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316198.jpg)
- 贾安年,张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1640274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飞机制造厂-生产管理-经验-郑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沿革1
第一节 郑飞公司发展历程1
一、艰苦创业时期(1960~1986年)1
二、搬迁建设时期(1987~2002年)2
三、改革奋进时期(2002~2006年)4
四、跨越发展时期(2006年~现在)8
第二节 郑飞生产方式变革历程9
一、生产方式变革的早期探索10
二、改变设备布局,实现流水作业11
三、加工成组化,设备数控化13
四、迈向精益生产,建设“一件流”生产线16
第三节 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诞生19
一、从“一件流”生产线到总线型柔性生产线19
二、加强配套管理,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诞生20
第二章零(组)件编码25
第一节零(组)件编码的作用25
一、零(组)件编码为BPS提供基础条件26
二、零(组)件编码有利于优化工艺设计和提高排产效率27
三、零(组)件编码为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提供信息基础28
第二节零(组)件编码的挑战29
一、思想认识的障碍30
二、技术的壁垒31
第三节零(组)件编码的探索过程32
一、第一次探索33
二、第二次探索35
三、第三次探索36
第四节零(组)件编码的原则41
一、实用性原则41
二、标准化原则42
三、简短性原则43
四、稳定性原则43
第五节零(组)件编码的方法45
一、产品零(组)件编码结构46
二、细类与属性的划分48
三、数据库的建立48
第六节零(组)件编码的实施效果55
一、促进了设计优化55
二、促进了成组技术的应用57
三、为总线型柔性生产方式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条件57
第三章 工艺成组59
第一节 探索过程59
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悖论59
二、工艺成组化的探索61
第二节 方案设计与实施63
一、零部件的相似性分析及分组64
二、零部件的成组工艺设计67
三、产品重新归类和工艺布局调整70
第三节 效果与作用76
一、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使产品的成本、质量、周期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76
二、成组化工艺为总线型生产方式奠定基础,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77
第四章 建线78
第一节 总线型柔性生产线设计78
一、并线布局设计78
二、生产节拍匹配81
三、设计快换工装84
四、线上实时传递工艺信息85
五、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系统85
第二节 总线型柔性生产线的结构、功能与运行方式86
一、总线型柔性生产线的结构86
二、总线型柔性生产线的基本功能90
三、运行方式94
第三节 生产保障体系97
一、配餐式生产准备97
二、数字化刀具管理99
三、全员预防维修的设备管理101
第四节 生产现场管理107
一、建立流程型班组管理107
二、推行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109
三、开展实时质量控制110
四、采取6S管理113
五、实施六西格玛管理114
第五节 总线型柔性生产线的推广应用115
一、组建基础生产线116
二、平衡节拍116
三、布局生产线116
第五章 面向制造的设计120
第一节 建设编码数据库120
一、编码数据库对设计的重要意义120
二、现有产品的入库管理121
三、规范新零件编码申请流程122
第二节 独特的设计模式123
一、完善设计标准化123
二、探索搭积木式的设计125
第三节 依托PLM平台的设计工艺协同127
一、PLM提出的背景127
二、PLM的建设和推广129
三、设计与工艺协同131
第四节 设计数字化134
一、开展基于模型的设计134
二、电子样机技术的应用138
第五节 企业知识库138
第六节 研发项目群管理142
第六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146
第一节 有限能力生产计划147
一、重要基础数据148
二、FCP的计算流程151
三、计划批量处理153
四、BOM排序153
五、计算物料需求154
六、计算开始结束日期155
七、能力分配156
八、生成生产计划157
第二节 有限能力作业计划157
一、FCS的计算流程158
二、排序规则159
第三节 生产作业调度161
一、核定作业计划需求162
二、动态调度163
三、作业任务下达文件165
第四节 生产作业控制165
一、数据采集与反馈166
二、生产作业控制的实施168
三、生产作业问题处理174
第七章面向BPS的信息平台176
第一节BPS信息平台的建设176
一、郑飞公司信息化历程176
二、BPS信息平台建设过程178
第二节BPS信息平台的构成和运行182
一、BPS信息平台构成183
二、BPS信息平台的运行186
三、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化187
第三节BPS信息平台运行效果189
第八章 体制机制变革与企业文化重塑191
第一节 扫除思想障碍192
第二节 优化组织与流程192
第三节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196
第四节 塑造创新协作的企业文化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