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渐进到突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渐进到突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3828939.jpg)
- 于学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251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货币-经济周期分析-中国;信用-经济周期分析-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渐进到突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版序言1
前言1
1导论1
1.1制度变迁与通货膨胀1
1.2经济周期与货币信用周期7
1.3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12
1.4为何从改革开放起步16
1.5结构体系与主要观点17
2旧制度的延续:改革后第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31
2.1 1980年通货膨胀如何发生32
2.2财政赤字引发的通货膨胀36
2.3财政赤字:旧制度条件下发生通货膨胀的显著特征39
2.4本章提示42
3制度变迁:不同种类的通货膨胀44
3.1通货膨胀的两种类型44
3.2制度性缺损:1984年投资、消费、信贷膨胀的成因48
3.3 1984年“三大膨胀”的情况及后果50
3.4本章提示53
4制度完善中的政策失误54
4.1 1985年开始的紧缩政策到1986年就放弃54
4.2经济增长约束与“软着陆”的提出56
4.3中央银行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59
4.4本章提示64
5 1988年强烈通货膨胀的发生66
5.1强烈通货膨胀为何在1988年爆发67
5.2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70
5.3经济的货币化问题73
5.4“治理、整顿”政策的实施81
5.5本章提示84
6制度性复制:1993年的历史重演85
6.1“时滞”问题85
6.2 1993年通货膨胀的发生89
6.3发展中的新问题:非银行金融机构与资金拆借市场96
6.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和运用101
6.5制度性弊端:中央银行年初计划从未实现105
6.6本章提示108
7制度性变革:实现经济“软着陆”110
7.1整顿金融秩序的开始及效果110
7.2 1994年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113
7.3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116
7.4外汇占款与再贷款对经济的不同影响120
7.5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改变124
7.6“软着陆”的成功实现128
7.7实现“软着陆”的经验总结139
7.8本章提示143
8政策滞后:通货紧缩的形成144
8.1 1998年面临的经济形势及政策效用分析144
8.2通货紧缩的形成159
8.3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加大173
8.4外汇存贷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179
8.5本章提示185
9 判断误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187
9.1 2003年凸显经济过热现象188
9.2净出口:这轮经济过热增长的原动力196
9.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205
9.4外汇储备陡增与全球美元泛滥并非巧合212
9.5政治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216
9.6资产泡沫型通货膨胀220
9.7本章提示223
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25
10.1国际金融危机分析226
10.2 2009年中国经济:“悲喜剧”与“后遗症”235
10.3巨额放贷: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登上历史舞台242
10.4 2009年中国巨额投资之谜250
10.5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两难”问题255
10.6巨额外汇储备: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66
10.7利率市场化与信贷规模控制272
10.8本章提示277
11 30多年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的概括性总结279
11.1制度变迁:30多年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的描述279
11.2货币供应量管理:货币和信用周期的一个根本性问题286
11.3中央银行独立性:一个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288
11.4汇率市场化改革: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复杂化290
11.5通货紧缩: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的另一种现象292
11.6财政赤字:并非引起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的根源294
11.7金融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制度性原因296
11.8金融国际化:货币信用面临的新挑战298
11.9基础货币管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300
后记302