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权与政治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权与政治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 刘承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63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权与政治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1

(一)土地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土地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与社会问题”1

(二)农村问题之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性:新重农主义4

(三)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重要性6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6

(一)研究内容概要6

(二)研究焦点:集中关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7

(三)论述思路与中心线索:“国家权力在农村社会的进出”7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8

(一)现实世界的产权需要政治的认定与保护8

(二)产权可以塑造政治秩序、推动政治发展9

(三)中国的“产权(尤其土地产权)与政治”关联性更强10

第一章 产权与政治的关联12

一、产权的概念:与财产权、所有权的关系12

二、政治对产权的意义14

(一)政治力量和政治制度决定产权的具体安排方式15

(二)产权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护16

三、产权的政治功能:“无财产的地方无公正”(洛克)17

(一)产权即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神”18

(二)产权即民主:产权孕育民主21

(三)产权政治功能的中西差别及对中国的启示23

第二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从国家控制到“国家撤退”(1949—1979一至今)2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从“封建地主私有制”到“耕者有其田”的过渡26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农村土地的集体化与国家权力渗透入村29

(一)土改的完成: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和“农民土地所有制”29

(二)土改进程与国家权力对农村的渗透31

(三)土地所有权回收国家集体之路:通过国家权力的社会控制和政治安排34

三、集体所有权的实质:隐形国有化与国家对农村(土地和经济)的控制41

四、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包产到户”革命引发“国家撤退”44

(一)“包产到户”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44

(二)“国家撤退”何以可能?49

(三)“国家撤退”引发的各种效应评析51

第三章 政府主导的“城市包围农村”:借由征地的中国城市化54

一、中国的城市化与现代化理论54

(一)作为概念的现代化与城市化54

(二)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关系59

(三)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理论模式62

二、中国的城市化实践:借由政府主导的征地运动而发生67

(一)中国城市化:为何从土地开始?67

(二)中国城市化实践的两种具体方式70

(三)政府主导与征地运动:中国城市化的根本原因与主要渠道71

(四)土地财政:真实世界的政府征地动因76

三、中国征地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美国经验与本土资源87

(一)中国征地制度的弊端87

(二)美国先进财产征收制度的经验91

(三)本土资源与地方实践:以南海模式和厦门模式为例96

(四)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出路103

第四章 国家撤退引发的政府角色变迁:农村土地产权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联114

一、土地保障:中国农村传统社会保障方式115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西方与中国115

(二)农村土地何以发挥社会保障功能119

(三)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具体呈现124

二、从农村传统土地保障向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变革128

(一)变革的必要性:传统土地保障遭遇困境129

(二)变革的可能性:农地流转的贡献与国家权力的推动136

(三)变革的核心要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价值化141

三、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和政府的主导角色146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成绩146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困境150

(三)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153

(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国家责任和政府角色155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政治效果:农地流转中的产权与政治163

一、农地流转兴起大背景163

(一)农民需要拯救: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163

(二)农地制度需要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绩效降低166

(三)如何拯救与改革?——农地流转是实现农民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172

二、农地流转中的矛盾和困境173

(一)农村社会稳定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173

(二)解决粮食安全与城市建设的矛盾174

(三)城乡差距历史现状与城乡一体化取向之间的矛盾176

三、农地流转的整体态势178

四、农地流转的经典模式和有益经验182

五、农地流转的未来方向188

(一)采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方式189

(二)采用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的产销方式189

(三)采取对农民的特殊保护机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完备)191

第六章 基于财产的自由、民主和公共治理:农村土地产权与乡村治理194

一、土地产权的政治效果:对农民行为的激励和对农村治理的推进195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民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激励197

(二)农村再集体化的政治效果:农村社会民主治理的推动199

(三)农民再集体化实践的成功模式201

二、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沿革206

(一)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206

(二)新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210

(三)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启示213

三、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的困境与走向215

(一)我国“乡政村治”模式下农村治理面临的困境215

(二)关乎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未来的核心要点:产权激励与法治保障219

(三)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改良举措225

结论231

参考文献233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