394

第四节 银川市396

第五节 延吉市398

第二十七章 生机盎然的中小城市400

第一节 烟台市400

第二节 沙市市401

第三节 景德镇市403

第四节 石河子市406

第五节 辛集市407

第六节 海宁市408

第七节 江阴县城澄江镇409

第八节 开平县城三埠镇410

第九节 临沂市罗庄镇412

结束语413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设大事记418

彩色插图目录440

后记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