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华大学文史哲谱系 百年校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华大学文史哲谱系 百年校庆](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07324.jpg)
- 万俊人主编;刘石,王中江,彭刚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7880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清华大学-文史哲-学科发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华大学文史哲谱系 百年校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建立、发展及院系调整1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改制历程3
第二节 办系方针5
第三节 制定规章6
第四节 战时教学7
第五节 复校岁月15
第六节 时代特征19
第七节 院系调整21
第二章 教学23
第一节 课程设置及其变迁23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学程说明举例29
第三节 关于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43
第三章 教师47
第一节 教师聘任情况47
第二节 教授简历著述(按拼音排序)51
第三节 系主任的变更100
第四节 教授所任职务101
第四章 生活103
第一节 战前宁静 战时艰辛103
第二节 身处险境 坚持教学104
第五章 课余106
第一节 集会演讲106
第二节 文艺社团109
第三节 相关刊物114
清华大学的史学传统——新史学在清华的成长与顿挫121
第一章 清华史学的草创与自发成长——留美旧制部与清华史学(1909—1929)123
第一节 清华留美生与清华史学123
第二节 清华旧制部与清华史学126
第二章 “文史之学”与近代学术的交融——中西学术之间的无梁殿(1925—1929)130
第一节 国学院及其研究工作131
第二节 “文史之学”与学术薪传140
第三章 清华史学的近代化转型:历史学系的成长(1930—1937)146
第一节 历史学系的演进历程与早期发展146
第二节 罗家伦之大改组与清华史学近代化的提速148
第三节 近代化史学系的基本建成——蒋廷黻与清华史学的跨越式发展156
第四节 办学理念、方针与实践168
第五节 清华史学的内涵式拓展——雷海宗与清华史学176
第六节 和而不同 百家争鸣178
第七节 清华史学与民国史学界——有关清华史学的一个横向比较185
第八节 育才模式的探索与人才布局的成型200
第九节 “理工科抬头”:从“文理并重”到“提倡理工”209
第十节 清华园非桃花源——学术与社会的互动212
第四章 三校合璧: 清华史学的鼎盛(1937—1946)219
第一节 三校西迁219
第二节 师资团队与教研状况221
第三节 课程设置232
第四节 人才选拔与培养235
第五节 放洋与从军——青年报国的他种选择243
第六节 成绩与隐患245
第七节 转捩点:战时教育的短板249
第八节 从象牙塔中到十字街头252
第九节 复员:重返故园254
第五章 从复员到撤并:老清华史学的历史归宿(1946—1952)256
第一节 “学术集团”之重建256
第二节 质与量及结构的失衡261
第三节 优化学术布局的努力及挫折264
第四节 1948年:两个时代的分水岭266
第五节 老清华与新时代——清华史学之嬗变270
第六章 余绪:老清华史学之归宿278
第一节 清华历史学人在大陆278
第二节 清华历史学人在海外284
结语289
清华大学的哲学传统291
引论292
第一章 哲学系的创建期(1926—1929)293
第一节 清华学校时期的哲学系296
第二节 国立清华大学之始的哲学系300
第二章 哲学系的发展期(1929—1932)305
第一节 国学院解散后的哲学系305
第二节 校政动荡时期的哲学系310
第三章 哲学系的黄金岁月(1932—1937)317
第一节 哲学系发展概况317
第二节 哲学系具体面貌321
第四章 南迁途中的哲学系(1937—1939)347
第一节 长沙初建349
第二节 转进西南357
第三节 站稳脚跟362
第五章 西南联大前期的哲学系(1939—1942)369
第一节 成果初现369
第二节 百花齐放376
第六章 西南联大后期的哲学系(1944—1946)387
第一节 迈向成熟387
第二节 最后时光399
第七章 重返北平的清华大学哲学系(1946—1948)410
第一节 恢复后的哲学系概况410
第二节 战乱时期的学术成果422
第三节 学生运动433
结语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