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3800921.jpg)
- 耿明斋,周德章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ISBN:780538238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
(一)一个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1
(二)中国的经验和教训2
二、什么是经济发展7
(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7
(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10
三、怎样研究农村经济发展11
(一)研究对象11
(二)研究方法13
第二章 中国农村经济长期停滞的原因15
一、一个静态的经济系统16
(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停滞16
(二)农业生产工具发展2000年18
(三)粮食产量的变动状况20
二、人口——耕地——粮食循环——一个初步的分析22
(一)耕地垦殖的横向扩展22
(二)低层次平面垦殖23
(三)人口——耕地——粮食循环25
三、为什么未能跳出循环27
(一)一种可能的途径27
(二)是资源配置效率低吗?28
(三)是投入不足吗?32
(四)问题的关键所在33
四、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束缚34
(一)“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结构特色34
(二)政治结构和思想意识结构的高度统一35
(三)政治结构、思想意识结构和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调节37
(四)动荡和恶性循环38
第三章 现代大工业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43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44
(一)最初的顽强抗拒44
(二)被迫的退缩和解体45
二、种植业向大工业原料倾斜50
三、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51
四、现代生产技术的渗透53
五、劳动力向大工业的转移54
六、无力改造小农经济55
七、剪刀差58
(一)什么是剪刀差58
(二)剪刀差的产生58
(三)剪刀差与产品比价60
八、旧中国的剪刀差61
(一)旧中国剪刀差的产生62
(二)旧中国剪刀差的发展62
九、新中国的剪刀差66
(一)新中国剪刀差存在的原因66
(二)新中国逐步缩小剪刀差的政策67
(三)剪刀差没有消失70
(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74
第四章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家庭经营的确立78
一、一个并不确切的推论78
(一)从工业中的集中劳动形式谈起78
(二)对几个有关论点的讨论81
二、农业集中劳动的弊端85
三、农业为什么不适合工厂式经营88
(一)农业劳动的特点88
(二)农业对经营组织的要求93
(三)为什么工厂式经营不适于农业95
四、家庭经营的确立97
(一)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97
(二)家庭经营主体的形成100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支点103
第五章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08
一、粮食产出量的迅速增长和低水平相对剩余的出现109
(一)1978年以后的迅速增长109
(二)粮食相对剩余产生的征兆110
(三)全国性的低水平相对剩余112
二、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变动115
(一)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性115
(二)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动的特征116
(三)一个证据118
三、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各业之间的结构变动119
(一)变动的必然性119
(二)变动的一般趋势120
(三)经济发达地区的例证122
(四)一个现实的例证124
四、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125
(一)变动的必然性125
(二)变动的一般趋势125
(三)非农产业在农业内部的成长128
(四)非农产业在农村地区的成长130
(五)农业的下降和非农产业的上升133
五、非农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动139
(一)变动的一般趋势139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141
(三)一个有悖于总趋势的现象143
(四)一般趋势的再现145
(五)从经济整体上考察147
六、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中的问题147
(一)由粮食到经济作物的过分倾斜149
(二)牧、渔业发展的急性病152
(三)农业生产的萎缩154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动160
一、1978年以前劳动力结构变动的状况161
(一)几个基本特征161
(二)变动缓慢的原因165
(三)变动缓慢的后果166
二、1978年以后劳动力结构变动的状况168
(一)几个特点168
(二)剧烈变动的原因171
(三)剧烈变动的意义175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80
(一)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仍然偏多,而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发展不足180
(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的不合理倾斜183
四、劳动力结构变动的总趋势187
(一)一个普遍的规律187
(二)我国的趋势及特点189
后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