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与流行为伍 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与流行为伍 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311518.jpg)
- 曹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87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时事评论-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与流行为伍 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媒体病得不轻2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2
媒体人要有“小三精神”4
世上本有真相,调查者多了反没了真相6
没有是非的滥情也是一把刀9
“空姐被泼开水”不能成浇火的油11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慈善心13
“作秀”的莫须有指控和话语暴力16
动辄批作秀是懒汉,中国缺真正作秀18
“母亲车祸后含泪进考场”的女孩需要关怀21
保时捷少女救人,请撕掉标签回归人23
没有新闻,就别制造新闻25
我的幸福为何别人做主27
报道中那个刺眼的“非京籍”29
看到这类消息模式,请警惕假新闻31
反思医患关系,舆论要突破“摇摆律”33
“90后”的画像,留给时间去画35
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38
一事当前习惯站队,不适合当记者41
标签泛滥的结果是新闻的退化44
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46
别等极端事件发生后才故作震惊49
二 大众的屁股可以摸52
面对多数人时考验媒体勇气与宽容52
我们不能失去表达快乐的能力54
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56
那些以追求真相为名的窥探暴力59
克制对乞讨者的不舒服感,是一种文明62
警惕自己的期待65
有一种“高兴”叫没人性67
对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抢道者69
“不让座就扇耳光”与正义的火气71
“茶水验尿”的正义幻觉73
面对宰客的三亚,不惯这臭毛病76
极端个案不要贴上医患冲突标签78
医患对立困局只有信任能解80
“八毛门”医患言和,还缺媒体道歉82
遏公共场所暴力须先减社会戾气84
排外主义和地域歧视的网络阴魂86
公务员热可能是一个伪问题88
三 被夸大的自媒体92
自媒体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92
为何微博带来的不是交流而是撕裂95
顺微博者得和谐,逆微博者失公信97
微博对官员不是技能而是民主素养100
“因言治罪”的网络邪气该清除103
官方融入微博需有挨骂的准备和耐心105
官博无须潜水,缺席必然挨骂108
微时代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微进步110
假新闻是微博政治的阿喀琉斯之踵112
当网媒跟屁虫,传统媒体只有死路一条115
四 爱国不是耍流氓120
严惩打砸,爱国不是流氓的庇护所120
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122
有一种“爱国”比“卖国”丑陋万倍124
别把加藤嘉一当成日本政府126
压倒国产奶的永远不会是“过度质疑”128
爱国还是爱孩子,谁制造了这个两难130
臆想和夸大的“瓷器爱国主义”132
“理性爱国主义”:垄断理性符号的霸道134
你有权以消费爱国,但无权绑架别人137
五 道德重建不装逼140
捧上神坛的感动,反让人望而却步140
“失真”是比“缺德”更大的社会危机142
节制使用“最美”,防范道德浮夸145
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147
久违的“从我做起”,失落的自省美德149
拯救社会道德,从唤醒职业精神开始151
读懂了雷锋的快乐,才读懂了雷锋154
偶像雷锋的成功可以复制157
面对未受伤的救人者,此处必须有掌声160
不捐奖金的吴菊萍,给了媒体一个冷脸162
有机食品最能考验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164
中国难道正在进入“互害型”社会166
干什么不像什么,缺少职业精神的中国人169
“不扶老人”的理由也许并不那么堂皇172
道德需要内省,无须臆造外国人眼光174
六 官不聊生不是梦178
权力别逼着民众过愚人节178
不关心空气政治,只关心空气质量181
“抢吃政府食堂”不过是个整人借口184
同吃一碗饭比纳入政绩考核更靠谱186
求求你,让公务员先加薪188
你是我养的190
谣言可以辟,人心难以收193
神秘成就“天上人间”的神话195
永远不要让一个信仰法律的公民绝望197
面对贪腐,政府应在切割中拒绝绑架199
当追责缺席,每一次反思都是一场幻觉201
无法指望一个赌徒做对民生选择题204
要钱不要命,因为要的是别人的命207
七 你们全家都是砖家210
“胡喷的经济学家”已成一大公害210
校友捐赠面前,富翁政要只是浮云212
柳传志不要过度低估民众素质214
我们有烟草院士,却没有地沟油院士216
姚明面前,无比矮小的中国大学218
40岁时还记得董藩的学生有木有220
“趁灾加价”板子不能都打司机身上222
免费不是错,人为添堵才是祸224
“高房价控人口素质”后的野蛮与霸道226
迎合媒体传播需求的“取消经适房论”228
八 反腐不能适度容忍232
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无解232
尊重民众反腐要求,拒绝反腐空喊口号234
谁有资格嘲笑河南交通厅长“前腐后继”241
财产不公开,官员浑身都是敏感词243
办案阻碍谁的“经济发展”246
不要过度迷信官员财产公示制248
这一次实名制和申报制又出了洋相250
给网络纪委颁一枚大勋章253
九 别再假装摸石头256
思想解放首先应去“西方价值观”标签256
执政党不能当标题党259
做改革的打鸣鸡,更要做看门狗262
“改革到官为止”的坏印象需正名264
改革须争先恐后,而不能比下比烂266
改革有雷区,讨论无禁区268
超阶层的代言,弥合改革的分歧和隔阂270
车改每进一步,都需来自异体的推进力272
每一次对焦虑的诉说都在渲染焦虑274
“农民工需缴个税”是一个缺德的伪问题277
自吃顿饭始,中国需一场阶层融合行动279
长假的不快乐,源于失去慢的能力282
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和风景285
癌症一代287
十 文字是怎样游戏的292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292
“维稳”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295
“大学校长”别成下一个被毁的称呼298
一路平安,别把春运说得太悲情300
“占了国家多少便宜”的流行语在风中飘荡302
告别以体制内外分人站队的旧思维305
处处都是“不讲理”308
“垃圾处理厂”可以不是敏感词311
“恶意炒作”是一个莫须有罪名314
十一 拉黑真相是做梦318
有些事,无法假装看不见318
记者无力,则国民无力国家无力321
仅给官方结论,不叫信息公开324
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说服力的证据327
“打骂记者”与媒介素养培训的困境329
有一种“黑名单”是一种光荣331
“老百姓骂娘”不是洪水猛兽333
总把报道当举报,让记者情何以堪335
这个记者节,争取不写假新闻的权利338
宣传部长的心思你永远都别猜340
新闻发言人是怎么异化成阻访者的343
永别把“拒不回应”当媒体应对技巧345
附录一:答母校新闻学院学生报刊记者问348
附录二:给北大新闻学院学生们的一封信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