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汶川大地震心理与文化重建的实践与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汶川大地震心理与文化重建的实践与思考
  • 肖旭,陈正权,贺蓉南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625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灾区-心理保健-研究-汶川县;地震灾害-灾区-文化-重建-研究-汶川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汶川大地震心理与文化重建的实践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挑战与思考1

一、心理重建问题1

二、文化重建问题7

三、心理重建与文化重建的结合问题15

四、互动式系统教育问题39

第二章 “五彩石”活动的组织一、与灾区学校联系46

二、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46

三、管理结构与工作流程47

四、工作情况47

五、贵在坚持48

六、心理援助受到欢迎48

第三章 帮助你,温暖我52

一、邂逅“五彩石”52

二、认真负责的工作59

三、对工作意义的认识61

四、良好关系的建立63

五、互助的过程66

六、体会与感悟69

七、来自灾区学生和老师的回馈69

第四章 系统的作用83

一、爱心的激发83

二、身份的突现86

三、角色的转换87

四、素质的展现88

五、价值的体现89

六、认识与理解90

七、领悟与感悟90

八、认同与归属94

第五章 九校行思98

一、交流联谊行动98

二、北川中学之行111

三、红白学校之行113

四、青川纪行115

五、汉旺中学纪行117

六、新市学校纪行118

七、天河小学纪行120

八、孝德学校纪行122

九、九龙学校纪行124

十、棠湖师生川大纪行125

十一、今天,我们联谊了128

第六章 多向互动132

一、“五彩石”活动作用机制的概念解释132

二、“五彩石”活动作用机制的讨论140

三、“五彩石”活动互为信息环境的作用146

四、“五彩石”活动多向互动的作用150

五、“五彩石”活动中的自适应与自组织158

第七章 携子之手162

一、见面的时时刻刻162

一、共同制作和游戏168

三、沉甸甸的幸福感175

第八章 爱的感悟178

一、爱的力量178

一、爱的呵护182

第九章 坚强的感动188

一、坚强是共同的主题188

二、坚强是希望的曙光193

第十章 励志与前行201

一、挺起不屈的脊梁201

二、把希望留给明天209

第十一章 管理、研究与思考一、管理220

二、研究与思考223

第十二章 作文收获故事240

一、敢写作文了240

二、写作文的兴趣增加了249

三、作文水平提高了252

四、学到了许多知识260

五、学习态度、信心和动力发生了变化269

六、收获与奖励272

七、新的向往276

第十三章 心情收获故事281

一、多了一个知心姐姐、知心哥哥281

二、心情与行为的变化298

三、感恩“五彩石”311

第十四章 见证与互证312

一、大学生志愿者眼中的收获故事312

二、灾区老师眼中的收获故事326

三、家长眼中的收获故事340

第十五章 奖励与表彰357

一、评奖357

二、感动川大十佳评选360

三、编辑与出版363

第十六章 教书与育人365

一、灾区学生心理环境调整的切入点365

二、孩子们都那么坚强,我们也要敢于直面伤痛的过去370

三、通过写,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372

四、写作,为了洗涤灵魂373

五、携子之手,五彩同行378

六、扬起生命的风帆382

第十七章 “五彩石”活动产生的影响一、五彩美石 春风化雨386

二、灾区心理援助新尝试:灾区学生与大学生作文交流393

三、玉树震后心理重建可借鉴汶川经验397

第十八章 关于“五彩石”活动的理论思考一、心理进化与需求进化理论402

二、心理系统的动力分叉403

三、心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叉409

四、心理系统动力、结构和功能分叉的整合411

五、系统分叉理论在创伤后心理重建中的运用412

第十九章 思考与展望422

一、创伤后心理重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422

二、促进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融合,开展系统教育424

三、促进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互动,开展互动式系统教育427

四、全面康复与成长的学生心理重建长效机制434

附录1:心理镜像制作435

一、什么是心理镜像435

二、为什么要做心理镜像438

三、做心理镜像的基本要求441

四、做心理镜像的思考和操作过程441

五、心理文本选择442

六、心理文摘编写443

七、心理关键词抽取446

八、心理镜像制作447

九、心理镜像制作的质量指标449

附录2:“五彩石”活动参加人员名单一、学术人员名单451

二、“五彩石”活动管理人员(统筹组)名单451

三、“五彩石”活动指导教师452

四、“五彩石”活动顾问452

五、五彩石作文结对交流活动灾区结对学生名单453

六、五彩石作文结对交流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名单456

后记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