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解析 第5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解析 第5辑
  • 于淼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130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46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创造能力-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解析 第5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1

一、问题提出1

二、选题意义2

第二节 文献综述4

一、关涉方法层面的创造力研究文献4

二、有关现象学两个路向的研究概述10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24

一、基本思路24

二、研究方法25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点26

第二章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背景28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辨析28

一、创造力与创造力研究28

二、现象学与现象学运动29

三、现象学方法与现象学创造力研究31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思想34

一、现象学态度34

二、现象学还原与现象学描述36

三、意向性理论39

四、生活世界41

第三节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意义43

一、心理学中两种方法论的对立43

二、心理学中的现象学与现象学心理学46

三、胡塞尔现象学对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48

第三章 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53

第一节 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与德国哲学传统53

一、德国哲学对无意识的追问53

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54

第二节 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56

一、两种创造——自然创造与社会创造56

二、超越“性本能”驱动的创造动机说57

三、“梦的工作”是实现创造的思维机制61

四、创造的“无意识心理”过程说65

第三节 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的方法论68

一、无意识理论内隐的现象学精神68

二、无意识创造力理论外显的现象学方法72

第四章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造思维理论及方法论75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现象”研究75

一、对“知觉现象”的实验研究75

二、关于格式塔组织原则77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对创造思维的研究79

一、“悬置”批判已有的思维理论79

二、对创造思维的个案研究81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学创造思维理论的现象学方法论92

一、面向知觉现象92

二、坚持思维的意向性本质93

三、倡导整体论研究原则94

四、运用自然观察法95

五、强调先质后量、质与量整合的研究96

第五章 马斯洛人本主义创造观及方法论98

第一节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诉求98

一、马斯洛科学与价值统一的新科学观98

二、对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观点的评析99

三、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面向健康的人101

四、解析“病理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102

第二节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创造观105

一、“超越性需要”驱动的创造动机论105

二、创造性是人的“本性展现”108

三、创造过程的整合论112

四、新型教育与创造教育115

第三节 马斯洛人本主义创造观的现象学方法论117

一、倡导去“标签化”的心理学研究117

二、坚持意向性本质,运用现象学描述118

三、以问题为中心,弘扬人文创造力119

四、整体论原则与个案研究的结合120

第六章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评价122

第一节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122

一、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后续发展122

二、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特点123

第二节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贡献及局限125

一、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贡献125

二、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局限128

第七章 结论132

第一节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共性132

第二节 现象学创造力研究尚需探讨的问题133

参考文献135

后记1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